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五的劣质奶粉一采购就是几万桶,他们准备卖给谁……

在此前关于奶粉相关的的文章中,小柴提到过,虽然中国人喝牛奶的历史并不长,但牛奶对国人的伤害一点也不小。

500

虽然,自三鹿事件后,各大奶业巨头,都纷纷打出了「放心奶」的口号,但在消费者的认知里,这也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比如什么欧洲阳光牧场、精选新西兰奶源、获得欧盟认证、通过美国质检,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毫无逻辑的口号……

500

甚至可以说,这些胡说八道的广告,更是一刀接一刀,刀刀见血的砍向中国奶业,用极为不要脸、且低劣的手段消耗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

尤其当这些巨头的财报数据公开,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些所谓的奶业巨头,把大量的钱、精力,都花在了「字研」,以及怎么打广告上……

500

你大街上,随便拉几个人问问,有没有放心的国产奶粉,他们多半都是直摇头。

那些生了孩子的,则更直接,但凡条件允许,他们就算付出更高的价格甚至人肉代购国外奶粉,也再没有勇气相信国产奶粉。

巨头们纵使如此,那么那些小厂商呢?今天一大早,小柴刷到了信息量巨大的视频,揭开了这个产业令人发指的一面。

500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这条视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旗民生节目生活帮发布的一则视频。

视频中,有人找到媒体爆料,称自己采购了一批三万桶奶粉,打开一看根本不是奶粉,一眼假的东西,在使用60°的水冲泡后,这款所谓的进口奶粉很快就出现了明显的沉淀分层,所以要求全额退货退款。

500

随后,记者找到了奶粉销售方,销售方承认这奶粉就是从他这里发出的,并称这是客户定制的。

「他说喝不坏人吧,我说喝不坏人,但是没法喝」;然后,这个客户就表示,这是给鸡鸭鹅狗定制的饲料。

500

离谱的是,鸡鸭鹅狗饲料,还弄个礼盒罐,而且更离谱的是,包装明明打着奶粉的字样,且还标注了俄罗斯进口。

根据印刷在罐体的产品信息,这产品是一家外语西班牙的公司,且同时,还有俄罗斯的信息,甚至配料表、营养表,全是按照正常奶粉标注的。

看上去,这是一款多么牛的奶粉产品啊!这真是接过了俄罗斯牧场、欧盟认证,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衣钵。

然而,销售方却毫不避讳的表示,这就是是劣质产品,但不承认假冒的,你要起诉就去起诉吧!「你们如果卖不出去,我倒是有渠道能卖出去,钱肯定是退不了,因为人家不退给我……」

那么这个销售方,为何会底气十足的承诺自己有渠道能卖出去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在后续回答。

回到这批奶粉,到底劣质成什么样呢?根据销售方的说法,里面的成分,有全脂奶粉、乳清粉,有1%也算有,他同时表示,成本大概两块三四,自己赚一毛。

一个罐子加「奶粉」,总共的成本才两块多,这里面怎么可能是奶粉……什么连米粉都可能是劣质的。

而为了让米粉有奶味,你猜猜他们会在里面加什么?而这些加进去的东西,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能无需多言了吧!

而根据买家提供的和卖家的聊天记录,小柴直接惊掉了下巴!大概是,买家的采购费用为两块五一桶。卖家也给买家直言,这么便宜的价格,你还要啥自行车!

好家伙,小柴一时间不知道是谁的错了,这个买家,也就是销售渠道,两块五一罐的奶粉,他采购三万桶,准备卖给谁,难道他不知道两块五现在买一个包子都费劲吗?

但似乎他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觉得自己被坑了,借着媒体的力量四处维权。

甚至他还当着销售方的面,直言,你这不是坑人吗?而他有没有想过,自己把两块五采购回来的「奶粉」,标上几十块钱的价格,卖给消费者的时候,算不算坑人?

销售费则表示:「你不要这样讲,你两块五买一桶,你卖一百块钱,也不会分我一分」

因为买方揪着卖方不放,随后,销售方「卖方」致电厂家负责人,负责人称在住院陪床,并告知床位号,于是买家和记者快速赶到医院,却发现是空床位。

500

护士称床位已经空了两天了。买家再次拨打厂家负责人周某电话,却发现对方已变成空号。

随后,这位买家按照奶粉罐上印刷的生产商找到了代工厂,代工厂负责人直言:「你找谁买的,你找谁去,我是厂长,我不知道这个事」。并称自己公司根本没有这款产品的生产资质。

该工厂负责人也表示,自己的公司可能是被人冒用了。

500

那么事情到了这里,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些所谓的奶粉,根本连劣质奶粉都算不上,且还是一个完整的造假售假产业链。

小柴随后发现,这些产品被生产出来后,通过微商的形式售卖,就是代理商不断的发展代理商。在私域社交圈,也有大量关于这款奶粉招代理、销售的信息。

他们在宣传中,打着俄罗斯进口,口感清醇、不膻不腥的旗号,无下限的发展代理,随便都是几万桶。

500

那么到了微商这个环节,我们就不难找出,为何,买家明明知道两块五根本买不来真正的奶粉,还为啥会一采购就是三万桶这个问题了,以及为啥销售方说,「你们卖不出去,我有渠道能卖出去」这个疑问了?

大家都知道,微商的套路,就是把货卖给代理,然后代理再发展代理,加价把货卖给下一级代理,以此循环,最终落到找兼职的宝妈等群体。

500

然而这些年,微商似乎消失了,当然,加上这款奶粉太过于「劣质」,以及他们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奶粉这件事的敏感,敲错算盘了。

也就是说,别说能把这款奶粉卖给消费者了,就连发展代理都不容易,最终,那些自作聪明的一级代理几万桶几万桶采购回来的货,砸在自己的手里了。

而这出「维权」闹剧,也是这个灰色产业链玩砸了后,各环节开始互撕互咬,最后上演一地鸡毛。

500

不过,整个事件,让小柴心寒的是,这些大买家,明明知道两块五的「牛奶」到底是什么成色,但他们在利益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丢掉了良知,生怕错过了发财的机会,一采购就是几万桶。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我们不能排除,这个买了三万桶,要求退款退货的商家可能真的是自己发展代理、销售能力不咋地,毕竟,这事才被爆出来,也足以说明,在这件事之前,这个灰色产业链,一直在正常的运转。

那么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这几万桶、几万桶采购来的成本只有两块多的奶粉,有多少流进了寻常百姓家,喝进了老百姓的肚子……

500

事实上,这也是劣质奶粉的一个缩影,去年,有媒体揭露了一则固体饮料假冒进口奶粉的恶劣案件,其公开的案件细节令人唏嘘。

事情大概是,患有糖尿病的曾女士在网上下单购买了10袋「俄罗斯进口奶粉」,饮用下去后,曾女士感觉口感和其他奶粉不一样,身体出现不适,头晕目眩,测血糖发现一下飙升,被送进医院。

这件事就像一根导火索,追查发现,这竟然是一个造假售假的产业链。

该团伙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几个店铺,然后下载了一堆进口奶粉的照片,租了两间房,就开干了!

他们把植脂末、麦芽糊精混合,用洗澡盆或者大盆混到一起,就开始分装。分装好后,包装打上进口、「0蔗糖」等字样,就开始商家销售。

500

当然,为了让产品更好卖,他们在电商店铺中,还醒目的展示俄罗斯官方授权书,进口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等等一应俱全的证件。

500

就这么一操作,每500克成本三四块的奶粉,摇身一变卖到三四十,足足翻了十倍。

很快这款奶粉就卖爆了,当然,也很快,这个团伙在60平的出租屋里就赚到了大把的钞票,买了豪车、修了新房、给了聘礼……

类似的还有,上周,有媒体曝光,在一些直播间里,打着「胖东莱食品中转仓」「新西兰羊奶初乳高钙粉」,实际上产于江西的劣质奶粉事件。

500

在这个山寨胖东来的直播间里,主播歇斯底里的呐喊,「美国进口乳清蛋白,零蔗糖,小孩放心喝,新西兰进口的奶源……69.9元买2桶还额外赠送1桶,家人们赶紧抢啊」

然而,这些被夸出天际的所谓进口羊奶粉、牛奶粉,实际上产自江西、安徽。

500

而这些产品的成本,营销费、生产费、包装费所有的东西加起来,也不到10块钱一罐,他们一顿乱吹,商家以69.9元3罐的价格销售,每罐可获得13.3元的毛利,毛利率超过130%,利润空间令人咋舌。

而这些也不过目前奶粉职场隐秘的一角,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用奶粉念经的假和尚遍地都是,而销售能力,更是多元化的渗透,从微商、到乡镇不具名的小卖部、再到地推,再到如今无孔不入的直播带货……

无数人,花着钱,买来的不是牛奶就算了,还可能买来的是毒品。

而让小柴不能理解的是,奶业作为消费市场的一大支柱产业,到底是什么样的漏洞,让这本好经,让这么多假和尚去念?由着他们刀刀见血的刺向本来信任崩塌的奶粉市场?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伍号

编辑|谭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