索赔高达211.9亿港元,渣打银行因“一马基金案”遭起诉

500

近日,国际金融圈再爆重磅事件——渣打集团因卷入马来西亚“一马发展基金”(1MDB)贪腐案,被清算方提起诉讼,索赔金额超过27亿美元(约211.9亿港元)。

这一事件将全球瞩目的1MDB案再次推向舆论焦点。

500

500

500

原告指控:反洗钱失职致资金流失

据外媒报道,此次诉讼由1MDB旗下公司的清算方于新加坡提起。原告指控,渣打银行在2009年至2013年间未能履行应有的反洗钱审查义务,允许超过100笔内部转账操作,协助掩盖被挪用资金的流向。清算方声明称,此类违规转账直接导致原告损失超27亿美元及2000万新加坡元公共资金。

渣打回应:坚决否认指控,强调已配合调查

针对指控,渣打集团向彭博社回应称,目前尚未收到正式索赔文件,并“坚决拒绝”1MDB旗下公司提出的任何索赔。该行进一步解释,已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了相关交易活动,并于2013年关闭了涉事账户,自始至终全力配合调查。

500

1MDB案:国际金融史上的“超级丑闻”

作为国际金融界最严重的贪腐案之一,1MDB案的核心是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于2009年成立的主权投资基金被大规模挪用。调查显示,纳吉布涉嫌将近7亿美元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最终于2022年7月被马来西亚法院裁定7项罪名成立,判处12年监禁并罚款2.1亿林吉特(约3.8亿港元)。

案件的另一关键角色是华尔街巨头高盛。2009至2015年间,高盛协助1MDB发行65亿美元债券,但其中45亿美元被挪用。2022年,高盛前高管黄宗华因串谋违反反贪法及洗钱等罪名,被美国法院判处最高30年监禁。

2020年,香港证监会因高盛亚洲在1MDB债券发行中存在“严重监控缺失”,开出3.5亿美元(约27.1亿港元)的史上最大罚单;2025年7月,高盛与马来西亚政府达成和解,以39亿美元(约304.2亿港元)赔偿换取撤销所有刑事及监管诉讼。

500

行业警示:金融机构风控漏洞再敲警钟

1MDB案暴露出国际金融机构在跨境交易中的风控短板。香港证监会曾指出,高盛亚洲作为高盛在亚洲的合规中心,在1MDB债券发行中对多项“预警信号”未充分审查(如资金异常流动、关联方背景存疑等),最终因“严重违反监管标准”被重罚。

此次渣打被诉,再次提醒金融机构:在参与跨国交易时,必须建立严格的反洗钱及内部监控体系,否则将面临法律追责与声誉损失的双重代价。

目前,渣打案的后续进展仍需等待新加坡法院的进一步审理。但无论结果如何,1MDB案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典型反面教材——任何对合规底线的轻视,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