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轶事(1)黄河北岸遇险

500
        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民国时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笑话,有些是添油加醋,有些是张冠李戴,有些干脆是瞎编乱造。
        韩复榘,字向方,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农历正月初五日出生于河北省霸州城东的东台山村,家有平房六间,耕地三十多亩。
        宣统二年(1910年),韩复榘投入北洋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当兵,由于他有一定文化水平,相貌也还周正,受到营长冯玉祥的赏识,当上了司书。辛亥革命爆发后,韩复榘随冯玉祥参加滦州起义,失败后逃回家乡,1912年再次投奔冯玉祥,初任秘书,后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等职。
        1928年,韩复榘任河南省主席,被免去军职,与冯玉祥矛盾日益加深,于1929年5月22日叛冯投蒋,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三路军总指挥,1930年9月担任山东省主席,从此开始了对山东长达八年的统治。
        为巩固地盘,保存实力,韩复榘一方面截留地方税收,扩充军队,另一方面大力推行“澄清吏治”、“乡村建设”、“新生活运动”等,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实际上使山东处于半独立的状况,与国民党中央政府貌合神离,嫌隙日深。1936年西安事变中,韩复榘通电支持张学良和杨虎城抗日救国的主张,更加剧了与蒋介石的矛盾。
        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复榘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他积极构筑国防工事,在济南架设高射炮,疏散军官眷属,似乎真的下定决心实行抗战了。
        这天,韩复榘在每周一上午的总理纪念周上,对下属军政官员们讲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中国是没有止境的,占了东北,又占华北,眼看就要打到山东地界了。日本是个小国,面积只相当于四川,人口只有我国几十分之一。我国以前四分五裂,现在全国总动员,连共产党都跟我们合作抗战了,日本鬼子他想侵占我们全中国是办不到的。我们久驻山东,守土有责,日本鬼子敢来,肯定和他们死拼,一个拼一个不行,三四个拼他一个也合算,最后胜利也是我们的。大家听了都很振奋,说:韩主席身经百战,身先士卒,素称勇敢,不愧是冯玉祥麾下的一员干将,大家都愿意跟着你抗日。
        1937年10月,日军由沧州南下进攻德州,韩复榘派曹福林师前往增援,本人亲率手枪团渡过黄河,在济阳县城西村设立临时指挥所,指令鲁北民团总指挥赵明远派出两名懂日语的侦探外出侦察,其中一个按时返回,另一个却迟迟没有回来。
        这天傍晚正吃晚饭的时候,日本飞机突然临空猛烈扫射,二十多辆满载日军的装甲车将村庄团团包围。手枪团仓促迎战,伤亡惨重,团长贾本甲也身负重伤。韩复榘化装逃出村子,连夜泅渡过了黄河,好不容易脱离险境,十几名随从最后只剩下两个人。
        韩复榘回到济南,经过一番追查,得知那个迟迟未归的侦探,原先竟然是日本洋行的伙计,韩复榘这才恍然大悟自己这是遭到了日本人的报复。
        原来,韩复榘初到山东时,看到日本洋行遍布山东各地,收容地痞,贩卖毒品,工农商官军各行各业,吸食毒品者甚多,危害十分严重,遂下令贩卖与吸食毒品同罪,初犯罚款并在左臂烙上一个“戒”字,再犯处死。有一次,韩复榘下令用卡车把五十多名涉毒犯人拉到千佛山南,挖了两个大坑,将他们同时活埋。消息传出,日本商人恨之入骨,洋行伙计很久不敢走出洋行大门一步,毒品生意一时断绝。这次韩复榘出兵黄河北岸,日本人趁机报复,几乎要了他的命。
        话说回来,如果韩复榘在这次战斗中死于日本鬼子的枪口下,至少可以落个抗日英雄的名声,总比背着消极抗日的罪名死于蒋介石之手要好得多,大概这就是命该如此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