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剑:阿里亮眼业绩背后是业务战略 资产结构 成本控制等大刀阔斧改革成果

6月26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年报。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对此,网经社组织了包括投资人、学术专家、业内人士等10位专家进行解读。

50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实战专家委员会专家王与剑表示:

一、2025财年的财务整体表现解读

亮眼业绩背后,是阿里在业务战略、资产结构、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大刀阔斧改革的成果。

首先,聚焦核心主业,电商、云计算、国际业务多点开花。

在过去的 FY25 财年,阿里坚定不移地聚焦电商、“AI + 云” 两大核心业务,成效立竿见影。国内电商领域的淘天集团,收入达 4498.27 亿元,同比增长 3.4% 。其客户管理收入增长至 3223.46 亿元,同比加速增长至 6%,这得益于在线 GMV 同比 4% 的增长以及货币化率同比提升 2%。同时,88VIP 会员规模超 5000 万,显示出平台在用户增长与体验提升方面的持续投入收获成效,消费者、商家对平台的信任度不断提升,推动业务加速增长。

在海外电商市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表现强劲,财年收入同比增长 29%,成为阿里增长的第二曲线。其中,受速卖通及 Trendyol 的收入增长带动,国际零售商业业务实现了 33% 的收入增长,全球速卖通已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拓宽了阿里巴巴在全球市场的版图。

在云计算方面,在 AI 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达 1180.28 亿元,AI 相关产品收入更是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阿里云服务了约 63% 的中国 A 股上市公司,其模型平台 “百炼” 的用户数量显著增长,阿里 AI 产品正迅速向传统垂直行业渗透。作为亚太规模第一的云服务商,阿里云加速 AI 产品国际化,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已为全球 34 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

其次,剥离不良资产,回笼资金聚焦核心业务。

为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阿里在 FY25 财年有序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2024 年 12 月 17 日,阿里将所持银泰的股权全部卖给雅戈尔集团等,交易价格为 74 亿元;2025 年 1 月 1 日,阿里官宣以最高约 131.38 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通过这一系列操作,阿里实现了显著的资金回收,得以将资源更加集中地投入到电商和 “AI + 云” 等核心业务领域,加大在 AI 领域的战略性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阿里旗下多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经营效率显著提升。Lazada 的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海外电商业务有望在下一财年实现单季整体盈利;本地生活集团通过经营效率提升及扩大规模,订单量同比健康增长,亏损显著收窄,其中高德在财年 Q3 已实现单季盈利;优酷亏损收窄,带动虎鲸文娱集团亏损进一步收窄,财年 Q4 虎鲸文娱实现单季盈利;盒马整体 GMV 超过 750 亿元,并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 EBITA 转正。这些业务的向好发展,反映出阿里在业务调整与效率提升方面的策略正逐步见效。

再次,大幅裁员降本,提升运营效率。

人员成本作为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利润有着重大影响。与 FY24 相比,FY25 财年阿里大幅裁员。2024 年自然年,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减少 24940 人,其中 2024 年 Q4 减少 3671 人 。通过合理优化人员结构,阿里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从而在营收增长的同时,推动净利润大幅提升 77%,使得企业在提升盈利能力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阿里巴巴在 FY25 财年通过聚焦主业、剥离不良资产、裁员降本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阿里将继续围绕 “用户为先,AI 驱动” 战略,加大在 AI 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上的投入,持续推动业务创新与增长。

二、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新增长点潜力巨大

在海外电商市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表现抢眼,财年收入同比增长 29%,成为阿里增长的第二曲线。其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在于与菜鸟构建起 “物流 - 商流” 共生体系,这并非简单业务配合,而是形成了具有护城河效应的生态闭环。

速卖通、Trendyol 等平台的跨境交易需求,驱动菜鸟在全球 34 个地区布局智能仓储枢纽,借助 AI 算法优化头程运输路由,让跨境包裹平均时效缩短至 72 小时,较行业标准提升 40%。同时,菜鸟在欧洲、北美、亚太等区域的 18 个国家和地区,运营着超 40 个海外仓,近 80 万平方米的海外本地仓网络,支撑平台实现 “本地发货” 模式,最快下单 2 小时即可配送,极大提升物流时效与客户体验,还带来客单价提升 35%、退货率降至 8% 以下的成效,反向强化了平台竞争力。

更深层的价值体现在数据互通产生的乘数效应:菜鸟的物流数据(如清关时效、配送轨迹)反哺平台选品策略,使 3C 类商品在中东市场的补货准确率达 92%;平台的交易数据(如热销品类、用户地址分布)则指导菜鸟优化海外仓选址,仅 2025 财年就推动库存周转率提升 28%。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与菜鸟的协同,不仅将跨境贸易履约成本降低 15%(较行业平均),更构建起 “商流拉动物流升级,物流反哺商流增长” 的增强回路,成为阿里抵御海外市场竞争的核心壁垒。

三、AI 重塑商业模式

电商业务智能化升级:在电商领域,AI 技术实现了商品推荐的智能化,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购买行为、兴趣偏好等多维度数据,通过 AI 算法为用户精准推荐商品,极大提升了用户购物的效率和满意度,促进了商品销售。

AI还应用于商家运营:帮助商家进行智能选品、定价、库存管理以及营销推广策略制定,降低商家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例如,利用 AI 进行图片识别和处理,实现商品详情页的自动生成和优化;通过智能客服,快速响应和解决用户咨询和售后问题,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500

专家介绍:王与剑,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实战专家委员会专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