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机投广告、买车送离职,深蓝汽车CEO有点牛……

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年以来,车圈几乎整个沦陷,陷入了互撕、互黑的「黑公关」泥潭!

明面上,比如发布会上,那些车企的掌舵人们,在PPT上除了各种碾压、内涵、阴阳友商有算了,就连明明不是友商的劳斯莱斯、迈巴赫,也在PPT里各种被虐的体无完肤。

500

背地里,除了饭圈后,信徒们不顾事实的互咬,电子生物的数量正在急速的膨胀,比如,只要涉及到一些品牌的关键词,这些电子生物会集体出动,各种疯狂的喷某一个品牌。

还记得前不久网络上的一大热点,一网友发的煮大米的视频,因为带上了「小米SU7」的关键词,就有一万多电子生物冲进该视频的评论区,各种吐槽小米SU太辣鸡。

500

这种用关键词打窝,没钩也能上鱼的神奇一幕,也快速变成了社交媒体旗号、打造爆款的新赛道。

500

但不管是明面上,还是背地里,这种低劣的竞争手段,正在把整个车圈的舆论搞得臭不可闻。

而当这样的手段,成为整个行业运营中的必选项,似乎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唯一的差别,就是看谁养的电子生物多一点了。

于是,我们看到,那些车圈的大佬们,随便发个言,不管说什么,都会被骂,发个新品也一样,总有人鸡蛋里挑骨头……

500

也就是说,如今这个圈子,不管任何品牌几乎任何动作,都能被找出黑点,于是我们看到,法务部取代公关部上位,成了商业文明史上最罕见、滑稽的一幕。

但最近一个品牌,着实让小柴没想到,在如此混乱的车圈,他还一次接一次给自己创造黑料,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把自己的黑料送上热搜,这事儿就挺离谱的。

这个品牌柴油们应该猜到了,就是那个最近广告投放非常密集的深蓝汽车,这两天,关于深蓝汽车的多个话题又挂在了热搜上

事情大概是昨天一大早,有大量车主吐槽,自己被深蓝汽车恶心到了!其在未经过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在车机大屏上竟然投放起了广告

500

这一操作发出后,深蓝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可以说直接炸了,这真是段子照进现实……要启动车子,先看一段广告!

500

有车主表示,早上起来启动车机,直接把我惊呆了!深蓝汽车居然在我的车机上投放广告,这个不要脸的!

「自己不顾老用户的感受,频繁降价,现在S09卖不出去了,居然采用这种低俗的宣传手段……

这一行为,车主不理解的时候,这车明明自己掏钱买了,为何还要被车企这么随意操控,并去质问深蓝汽车「这个车所有权到底是谁的

500

更有车主对着深蓝汽车客服连续飙粗口:「投放广告费用,算我们老车主头上?

500

客服对此举则回应,这是为了感恩回馈,可小柴长这么大,真是头一次见,感恩回馈是让自己用户看广告,这到底是想让谁回馈谁?

而从广告内容可以看出,这一广告应该是通过车机投放给了深蓝汽车48万的存量车主。

当然车主愤怒的是,自己花钱买断所有权的车,竟然还能被车企随意操控投喂广告,要启动车辆得先看广告。

500

小柴对这一行为不能理解的地方在于,给自己的车主投广告,他到底图啥?明明这48万车主,都是自己的用户了啊!

难不成,他们想着车主看到这个广告,会把自己现在的车卖掉、换个新款?就算一个手机壳,也不会这么随意换吧!更别说几十万的车了。

就比如有网友表示:「这种投放完全没意义啊,买了深蓝的车主大概率短期内不会换车,换的话估计也不会选深蓝吧! 」

500

所以这行为,除了给车主陡增反感,自己给自己制造黑料,还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这么一冲上热搜,流量肯定是有了,让吃瓜群众们,也瞬间知道了,深蓝这家车企自成立以来,已经卖掉48万辆车了,但话说回来,这样的流量会有转换吗?

随意操控车主车机屏,怕更多的是粉转路、路转黑吧!事实上,我们翻一下热搜话题的评论区就能看到这样的结果了。

500

「这脑子怎么想出来的,你这优惠消息应该送达没买车的潜在消费者,你给老车主推送,不是故意找麻烦吗?建议给每个收到投屏广告的老车主10000元专属售后服务券作为补偿 」「本来还想买,直接避雷不买了,鬼知道后续还会投放什么广告 」

500

「讲真这个在车机投放广告的昏招真亏的这群人能想出来,前期做好的口碑被这一步臭棋直接搞得功亏一篑」

小柴还是不相信,一个这么大的车企,真不懂这些道理?在强制给车主投喂广告前,他们真没预演过可能发生的争议……?有没有可能,吃瓜群们也会是这场争议中免费的群演、不需要充值的电子生物?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后,深蓝汽车很快发了致歉声明,致歉中,他们还认为这是在感恩回馈深蓝车主。

并表示,对此深表歉意。此次权益信息的推送,本意是希望感恩回馈深蓝车主,提醒已购首任车主查收深蓝S09专属购车券。

500

对于该事件显然不是一个道歉就能解决的,如果出了这样的问题,只是付出道歉的成本,那比车机投广告更离谱的事,还会远吗?

而事实上,给车机投广告这样的行为,有诸多的违法点,比如对驾驶安全构成潜在风险、以及用户隐私、以及用户自主选择权等等。

那么,这么一个离谱而又降智的操作,到底是谁拍板定的呢?深蓝汽车官方道完歉,深蓝汽车CEO也火速出来道歉,而整个道歉信,邓承浩满满的担当,没有甩锅给供应商、也没有甩锅给基层员工。

大方承认这是自己给团队提的要求。「周末我走市场,接待了几个老车主,有一半都还不知道有一万元专属购车福利。所以我给团队提了让更多客户知道这个权益的要求。是我的错误,抱歉,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500

而小柴看完,第一感觉是必须给他点赞,能主动担责,不甩锅,这格局和人品在车圈应该算是拔尖的了吧。

事情真相,真的是我们直观看到的那么简单的吗?

小柴没记错的话,深蓝汽车,也是因为这位CEO,在前不久还上过一次热搜——「员工买车送离职」事件。

500

事情大概是,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邓承浩在深蓝汽车三周年活动上的讲话视频邓承浩在台上称「买深蓝,给大家离职的机会,出去野一下……然后深蓝再把大家召回来……」

500

这视频一被曝出,相关话题快速冲上热搜,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在卖车的同时借机裁员。

也有媒体表示,如今这就业环境,谁敢花几十万买辆车,直接裸辞两个月,然后还有信心两个月后,在无缝原公司原职无缝上班?

尤其当下的车圈竞争如此激烈,哪个车企能让员工休息两个月?这个职位,这两个月谁来顶替相关的工作。

该言论引发争议后,邓承浩发文回应,表示很多员工都想开这个车带家人出去玩,只是年假不够长,所以自己在活动上突发奇想讲了这段话。

500

邓承浩称,让大家「离职」绝非自己的初衷,他和人力研究了如何既能让员工享受到较长假期,还能符合团队人事制度,该政策将发布。

结合深蓝汽车这两个热点来看,你说问题小吗?其实一点也不大,但在两件事,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也或许是巧合吧!

比如两件事都有极强的话题性,以及对广告信息植入的巧妙性,还有都是CEO直接下场、冲在最前面。

车机广告事件来说,这样的行为,事实上自新能源汽车诞生以来,在吃瓜群众们的预想中,已经预演了很多年了,比如网上那些段子「以后踩刹车是不是要开会员」「启动车辆是不是要看广告」「车坏了要弹出广告」……

500

而这些在网友脑海里预演了无数次的场景,突然有这么一家车企,这么操作了,必然能成为舆论的爆点。

很显然,深蓝汽车车机投广告事件,确实爆了,而且「广告」的内容,巧妙的植入了最近电梯里轰炸的S09的产品、购车优惠信息,以及交付48万辆的成绩。

而这么一来,可以说,以非常低的成本,实现了广告效果的最大化,也可以说阴差阳错地实现了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而引发争议,甚至是车主的吐槽后,只要CEO的姿态放得够低,似乎没有啥不能原谅的。

500

而「买车离职」野一野事件,也是一样,「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怕是所有打工人最有共识,却最难实现的梦想了,而深蓝汽车相关事件之所以能爆,或许也是打中了这个点,一段十几秒的视频放出,立马就爆了。

而这个事件能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车圈让员工买完车,被辞退的,在某些新势力身上上演过不止一次,也因此,买车离职野一野,就很容易被关联到「卖车的同时借机裁员」这个让打工人深恶痛绝的点上来

500

这件事还有一个疑问点就是,两个月后会召回,那么邓承浩为何当初说的是离职,而不是休假呢?要知道,休假和离职,那打工人面临的风险和流程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不管咋样,如果只要深蓝不会借机裁员,吃瓜群众们就没办法喷他!但整个事件的传播,从爆料的视频,再到邓承浩的长文道歉,到处都植入进了G318这款车,甚至是无孔不入的植入……

那么显然,近期的两个关于深蓝汽车的热搜,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深蓝汽车这是营销上来了高人。

而邓承浩在两次争议话题热搜中,均展现出了诚恳、担当的人设,显然成了车圈品牌掌舵人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牛人。

真可谓一箭多雕…这可比养电子生物体面且省钱多了!

但不知道柴油们怎么看,但总感觉这种套路式、耍小聪明的营销,总会给人一直被欺骗、被玩了的感觉,感官并没有那么友好。

但或许相同的套路用一两次对品牌来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用多了,可能容易遭到反噬……

还有就是,这类事件如果稍微不慎,很容易翻车,比如车机广告这件事,就已经暴露出多个违法点。

但话又说回来,或许两次事件我们看到的共同点,也可能只是巧合罢了!但巧合的另一面,也似乎在提醒,深蓝的CEO邓承浩在一些言论、及行为上,应该好好做自我管理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伍号

编辑|谭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