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相恨,必有喜糖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最近有一部《亲爱的仇敌》,以双女主相爱相杀的感情为主线,实属内娱少见。

500

再往前的《雁回时》,阮惜文(温峥嵘 饰)和苗贵妃(李晟 饰)这对京城宿敌甫一重逢,针锋相对又惺惺相惜,大家立时警铃大作,这不是鼎鼎有名的袁立文学吗?

苗贵妃恨阮惜文害她入宫,气阮惜文嘴上依旧不饶人,处处想压她一头,然而最了解阮惜文秉性的也是她,于是用最体面的方式,治好阮的腿,还她自由,给她尊严,然后再来赢过她。

500

500

对苗贵妃来说,阮惜文是闺蜜,是宿敌,赢你,是为了证明给你看,希望你好,因为你是我一部分理想自我的投射。

所以袁立阿姨才会在爱恨交织中问出那句“她的理想还长存吗?”

这种像谈了一样彼此纠缠,却以恨为名,不含情欲的复杂女性关系,我们称之为女同性恨。

趁着《亲爱的仇敌》这部友情剧的播出,来聊一聊女同性恨这一深度关系。

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被袁立文学与鸟嬛CP发扬光大的女同性恨,在还没得到命名前已被不少经典作品演绎过。

有《贤者之爱》里你抢我男友,我睡你儿子的闺蜜变敌蜜,有《武则天》里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对立又紧密联结的同盟,《我的天才女友》里相爱相杀的埃莱娜和莉拉,甚至还存在于男作家笔下,如《百年孤独》里的阿玛兰妲和丽贝卡。

500

再后来,出了大火的《不够善良的我们》里的简庆芬、Rebecca,电影《热辣滚烫》里的姐妹乐莹、乐丹,以及《雁回时》寥寥几笔就让观众嗑上的宿敌阮惜文、苗贵妃。

说明女同性恨作为一类自发生长的普遍情感,一直存在于女性中间,直到现在才被发掘、命名。

不然袁立文学也不会引起那么多共鸣,在互联网大行其道。

那就先用鸟嬛和袁立文学,来解释一下女同性恨的显著特点。

就像陶昕然认证的那样,安小鸟能在死前告诉甄嬛重要线索“皇后杀了皇后”,说明对她还是有爱的。

对,女同性恨的一个突出特征——表面在恨、讨厌、报复,本质却是爱、在意、疯狂试探。

500

众所周知,不在乎的人,往往牵动不了你的情绪,你对Ta往往采取忽视、无视的态度。

安陵容对皇上,连死前告诉他纯元死因,刺激他、报复他的想法都没有,这是一种彻底的无视。

在宫里她在乎得要命的只有甄嬛,因为在乎,才会因沈眉庄甄嬛背后蛐蛐她太狠而伤心。

500

别人作践她,她习惯了,不往心里去,甄嬛轻看她一点,心就像被蚂蚁啃食般难受。

皇上赏给她的珍贵的浮光锦,她一套给了皇后,一套给了华妃,自己留了一套,剩下两套全给了甄嬛,没想到转眼穿在了浣碧身上(她以为是下人)。

她不敢轻易付出真心,唯一抛出真心,全心奉献的人,却“践踏”了她的满腔热血以及本就不高的自尊。

500

如果曾经没有爱,怎么会长出恨?好似一颗枯萎的树,没有根部的深嵌地底,外部的腐烂也不会存在。

500

500

女同性恨的爱恨交织怎么来的?袁立写李冰冰那句:“如果她不邀请袁立回家过年,我还没有这么恨她呢!”

代入情境翻译一下,如果她没在我落魄时拉我一把,给我温暖,那么她抢我女主角,夺我资源,我也不会这么恨她。

500

如果她跟我毫无关系,如果我不曾感激她、欣赏她、羡慕她、妒忌她,她的所作所为根本激不起我任何的波动。

正因为厌恨混杂着那些隐秘情感在时时纠缠,才对她恨中夹着爱,想向世人拆穿她的白莲花行为,笔却不受控“你是属于中国娱乐圈的一个时代的夜莺,不要以为在夸你。”

500

想要阻止她的人生,这样我的人生也许会完全不一样,然而在描绘这一画面时不自觉将怜惜藏在诗意的笔触“如果我能穿越,我想回到30年前的东北,看她如何展开清晨的翅膀……”

所谓“我笔写我心”,如果袁立不爱她笔下的女主角,怎会在曝光她们不体面时,反激起人怜爱,正如再追求客观,不掺杂私人情感的福楼拜如果不爱包法利夫人,不将自己代入她,她就只是个自私、虚荣、放荡的女人,休想获得读者半分同情。

500

但女同性恨并非都会导向积极的效果。

袁立以揭露为名,反让人窥见她笔下那些灵魂的坚韧,何况揭露的那些窘迫、不体面也不值一提。

相比袁立蠢得几乎可爱,安陵容则扭曲、可怖。

任宽厚的甄嬛最后对她也全无情谊,对她说“我不恨你,也不会原谅你,因为不值得!”

这句“不值得”“无视”的话实乃攻击安陵容最薄弱的地方,毕竟她一生都在受“原是我不配”支配,因“原是我不配”黑化。

我不相信“因爱生恨”可以做出十足伤害甚至毁灭对方的事,除非此前的爱是假爱。

安陵容实际爱的并不是真正的甄嬛,甄嬛的秉性、偏好,她一概不了解,爱的只是那个不掺利益、无条件、无缘无故替她解围的上位者(这在她此前的人生是从未拥有过的),这个上位姐姐拥有她想拥有的一切,上得了台面的家世,父慈母爱的和谐家庭,无条件的爱,殷实的家底,阔绰的出手。

500

甄嬛是她对镜自照凄凄惨惨那个自己的反面。她靠近甄嬛,掏心掏肺地自我牺牲,并期待得到对方同等重视,然而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并期待对方同等回应是种隐秘的暴力,最终会反攻向自身以及别人。

总结一下,女同性恨导向的是积极还是负面的结果,得看爱的真假、爱的程度。

《雁回时》里苗贵妃和阮惜文重逢,你能感觉浓浓的情愫在彼此之间流动。

阮惜文见到昔日宿敌后,刚还紧绷的脸皮松懈了一些,几不可闻地扯了下嘴角,浅显地笑了一下。

500

两人自少女时代便是常被拿来比较的京城双姝,她们比茶艺、比刺绣、比马球,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服谁,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一个被困宫墙,一个深陷宅院,都落得半生蹉跎。

两人重逢提起往日恩怨,还在互相拆台、互相嗔怪。

这一个翻旧账,昔日马球赛你故意输给我,原来是早知道马球赛的彩头是入宫为妃,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

那一个回嘴,人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怪我咯。

这一个,我就是要怪你,怪你,怪你。

两个加起来快一百岁的大人,在这里斗嘴,为自己曾经的伎俩洋洋得意得似个少女。

500

500

500

那个斗不过,继续嘴毒,当初你费尽心机害我入宫,哦,原来你也过得也不怎样啊,心里舒坦了些。

只是这句“你也终究没能逃脱这牢笼”,同病相怜之感大于幸灾乐祸,不希望她过太好,过得太好,会愈发恨她害自己落入这番境地,可她过得太差又不忍,希望她体面地站起来,重获新生。

500

500

当两个人之间可以问出“你的理想还长存吗?”,这缘分注定纠缠。

这个世界上谁会在乎你的理想?你的理想也是她的理想的人。

这一对爱的浓度要看彼此自我的纠缠程度。两人年少即建立起感情基础,对对方在意颇深,对苗贵妃来说,赢对方只是为了让对方高看她。

两人比来比去,斗来斗去,到头来落入同样的陷阱,这个时候救你好像也是在救自己,给你希望好像也是在给自己希望。

但两人的纠缠,远比不上刘晓庆版《武则天》中的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她们纠缠拉扯的程度都分不清是女同性恨还是恋。

剧中有场上官婉儿给武则天下毒的戏。

上官婉儿得知自己的祖父正是被武则天处死,被人怂恿后,端起一碗毒药准备喂给太后。

武则天见婉儿心神不宁、举棋不定,早猜透她的心思:

“你想要恨我,但是又恨不起来,对吧?”说完自信得狂放大笑。

500

武则天敢告诉上官婉儿真相,并继续把她放身边,不怕她报仇,理由也很霸道:

婉儿不会那么做

因为我喜欢你

就像你喜欢我一样

500

500

婉儿对武则天的爱的确超越了恨,谁不会对这样一个胸怀博大宽广,敢把仇敌的孙女放身边的人的信任充满感激?谁不会为这样一个魅力非凡无边,开创女性前所未有创举之人的留恋,甘愿赴死?

婉儿也是这么做的,她夺过武则天手里的药,自己喝下去,宁愿用自己的血消解仇恨。

而给武则天下毒,只有死和灭族的下场,武只撂下一句“我喜欢你,以后千万不要和我作对”,把最大的宽宥和不忍给了婉儿。

500

该如何衡量这种情谊和纠缠?

你是我创造千秋伟业路上的参与者、见证者、鼓励者,我钦佩欣赏你的才华,你用你写就绝美诗词的双手,为我拟诏,替我清除仇敌,处理政事,做我最佳同盟者、同行人。

我那被权力腐蚀,被怀疑侵扰的心,一刻不得安静,但有你在身边站着,我就觉得心里平静多了,我就记起美丽的诗句,记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500

我让你穿上朕的衣服,又生气让你脱下,冷眼说“你比不上朕年轻时候的样子,你太瘦了”,羡慕你的年轻,嫉妒你的朝气。

她们的关系之所以令人难忘,在于复杂深沉动人,她们亦师亦友亦君臣,亦伯乐亦仇敌亦恋人,是女性间一切关系的总和。

还有,她们都有绝对的主体性。她们不像其她几对是谁的妻子,谁的母亲,她们谁也不属于,都以绝对的我来面对彼此、参与彼此、影响彼此。

原本女同性恨,不管多讨厌彼此,都是摒弃第三者的。

都会针锋相对,女同性恨跟雌竞的不同在于,前者满心满眼都是对方,那个男人可以是手段是背景,唯独不是目标,她们的目标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牵动对方情绪,倒是很符合恋爱的排他性。

《不够善良的我们》设置了家庭主妇与女强人的对照,但她们不围绕着中间的丈夫转,中间的丈夫更像一面隐形的镜子,帮助两人完成彼此映照,她们通过他靠近彼此,靠近理想自我。

500

通过以上,你会发现这种互相追逐是女性特有的现象,女性常自发地将身边的同性当镜中另一个自己追逐,会由对方照见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缺失。

为什么呢?

我以为这跟女性成长中没有同性长辈榜样,欲望和自我不被鼓励生长有关。

我们身边的同性长辈,是那个奉旨带我们进入海市蜃楼的人,当我们发现被欺骗已来不及,只好妥协于命运,再将经验教给下一代。

但她们内心的匮乏,不幸的感觉是如此强烈,想成为另一个人的渴望叫嚣着,引你走入一面魔幻镜子。

那里有你以为的完整,提示着你去靠近它、争夺它,占有它。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