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花”引发大量用户投诉:利率不透明、强制开会员、暴力催收

在互联网金融的璀璨光环下,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安逸花一度以其高额度、快放款的噱头,吸引了无数急需资金周转的用户。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安逸花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让无数用户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困境。

500

近日,据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安逸花在宣传中宣称年化利率(单利)仅为7.2%—24%,看似合理,实则暗藏玄机。许多用户在借款后才发现,除了利息之外,还有一笔不菲的“担保费及/或保险费”悄然加入账单。这些费用在借款前并未被明确告知,用户往往是在还款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已不知不觉中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有网友借款30300元,分12期偿还,最终却要还上34000多元,这多出的部分,正是那些看似合理实则不透明的“担保费及/或保险费”。

500

500

更令人气愤的是,安逸花还涉嫌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开通会员服务,并自动扣费。据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许多用户在办理贷款后,发现账单中多出了98元的消费金额,事后才了解到原来是平台在未事先告知的情况下,给用户开通的会员所收取的费用,并且还会自动续费。更有甚者,在用户还清了安逸花平台的贷款,会员费仍在继续产生,形成逾期。这种“先享后付”的模式,无疑是对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公然侵犯。

500

如果说借款成本和会员服务只是让用户在经济上遭受损失,那么安逸花的催收行为则让用户在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多位用户反映,他们因逾期还款而遭受了恐吓威胁、暴力催收甚至被“爆通信录”的恶劣待遇。据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有用户表示,因逾期一天就被处以高达百余元的罚息,并收到各种恐吓短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种暴力催收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500

据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安逸花及其母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并非首次因违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早在2021年的5月和今年2月,国家网信办曾通报马上消费金融旗下App存在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问题,包括未提供有效的用户账号注销功能、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2023年12月,重庆银保监局就曾因其贷前审查不审慎以及对委外催收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对其进行处罚。2024年10月,澎湃新闻发布的调查《卧底催收公司30天》,揭露催收行业恐吓、骚扰、爆通讯录、伪造身份等恶劣行径,马上金融就被点名。

网贷平台本应是为人们提供便利的金融工具,然而安逸花却将其变成了坑害用户的陷阱。面对这样的乱象,我们不仅要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更要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在借款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所有费用明细;在遭遇不公待遇时,要勇于保留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网贷陷阱的博弈中,守护好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