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短热」,动漫IP如何走向「常青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娱乐家。
在刚刚落幕的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腾讯视频《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荣获最佳动画片。
与此同时,在电视节期间一场名为“从被看见到常青:动画IP的生命周期延展”的主题论坛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了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动画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这场由腾讯视频动漫与上海电视节联合主办的高密度对话,不仅为动画IP的发展提供了一份阶段性答卷,也为未来的破局与跃迁抛出了若干关键问题。
“从被看见到常青:动画IP的生命周期延展”的主题论坛
近年来,国漫逐渐走向“全民共鸣”,平台与创作者开始越来越重视“生命周期”这个概念。从内容爆款到IP经营,从破圈传播到全链条延展,中国动画试图告别过去那种“火一部是一部”的短视逻辑,转而拥抱一种更长线、更稳定的工业化未来。
在这一背景下,动画IP如何实现从“看见”到“记住”、从“当下”到“常青”?腾讯视频的创作案例、平台布局与跨界合作,提供了可供行业参考的样本路径。从年番到剧场版,从玄幻叙事到定格实验,再到以AI提升内容效率,国漫的边界正在持续拓宽。
“从被看见到常青:动画IP的生命周期延展”的主题论坛
论坛上,腾讯在线视频动画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崔超分享了平台在内容布局、技术赋能与产业延展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他的发言,不仅回应了行业面临的现实变化与挑战,也勾勒出国产动画走向长期主义的新路径——一方面重构内容逻辑,另一方面升级产业方法。
01 重构内容逻辑:从“可见”到“可续”
崔超在演讲中首先指出,内容消费市场正在见证一个内容供给与需求急速变化的时代:创作门槛的降低、用户需求的多元,以及平台分发路径的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动画创作的核心不再是“做一个作品”,而是“打造一个生命体”,它既要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也必须具备长时间内持续对话的能力。
腾讯视频的实践路径是多向拓展的:既能以《我的同学是美人鱼》《动物神探队》等作品稳固少儿市场,还能借助《斩神之凡尘神域》《死灵法师!我即是天灾》等新兴题材,扩大Z世代的内容触点。
崔超强调,“我们要让不同圈层的故事都找到它的观众”。分类内容策略,是对中国市场受众结构变化的主动回应。
具体到作品层面,《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代表的是腾讯视频对于“跨界内容力”的信心体现。在金克丝从游戏人物到动画主角背后,是一套完整的跨平台开发体系,而第二季国内首播当天即吸引500万人次追更,更说明这种内容转化路径具备强大势能。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剧照
另一方面,崔超也没有回避当下行业过度同质化的问题。他指出:“题材的相似性并不意味着创作的相似性”,在玄幻、热血等主流题材中,每一部作品仍应在叙事结构、角色塑造、情绪曲线上打造个性化表达。因此,平台在内容生产流程上也在推动“艺术品位”的塑造,如鼓励角色原型开发、强化情节推进的心理逻辑。
针对近年来动漫短番的崛起,腾讯视频也尝试搭建更多创作入口。崔超透露,每天有近千万用户在平台消费短番内容,像女性赛道的《难哄》、都市异能赛道的《死灵法师!我即是天灾》等大量贴近用户的新鲜题材不断涌现,多部动漫短番已经实现过千万收入。短番不仅降低了内容试错成本,更成为风格化探索的前哨站。
所有的创意空间都需要技术保障。因此,腾讯视频动画团队与内部技术团队一直在协同推进AIGC工具链建设,从中割、上色、转绘、灯光到特效均有应用,极大提升了效率。崔超特别提到:“我们希望用真正的技术,帮助到所有合作伙伴,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国漫精品‘量大管饱’。”
总结来看,腾讯视频在内容逻辑上的重构,不再是追逐爆款的线性思维,而是将IP视为生态体:多触点开发、多圈层传播、多平台联动。只有当IP与用户建立了结构性的、长期性的连接,动画的“常青”才具备现实可能。
02 重建产业方法:从“单点打击”到“全栈经营”
如果说创作逻辑是动画IP的内容根基,那么平台构建的产业系统,就是它能否走远的道路地基。
崔超在发言中谈到:未来10到20年,腾讯视频将成为跨媒体制作作品的打造器和放大器。正如他所指出,全球IP价值榜前十均为动画或虚拟形象,诸如《宝可梦》《高达》《变形金刚》,其成功不仅是内容上的,也是一种产品化、资产化的系统能力体现。
在实际操作中,腾讯视频正尝试用“年番+剧场版+特别篇”的组合模式,搭建IP的立体成长曲线。例如,《仙逆》《完美世界》《吞噬星空》等作品,都从番剧延伸至剧场形式,实现90分钟独立叙事。这不仅回应了用户对长结构叙事的需求,也为IP打开了线下票房、国际版权等新的收入端口。
崔超还特别提到,“主创团队一直是故事的灵魂”,“优秀作品上限来自于主创团队”。创作者是IP的根系,而平台要做的,是提供土壤和阳光,让他们能长期生长。创作关系的共识建立,正在推动平台从甲方导向走向共同体机制。
在本届白玉兰将动画类别提名作品中,定格动画《毗沙门天》以3D打印、骨架加工、数码摄影等技术融合,展现了传统动画工艺与现代生产力的结合。腾讯视频支持这类作品的意义,不只是艺术探索,更是一种产品矩阵多元化的布局尝试——让“动画”真正成为视觉形态的集合名词,而非内容风格的代名词。
站在动漫的大盘基石上,崔超表示希望以开放的心态,前沿的技术,跨界的视野,共同开启腾讯动漫的大叙事时代。以《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为例,其在全球63国的登顶、从安妮奖到白玉兰奖的加冕,以及对IP再次衍生开发、即将在上海举行全球首演的《双城之战》沉浸式音乐现场,都在证明动画IP具备跨文化影响力,而中国原创动画也应在风格语言与国际传播机制上积累更多实践。可见的是,腾讯视频正通过与海外平台、节展合作、版权运营等多种路径推进这一议题。
对于产业来说,更长期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国漫方法论”。不只是生产内容,更是塑造内容机制与内容资产的能力。这其中既有工业化推进,也有平台战略升维,更需要跨界资源整合能力——从游戏、舞台剧、文创、VR、AI工具到教育内容,IP的最终落点,是成为可被多场景消费的文化符号。
在这一过程中,腾讯视频逐渐由“平台”向“体系”转型,不再只是播放渠道,而是一个内容孵化系统、创作者合作网络、商业变现引擎。这正是中国动画产业由“项目制”向“系统制”转型的一个关键拐点。
从更高维度来看,真正的“常青IP”,是内容、技术与产业协同结果的总和。它不取决于一次热度,也不依赖于某个角色的人气,而是源自整个生态系统的可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