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观察:我们为什么没听说过泰坦尼克号上幸存的六个中国人
我们为什么没听说过泰坦尼克号上幸存的六个中国人
《追踪泰坦尼克号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遭遇了偏见》。在扬子晚报网站上看到这篇文章之前,石川看新闻看见俄罗斯卫星网则援引《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说,从亚瑟·琼斯和史蒂芬·施旺凯特的纪录片《六人》中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没人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上还有6名存活下来的中国人?
把观察,扬子晚报在说这件事时,却说当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有8个中国人,并且幸存下来6个。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有位英国导演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苦苦寻找这6名中国幸存者的后代,想要用纪录片的形式,真实还原当年这些中国人被救下以后的故事。
为了更多了解真相,石川看新闻在给华盛顿邮找到了这篇文章。据纪录,1912年4月15日凌晨,一艘救生艇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航行,它在漆黑、碎片散落的海面上搜寻生命的迹象。就在几小时前,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这艘被认为“永不沉没”的巨型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之后它的身影就慢慢在海面消失了。数百名乘客乘救生艇逃走。又有数百人丧生,有的随船沉没,有的在冰冷的水中被活活地冻死。在这艘船上唯一一艘返回的救生艇看见的是一具接一具的尸体——直到发现一个仍然活着的中国年轻人,他紧紧抓住一块木头。他是幸存下来的六名中国乘客之一。由于20世纪初西方对中国人的种族敌对环境,这些人被刻意隐瞒了下来。现在电影人琼斯和施旺凯特正在一部新的纪录片《六人》中寻找这六个人——他们是谁,他们是如何度过那个灾难性的夜晚的,以及为什么他们被禁止进入美国。
“大约有700名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如果所有的说法都被相信的话,他们都是这样宣称的。”电影人琼斯告诉华盛顿邮报。“在这700人中,8名中国人是唯一没有人认领的人。他们完全消失了。他们为什么被忽视?"
讲述这段故事的琼斯有些激动。其称:“1912年4月10日,这艘大船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开始了她的第一次远航,载有2229名乘客和船员。船本应在一周后抵达其大西洋彼岸的目的地:纽约市。14日晚上11 : 30左右,泰坦尼克号撞上纽芬兰海岸的冰山。几个小时之内,这艘巨大的远洋客轮就裂成了两半,数百人仍被困在船上,被现在被称为“冰山胡同”的冰冷海水吞没。”
据此,卫星网总结道:“然而,有关中国水手的报道却只字不提。不过发现了三等舱(最低等舱)乘客:阿林、郎芳、蓝林、张福、常奇、玲熙、李冰和李玲的船票。据说,他们都是水手,在一家英国公司工作。公司要把他们送到古巴工作。他们应先抵达纽约,再坐船到达目的地。有证人说,一名中国人借着一大块木头在冰水里呆了很长时间,活了下来。其余五人也被救援人员救了上来。”
该文章称,布鲁克林《每日鹰报》曾提到过这些生存者,尽管这样的报道很少。这些可怜的中国人被称为胆小鬼,说他们似乎抢占了船上留给妇女和孩子们的位置。对此,《华盛顿邮报》写道,中国人的遭遇并未到此结束。美国不让他们入境,还关了他们一个晚上的禁闭。第二天早上按原计划把他们送上去古巴的路。至于他们以后命运,无人知晓。如此残忍对待他们,是因为1882年美国就有禁止中国人入境的法律。
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禁止某一民族入境的法律【《排华法》(石川注)】。历史再次证明了华人在美国的遭遇。坦诚地说,"泰坦尼克号"上的遭遇或许还不是这六名中国水手一生中最悲惨的遭遇,这家俄罗斯媒体援引华盛顿邮报文章说。
回头去看扬子晚报。该报说,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发生时,美国的纽约时报和上海的申报都详细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海难,泰坦尼克号上8个中国人幸存了6人这一细节,也引起了中美两国读者的关注,甚至还引发了一场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某些习惯用有色眼镜看人的外国人怀疑这些幸存的中国人是不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逃生,因为当时救生艇有限。
据观察,该报还提到,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了有关泰坦尼克号的亲历者(包括遇难者和幸存者)的历史资料。当年船东布伊斯要求登记每位上船的乘客,所以今天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可以查到这8位中国乘客的基本情况:都是男性、年龄在24岁至37岁之间。海员。这8人用的是同一张3等舱船票。
至于这8个中国人为什么会登上这艘当时世界上顶级的豪华邮轮呢?又为何他的名字被登记在同一张3等舱的船票上?该报则援引香港分析人士的话说,这8人之间应该是相互认识的,登上这艘船的目的:打工。8人用一张票像是现在的团体票。钱,可能是船东公司支付的。据介绍,当时华人在外国轮船上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锅炉工,用铁锹往锅炉里送煤炭。
然而,尽管如此,华盛顿邮报的纪录者仍旧说,不幸的远航已经在无数的纪录片、书籍和博物馆中永垂不朽,在锡笛的露天酒吧中,迪翁的一首歌曲现在与沉船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多亏了卡梅隆1997年的大片。老实说,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会浮现这个调子。据观察,撰文者一直在自言自语重复着8个中国人的名字:Ah Lam, Fang Lang, Len Lam, Cheong Foo, Chang Chip, Ling Hee, Lee Bing和Lee Ling。为了好读,石川看新闻又把他们分别叫做:阿林、郎芳、蓝林、张福、常奇、玲熙、李冰和李玲。固然纪录中,称他们都是男性。
文章的最后,至于提到扬子晚报援纪录片《六人》导演的话说:“他们有的回到了中国,有的就留在了国外。这个比较难说,我们也正在寻找,就像我们五月份要去广东,就是我们知道(有幸存者)可能在广东待过,我们要去核实。他们的故事是从古巴开始的,我们就从古巴开始寻找。”
还是因为华邮在最后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泰坦尼克号只是这些人故事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可能来自中国的广东省,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后代。施旺凯特说:“他们的故事最大的优点是,在20世纪之交,他们跨越了海外华人的众多问题。”。“事实上,这些人继续并最终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地方,我认为它显示了许多政治潮流和经济潮流的时代。说实话,对他们来说,在泰坦尼克号上生存并不一定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障碍。这只是他们在逆境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时刻。”
(文/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