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建立稀土出口熔断机制 上了牌桌就要敢于叫牌
在中美科技博弈白热化的今天,中国应该果断亮出稀土这张王牌和明牌——建立出口熔断机制,精准卡住美国AI芯片与荷兰光刻机的咽喉。这招看似激进,实则是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一招!
熔断机制是动态威慑的艺术。稀土熔断机制不是简单断供,而是套用金融市场的"熔断"概念,设置三重触发红线:当美国升级芯片制裁、荷兰停止光刻机维护服务、关键矿产遭非法倒卖时,自动暂停特定稀土出口。这种不确定性比直接禁运更具威慑力——就像悬在对手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保留谈判空间,又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美国F-35战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其激光制导系统完全依赖中国供应的镝、铽元素。若触发熔断,洛克希德·马丁的生产线将立即停摆。更致命的是,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美国即便开采出稀土矿石,也得运到中国加工。美国和荷兰是有忌惮的!
精准打击可有效分化瓦解对手阵营。不同于以往"一刀切"的出口管制,中国对稀土熔断实施分级策略:对特斯拉等民用企业维持供应,却对英伟达、ASML等敏感客户实施定向熔断。这种"放民品、紧芯片、卡军工"的战术,既能分化美国内部利益集团,又能避免伤及自身产业链。荷兰ASML的困境尤为典型。其EUV光刻机的激光器需要高纯度铕元素,而这种稀土全球83%的提纯技术专利在中国。当中国启动熔断,ASML不仅面临关键部件断供,更可能因专利限制无法寻找替代方案。这种双重绞杀,迫使荷兰不得不权衡,到底是要继续跟随美国制裁管制,还是得保住对华150亿欧元订单?
坚定下场开展反反制战略博弈。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拉拢澳大利亚、蒙古重建稀土供应链,但现实很骨感:澳大利亚稀土矿品位低,开采成本比中国高3倍;蒙古稀土走私案频发,今年已有价值2.3亿美元的稀土被中国海关截获。更讽刺的是,美国重建稀土精炼厂所需的核心设备——离心萃取机,仍要从中国进口。中国要打出组合拳:在内蒙古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库,随时抛储平抑市场价格;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稀土期货,争夺全球定价权。这些举措让稀土熔断机制更具灵活性——既能短期施压,又不至于引发全球供应链崩溃。
敢于亮剑的促和破局之道。毛主席76年前就说过:"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从来都是双输游戏。2019年日本对韩国断供光刻胶,反而刺激韩国实现70%的国产化。在这场世纪博弈、国运之战中,稀土熔断机制就像精密的外科手术刀——不追求全面对抗,而是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略空间。当美国国会为F-35停产焦头烂额,当ASML股东为股价暴跌捶胸顿足,或许正是中美荷三方重回谈判桌的最佳时机。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独享技术进步的红利,合作共赢才是走出囚徒困境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