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没有回家吃饭的贾君鹏,是追溯中国互联网黄金十年的路标

作者 | 吴清缘 · 平台 | 法科奥夫

十年前,魔兽世界一条奇葩帖横空出世,帖子标题只有12个字: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500

帖子发出后不到10个小时,楼层数就超过2万,每小时约有2500条跟贴。

24小时不到,楼层数突破10万,每小时超过1万条跟帖。

十年前的互联网,几乎没有刷量和水军,贾君鹏带动起的完全是真实的流量,足以令时下任何一名网红望洋兴叹。

我记得贾君鹏爆红的时候,有许多媒体在猜测这件事是不是人为炒作,而事实最终证明,这不是广告也不是营销,这就是一场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网民狂欢。

由此衍生出的各路贾君鹏P图层出不穷,而沙雕网友们则看得其乐无穷。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当年的搞笑P图,非常有时代感)

彼时,人肉搜索方兴未艾,然而十年过去了,贾君鹏的真实身份仍旧扑朔迷离。

这个隐匿在14亿中国人里的发帖人,除了留下一个「222.94.255.* 」的IP地址之外,就此深藏功与名。

倘若贾君鹏真的是一个在网吧打魔兽世界的高中生,十年过去了,他已是一个奔三的青年人,或许已经成家立业,或许连孩子都有了。

对于亲历过贾君鹏事件的年轻人来说,贾君鹏就像是一个回忆的路标。

沿着贾君鹏事件一路追溯,就能追溯到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黄金十年。

十年前,没有微信,没有微博,中文互联网最火的社交网络,非百度贴吧莫属。

发生贾君鹏事件的魔兽世界吧,简称“wow吧”,是当时最火的贴吧之一。

而wow吧之所以走红,显然是因为魔兽世界的缘故,作为当时最红的游戏,魔兽世界的点卡掏空了多少中学生的钱包。

随着用户数的增加,wow吧从一个游戏贴吧逐渐转型为内涵吧,各种插科打诨层出不穷,红透贴吧的半边天,而另外半边天,则被简称为“帝吧”的“李毅吧”扛着——

国足球员李毅以一句“我的护球像亨利”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被球迷们尊称为“李毅大帝”,简称“毅帝”。

500

球迷们特开一贴吧,来膜拜这个护球像亨利的神级男人,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进驻,帝吧变得愈发内涵,和“wow吧”并列成为贴吧双雄。

彼时,wow吧和帝吧涌现出无穷无尽的互联网段子,多少才华剑走偏锋的草根用户在这两个封神的贴吧里贡献着自己的灵感和创意。

而和如今在微博上赚得盆满钵满的段子手不同的是,当年这些贴吧段子手,并没有靠段子收过哪怕一分钱,他们就像贾君鹏一样,来了,红了,过气了,分文不取,不留下一片云彩。

十年后,贴吧没落,帝吧和wow吧逐渐成为江湖传说。

而在十年里没落的,又何止百度贴吧。

十年前,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当时的人人网,聚集了整个中国最时髦的大学生和中学生。

500

我第一次听说人人网的时候貌似就是在贾君鹏事件的同一年,当时人人网还叫校内网,头一次听说校内网的时候,我还不屑一顾地表示这有什么好玩的。

后来,或许是出于跟风,又或许是出于好奇,我注册了校内网,而我很快就遭遇了“真香警告”。

500

这个模仿或者借鉴或者抄袭了facebook的社交网络确实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足以占用我们学生时代每分每秒的碎片时间。

读大学的时候,自己曾经一个小时发十几条状态,一次又一次地刷着别人的屏;十年以后,面对字数已经不受限的微博,我却一个小时都憋不出一条原创微博。

和现在的微博完全不同的是,当年的人人网几乎没有任何营销号,你所添加的好友全都是一个又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人,每一条评论和转发都诉诸着真实的想法和情绪。

而和微信朋友圈不同的是,人人网完全开放,你能很轻易地找到你想找的人,而你发布的状态、照片或者是日志,很有可能一下子就火遍整个人人网。

真实、开放、鲜活、多元,这是互联网早期多么动人的场景。

没有营销,没有水军,一切的一切都真实得让人感动。

然后十年以后的人人网只剩下搔首弄姿的美女直播,而曾经活跃在人人网上的好友,也大多选择注销了自己的人人。

朋友之间,有时难得谈起人人网,大多相视一笑:

人人网啊,唉,不提了,都是当年的黑历史了。

十年前,贴吧和人人如日中天,但其实也很难出现在主流民众的视野。

帝吧和wow吧更像是网络亚文化的发祥地,而人人网还是学生族用得多,真正有着全民影响力的网络媒介是博客。

如今我们提到博主两字,大家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微博。

而十年前,提到博主,我们只可能想到博客。

当年的博客还不存在什么特别的套路,大家写博客真的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

如今被自媒体人奉为KPI的阅读量在当年并没有那么多人在乎,无论是草根还是名人,写博客也就图一个高兴。

几乎没人会绞尽脑汁地去想一个炸裂的标题,大多数博主取的标题都很佛系,比如韩寒,很多篇博客,标题就是一个日期而已。

500

说到博客,肯定绕不开韩寒。

韩寒的博客域名叫作“twocold”。

500

two cold,两个“寒”,不就是“韩寒”嘛。

当年韩寒的博客火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每天都有人候在韩寒的博客底下等着韩寒更博,然后用最快的手速去抢前排;而韩寒的博客也俨然成为了某种文化现象,网民们震撼于原来观点居然可以这样被表达。

时过境迁,韩寒几乎不再更新博客,最近五年内更了两次,全部都是电影的推广。

500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寒的博客早就停更,停更于2014年2月1日——

那天中午,韩寒用手机发了一条博客,标题和内容只有一个小豆点。

500

时过境迁,如今博客早已荒芜。

被官方强势推到首页幻灯片的文章。

500

点进去,也就只有区区几千的阅读量。

500

而当博客日益萧条的今天,伴随着的是微信和微博的崛起,活跃在“双微”的自媒体人绞尽脑汁地抢占着流量的生意,用白纸黑字的数据来换取真金白银的财富。

十年前,没有吃鸡,没有农药,街头巷尾的中学生,手机里塞满了各种画风粗陋的java游戏。

十年前,没有wifi,没有4G,我们用3G手机上网,看张图片都要担心会不会太烧流量。

十年前,没有微信,没有微博,发消息得靠短信,一毛钱一条,和喜欢的人聊天,分分钟就超出短信套餐的限额。

十年前,中文互联网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营销号的概念,蛮荒得近乎质朴,天真得近乎单纯,在那里,最早的互联网原住民们释放着自己肆意汪洋的表达欲,同时也度过了他们的年轻岁月。

当十年前那个没有回家吃饭的贾君鹏,也到了喊他儿子回家吃饭的年龄,十年岁月弹指一挥,我们开始缅怀那栋被网友们盖起的百万层高楼:

那栋楼里镌刻着的,是一代人沙雕而单纯的青春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