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投了稚晖君
传闻落地。投资界从多方获悉,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成为新晋股东,此外红杉中国、上汽投资、TCL创投等老股东进行追投。
这是京东切入具身智能赛道后的又一个大动作。此前,京东已成立具身智能相关业务部门,据悉内部也有多支团队布局具身等前沿方向的研发。
众所周知,智元机器人身后站着一位90后——创始人曾是华为“天才少年”、坐拥270万粉丝的B站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办两年来,智元机器人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估值达到150亿元。随着稚晖君、王兴兴等人站上新一轮全球科技竞赛的舞台中央,具身智能正在拉开真正的序幕。
京东也出手
他们都选了这位90后
根据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即智元机器人)的工商信息,5月22日股权变更后,智元注册资本增加了约217.86万元。其中京东科技、上海具身智创均获得61.8909万元注册资本,即成为新股东。
投资界了解到,此次融资属于智元机器人B轮系列融资之一。
今年年初,智元正式开启大B轮融资,首笔投资在3月24日完成,由腾讯领投,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蓝驰创投等跟投。
至此,腾讯和京东对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的首次出手,都给到了智元机器人。
此外,这也是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的第一笔对外投资。今年4月,上海国投公司与浦东新区联合发起成立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落地张江,目标规模10亿元,首关5.6亿元。
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了智元?无疑,这是近年来创投圈的现象级项目,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是联合创始人——稚晖君。他原名彭志辉,2015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继续在本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读研。
2017年,他在B站发布了11段视频,“机器人”从那时起就在他的视频中频繁出现,包括自平衡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打乒乓球机器人等。自此,彭志辉成为小有名气的科技圈KOL。
真正让他声名大噪是在2020年。那时彭志辉经过前后七轮的面试,通过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成功入职,主要方向是AI边缘异构计算领域。年薪百万,一时风头无两。与此同时,作为知名UP主的稚晖君也在B站拥有越来越多粉丝,被称为“野生钢铁侠”。如今,稚晖君在B站拥有超过270万粉丝。
2022年12月,稚晖君在社交平台正式宣布自己离开华为,去追求自己梦想和热爱的事业——2023年2月,智元机器人在上海起航,彭志辉任联合创始人及CTO,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是上海交大教授闫维新。最新消息,智元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CEO为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
目前的智元机器人涵盖远征、Genie和灵犀三条主打产品线,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两个月前,智元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及灵犀X2。
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速度的竞赛。
下一步,IPO
不久前,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在一场采访中提及:“我们一直在一个想融(资)随时可以融的状态,有三年的钱也够了,没必要去稀释自己的股份。”
创办两年多,智元机器人掀起了融资盛宴——截至目前,已完成了9次融资。
翻看背后投资方——财务股东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蓝驰创投、中科创星、百度风投、鼎晖投资、奇绩创坛等;产业及国资投资方则涵盖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临港集团、立景创新、临港投控集团、上汽创投、软通动力、卧龙电气、腾讯、京东、比亚迪、北汽产投、TCL等,阵容豪华。
智元机器人身后不乏一些产业投资方,他们出手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机器人可以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而产业投资方则能够帮助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实际上,在远征A1的发布会上,智元机器人团队就曾透露,远征A1的商业化将首先应用于工业智造领域,他们在和汽车公司、3C制造商接触。
国内车企也纷纷加入。比亚迪在2023年就已出手,智元机器人成为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第一笔投资;以及依托上汽集团的上汽创投也来了。车企投资智元机器人的另一个原因或许在于,通过投资来布局人形机器人及其供应链,这也是竞争对手特斯拉已经涉足的领域。
高瓴创投和奇绩创坛均是在智元刚刚组队时就开始支持的种子轮投资人,高瓴创投此前向投资界分享,出手智元时市场上还没有“具身智能”的概念,直至一半年后这个概念才开始火热起来。可以说,那时国内创投圈对于机器人行业,还停留在单纯地作为硬件来看的阶段。但今天,盛况惊人。
姚卯青此前明确表示,智元机器人对投资机构还有比较多的选择,而公司需要的是专业的、有品牌的、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市场化基金的钱。
行至当下,智元机器人也开始“IPO之旅”——本月,智元机器人正式开始招聘证券事务主管,岗位职责为协助推进IPO时间表及执行方案,跟进上市申请文件编制与审核和监管问询与回复,负责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合规工作等。
投资界还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另一家人形机器人当红公司——宇树机器人的IPO也在快速推进中。王兴兴和稚晖君,这两个具身领域最火的90后,或许不久就会在另一个舞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