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大家常讲“满清误我三百年”这句话,然而满清的危害具体是什么,很多人认识是模糊的。大部分认识仅仅停留于1840年后屡战屡败、签订大量卖国条约等表面事件上。因此面对一些清粉诸如清代君主皆勤政爱民、什么有所谓“康乾盛世”、开疆拓土之类粉饰说法,一时竟无从置辩。
那么,满清之误中华三百年最重要危害是什么?是满清以少数小族和落后文化,在统治先进的中华文明和文明载体汉族时,以高压奴化和愚民统治,使整体民族精神发生扭曲和文化发生退化异变,即中华文明从各层面的发生倒退。这种扭曲和退化的遗害,至今尚未从我们民族精神肌体中清除干净。
正如一个人状态表现可以看出他是否病态和健康,那么中华文化和汉民族精神状态在满清统治前后一经对比,便可以让我们极其直观的感受到这种戕害之重。
满清之前的汉民族文化和精神状态,我们可以从大量史料文化和艺术作品中一窥其斑,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这些作品都是当时在普罗民众中广泛传播,足以表观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水准和精神状态。
唐诗如李白的青春恣纵、王维的静谧安和、边塞诗的昂扬奋发,宋词的婉约派的典雅和豪放词的广迈雄阔,元曲的豁达自然,再譬如明以前汉服虽然不同时代的变化,但左衽大袖、华夷分明,形制飘逸洒脱优美儒雅。四大名著皆产生于明及以前,(《红楼梦》为明末所作悼明之作已成为一个主流认识),其中所描写的生活情景栩栩如生,可以直观感受当时汉民族的精神上的自由活泼和生机盈然。
汉民族在强盛优势时雄健刚强、勇于开拓,有汉之卫青霍去病、唐之李靖、明之常遇春等汉家儿郎出师塞北、纵横大漠、痛击强虏。
在劣势和民族危机时,则有满怀家国情怀的中华儿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挽狂澜于既倒,赓续文明血脉。如五胡乱华时之冉闵、东晋中流击水的祖逖,即便所谓弱宋在面对外敌时民众也民族气节不衰,前有襄阳死守后有崖山幼帝投海,明代则天子守国门崇祯自缢不降,其它还有很多,总之清以前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奋发昂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凛凛气节,生活中的人们是活泼生机、华服礼仪,文明程度远胜世界其他民族的,这一点即便西方学界也是不得不承以的。
那满清统治后呢,扬州十屠剃发易服,毁我文明之象征,国民形象气度审美惨不可言。限私塾、篡典籍、兴文字狱愚民,腰斩金圣叹大设清风狱,民间言论禁若寒蝉文化禁塞,民众识字率不足百分之一。
言必称奴才,奴化民族精神,我们可以鲁迅先生笔下麻木愚昧的民众描述,体会当时国民萎靡混沌之态,己全无当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民族情怀。
我们也可以从清一代艺术文化作品体会到这种精神扭曲,如清代小说的《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你可以感受到其中精神压抑,扬州八怪书画艺术也是风格怪异仅可暗示收隐,以物喻怀,民族审美已失灵气。另外我们也从清末期大量影象资料,形象的感受到这种整体民族精气神的衰退。
更不要讲满清对待中华物力宁与洋人不与家奴的恶意,以及抗日战争民族华夏危亡之际,投日组建伪满的卑劣。
因为没有清算,满清之害至今尚未从华夏民族肌体中排清,以至满遗还在网络媒体影视文化等领域和一些势力唱和鼓噪,混淆民族认知。满清三百年,华夏文明扭曲异化几近危急存亡,幸而我们靠五千文化深厚底蕴坚持了下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仁人志士的不屈斗争下,才有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系统性清算满清对中华文化的危害也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