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盟盖的房子,俺老狲全都要!
我发现一个规律,每当大猫要找亚洲野猫的时候,就会顺便发现一个兔狲种群。
2021年7月,大猫和罗述金老师沿着河西走廊寻找亚洲野猫的线索,结果意外的在张掖北部的荒漠里发现了一个高密度的兔狲种群,这个种群所在的地方就是平山湖赛车场。
张掖平山湖乡龙首山的兔狲 ©大猫
按照当时的认知,兔狲多活动于地形崎岖起伏的土质荒漠里,而亚洲野猫则活动于沙漠的边缘。于是2022年5月,心悦她们正在平山湖开展大规模的兔狲调查的时候,大猫给她们派了一个支线任务:去临泽县的荒漠里寻找亚洲野猫。
那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张掖当志愿者,我在临泽检查的第一台相机就拍到了亚洲野猫。同时,这些沙漠里的相机还拍到了兔狲,这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于兔狲栖息地喜好的认知。
彼时,满怀欣喜的我们谁都没有预料到之后发生的事情。平山湖的兔狲以我们始料不及的速度消失了,而临泽的这片沙漠里拍到的亚洲野猫的数量一直也算不上多,倒是兔狲的出镜率,随着时间的积累,渐渐变得远多于野猫。
兔狲需要洞穴来养育后代
幸好赶在平山湖的兔狲消失之前,那里的红外相机记录到了许多关于兔狲的珍贵画面。比如它们会长时间待在高处的石堆旁,比如它们在挤进狭小的地缝里睡觉,在内凹的崖壁里纳凉,在一个略浅的土洞里藏食物,而另一个深深的石洞,一只母兔狲把它当作了育儿的巢穴。
炎热的夏日,兔狲躲在内凹岩石的阴影下
兔狲的生存需求
其实野生动物选择栖息地,无非看这个地方能否满足它们对生存的基本需求——有东西吃,有地方住。对于兔狲来说,平山湖的土质荒漠那高低错落又有一定开阔度的地形让它们能够从高处俯瞰整个猎场,从而更高效地发现猎物,荒漠里一团一团的旱生植物提供了一定的遮挡提高了捕猎的成功率,而各式各样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洞穴,则满足了兔狲遮风避雨、贮藏食物、安全和育儿的需求。
兔狲到底有多喜欢洞穴呢?再举一个例子,去年的兔狲日,猫盟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一处古长城的遗址发现,城垛子上掉落石砖留下的石室里,躲着一只兔狲。
躲在古长城遗址里的兔狲 ©心悦
当然,大前提是几年前平山湖一带一直有着相当数量的沙鼠,这一点对于兔狲非常重要。如果对比这片荒漠里最常见的两种食肉动物——赤狐和兔狲的食谱,会发现赤狐几乎啥都吃,沙鼠、跳鼠、小型鸟类、麻蜥、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家鼠、以及家畜的尸体,而兔狲则显得“专一”得多,尽管它们也会吃像毛腿沙鸡这样的季节性美味,但绝大部分时间,兔狲都是高度依赖沙鼠的。
后来平山湖经历了几轮灭鼠,那里的沙鼠数量至今没有出现回升的势头,这也是兔狲离开这里的原因之一。
仿佛吓了一跳一样从洞穴里窜出来的兔狲
临泽的兔狲新村
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我们就可以来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临泽沙漠里也生活着很多兔狲。
猫盟发现兔狲的地方位于沙漠的边缘,从几十年前人们便在这里防沙治沙,如今这里生长着大片的人工梭梭林,这些梭梭带来了一个附加效果,就是这里的沙鼠特别多。当年我们的车停在沙漠里,我在车里啃馕,车窗外一只大沙鼠就蹲在洞口吸溜着一根鲜嫩的梭梭枝。
沙鼠以梭梭为食,而它们又支持起了上一层的捕食者 ©大猫
梭梭给沙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松软的沙子又非常适合沙鼠挖洞,这不愁吃不愁住的地方对沙鼠来说显然是块膏腴之地,所以它们的状态才这么松弛。初级消费者的数量起来了,捕食者自然也就跟着来了。
大家不要被梭梭林这个名字误导了,其实林龄低的梭梭林从景观上看一点不像森林,倒是更加类似于稀树草原的样子,而梭梭林周围起伏的沙丘,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兔狲对于地形崎岖度的需求。
看上去很稀疏的梭梭林,成为了许多动物的栖息地 ©大猫
那么洞穴呢?也是有的。不过能装得下兔狲的,主要还是狗獾洞,狗獾洞可是沙漠动物的香饽饽,不止兔狲喜欢,赤狐、亚洲野猫、蒙古兔、大沙鼠都会争相利用。
但是这里的洞穴存在几个问题:1.数量太少且寿命不长,相比起以岩石为基底的丘陵地区,沙漠里天然就不容易形成洞穴,而且这里的洞穴非常依赖善于掘洞的动物的维护,疏于维护的话洞穴很快又会被沙子重新掩埋。2.对于兔狲来说,这里的洞穴安全性不高,本来与亚洲野猫、狗獾、赤狐竞争洞穴就够辛苦的了,雪上加霜的是,这片靠近人类村庄的沙漠里还游荡着一群入侵物种——流浪狗。
在东北虎的地盘,家犬是餐后的甜点;在和顺流浪狗是华北豹食物占比里仅次于狍子的存在;而在没有天敌的西北沙漠里,流浪狗成了顶级食肉动物,更要命的是它们还会结群狩猎。沙子的松软的质地,让流浪狗能够毫不费力地刨开沙子扩大洞口,这对于喜欢躲在洞里的兔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兔狲和人的双赢
至此,站在兔狲的角度来看待临泽的这片梭梭林,它的优缺点就十分清晰了。优点是这里的食物很充足,而且捕猎的条件也不错;缺点是能够安全居住的洞穴太少。
而从保护的视角看,平山湖的兔狲种群已经濒临崩溃,我们尚且依然不愿意放弃那里,那么临泽这片有稳定兔狲活动的沙漠就更没有理由不去重视了。我们已经认识到流浪狗会威胁到这里的兔狲,且它本质上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不良生态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会随着人类的存在而继续存在,那么作为在地保护机构,就必须要想点办法帮助这里兔狲抵御流浪狗。
临泽县的这片沙漠有个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这片梭梭林是人类经营多年的公益林,在防风治沙的语境下不用担心资本过来砍树开发新能源。但这里的那些状态过于松弛的沙鼠们其实是一个隐忧,沙鼠们吃梭梭的嫩芽,还在看不见的地下啃食梭梭的根,这使得它们很容易被认为是有害的动物,何况它们同时也是鼠疫的主要的传播者,如果它们的数量过多了,将很可能会顺理成章地引来一场灭鼠行动,这对这里的兔狲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兔狲在草垛上拉屎做标记,这些草垛将用来制作治沙用的草方格 ©大猫
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在试点生物防治鼠害,就是人工搭建鹰架来吸引猛禽从而达到控制鼠兔数量的目的,这些成功的经验有没有可能拿来复制一下呢?
对沙鼠高度专一的兔狲无疑是防控鼠害的最近“人选”,如果通过搭建人工巢穴来增加兔狲可以利用的洞穴数量,同时利用专门的设计让流浪狗无法伤害到人工巢穴里的兔狲,那么就可能增加这里兔狲的数量,也就顺便控制了沙鼠的数量,可谓一举两得。
这便是今年1月西北组在张掖干的两件大事之二——给兔狲搭建人工巢穴。另一件事是建立荒漠补水点,如果你想要了解它,请看《为了给兔狲喝水,我们在零下15℃的荒漠里挖坑》这篇文章。
我们希望能够和一个有兔狲的生态系统“达成合作”,而不是“釜底抽薪”摧毁整个生态系统 ©心悦
我们希望兔狲新家能够坚固耐用、要让流浪狗进不去,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兼顾简单、经济、贴近自然。当然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不完美中不断尝试和摸索。
“大兴土木”的准备
于是,在建设完平山湖的补水点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给兔狲“盖新房”了。
第一步要选一个好的地段,最初我们是想把第一个人工巢穴放在未来计划在临泽建设的补水点附近的,但是新开一个点位有个风险——万一兔狲不来怎么办?而在临泽能够稳定拍到兔狲的地方大多是那些兔狲经常造访的天然洞穴,在那里大兴土木吧,又担心会让天性敏感的兔狲不敢再来。
最好有一个已知兔狲会经常来的、原本没有兔狲可用的洞穴的、最好再离路近一点(方便我们搬东西)的点位。
别说,还真被心悦找到了这么个地方。
有一段像长长的山脉一样的沙丘带把梭梭林一分为二,在“沙山”的阴坡,季节性的洪水冲刷出来一个浅浅的、阶梯状的盆地,在一段阶梯上,垮塌出了一个三角形的洞穴,有好几只兔狲对这个洞穴非常感兴趣,时不时的就过来洞口张望一下,可能是由于这个洞的内部空间比较狭小,兔狲们虽然惦记但一直没有利用这个洞。
为兔狲的家选址 ©心悦
心悦决定选择这里作为“试验场”。
接下来就是设计和选材阶段,方案一是用PE管做一个一体式的巢穴,用直径大的管道作为巢穴的主体,利用转接头拼接直径小的管道作为入口,这样内部空间宽敞狗还进不去。方案二是用砖石垒个足够结实不会被狗拆毁的兔狲别墅,最初的设想中它应该是个类似鸡窝的建筑。
设想是容易的,实现是艰难的。管材店的老板好一通调货才配齐了不同直径的管道、转接头、转向头、分流头。令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么点管道居然这么重,而且好贵……一堆管子塞进后备箱之后,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决定今天只搞定这一个巢穴就行了。
艰辛的搬运过程和折磨人的锯管子的过程这里就略过不表了,最终,我们拼接出来一个形似火箭筒的东西,它有三个不同朝向的出入口,为了透气还在侧壁用电钻开了很多孔,因为担心管道内壁太滑,心悦在管道内壁粘了一层毛毡。由于胶水的味道太大,我们决定留它在沙漠里通风一晚,明天再来埋它。
我们为兔狲做的管子小屋 ©姗姗
次日一早采购砖头,我们看中了通风性更好的多孔砖,在心悦计算用量的时候,我余光瞄到了边上的一堆旧木板,这些木板看上去很规整,而且长度刚好车里放得下。老板说你们只要买我的砖头,这些木板你们随便拿~ 西北组的组训是出门不捡东西就算丢,一听有白拿的建材我们就开始往车上搬木板。
最终,大哈弗里装了木板、砖头、铲子锯子锄头、电锯电钻、水泥(放在车上备用),还有一桶自来水,这桶水实在放不下了只能塞到副驾驶李琦的两腿中间。
咱就说这么一车东西,谁能猜到我们是去保护野生动物的……
为兔狲盖新居的一部分建筑材料 ©心悦
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加上我们的五个人,整车重量应该逼近载重的上限了,这车开起来可谓质量感十足,油门踩不动,刹车制动距离变长,转弯的时候后轮直往外飘……开到梭梭林要一个半小时,还要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我是一路神经紧绷,生怕这车颠簸起来从后备箱往前飞东西……
其实这些材料真的算不上多,因为沙漠里没法用小推车,全要靠人肉搬运,而且将来这些人工巢穴损坏了,我们还要把这些材料再从沙漠里搬出来,所以我们也是尽可能地精简用料了。
看到塞满砖头的车,大猫心疼地表示“反正车毁了你们自己筹款买新车” ©言熙
俗话说不想当农民工的司机不是合格的野保人,最后总算有惊无险,我们到了。卸车、搬砖,如假包换的字面意思的搬砖。待到材料和工具搬运停当,心悦的灵感突然犹如云南大森林里的菌子一样野蛮生长层出不穷:
“我们在这个台阶上挖一个洞,再用砖在洞口垒一个只有兔狲能钻进去的通道吧。”
“昨天还剩了一截管子,我们再挖一个洞,拿这截管子作入口吧~”
“我们再用木板钉成一个入口吧~”
从战斗中学习
等到真正开工了,问题也跟着来了。
挖洞这个工种我们现在已经非常之熟练了,而且比起平山湖那都是碎石头的土质荒漠,纯沙子要好挖太多了,但挖着挖着就发现不对劲了。这里的沙子踩上去感觉质地是比较紧实的,大抵是地势较低被雨水冲刷过的缘故,但挖到深处,里面的沙子变得松散干燥,一边挖一边塌,我们觉得再挖下去上层台地都有塌陷的危险。
人工洞穴的规模最终还是被自然条件牢牢地限制住了,我们挖掘的洞穴的深度给兔狲睡觉躲太阳肯定是足够的,但要生儿育女就远远不够了,怎么防坍塌目前还是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我们意识到砖石结构是需要一个地基的。如果从一个更大的尺度上去观察沙漠就会知道,沙漠是个巨大的流体,就好比人要站在水面上最起码需要一个竹筏,当然要是能站在一艘吃水深度8米的万吨邮轮上那当然更稳,总之人没办法直接站在水上。在松散的沙子上垒砖墙,底下没东西分散压力的话它是会慢慢陷下去的……多亏我们捡了这些旧木板,把木板垫在下面,便可以起到分摊压力的作用了。
毛主席说过: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几天干下来,我们已经(自认为)熟练地掌握了木工、泥工、砖瓦工的技术。最终,我们搭建了6个不同类型的人工巢穴:水管洞口洞穴、木板洞口洞穴、砖砌洞口洞穴、无人工设施的仿天然洞穴、PE管一体式巢穴、砖砌独栋别墅。
我们挖了好几个洞,并用各种方式加固 ©心悦
我们还做了兔狲的“小别墅” ©言熙
最后一天,我们清理了所有的垃圾,还收集了附近打梭梭种子的人扔掉不要的干枝条,把它们插在洞口增加遮蔽效果。一直到太阳彻底落山了,我们才踏上归途。
“预计到城里是晚上8点,餐馆应该还没关门,咱们今天可以吃好一点,我们有一个半小时时间讨论吃点什么。”
结果没出五分钟,话题就跑偏了,从挖坑聊到盗墓,从盗墓笔记小说聊到电影……
“我前几天还陪hannah去看电影了,一部纪录片,讲的是意大利建筑大师帕尼尼。”
“意大利建筑大师是不是应该叫贝尼尼?”
“对对对对,天呐帕尼尼是谁……”
“帕尼尼是肯德基早餐的一种汉堡。”
突然觉得有点尴尬。 ©李琦
“哇我好想吃肯德基。”“我也是,我受够了胡萝卜馅和韭菜馅的包子了。”“吃呗,肯德基可以送到我们办公室的呀。”“真的呢,居然还可以预点单!”“快快快,我来点,你们都想吃什么?”
“不是,说好的先想晚饭的呢……”
唉,我们这帮贝尼尼和汉堡都分不清的土建纯小白搭的房子,能吸引到兔狲吗?它们又会选择那种材质呢?
兔狲来看房啦
时间来到四月份,盼星星盼月亮,终于从(从云南易武赶场到张掖的)心悦那里听到了捷报:兔狲来看房啦~
看房的结果是:成年狲不做选择,俺老狲全都要。
2个月的时间,兔狲来溜达了好几回,把除了仿天然洞穴和独栋别墅之外的所有人工巢穴都钻了一遍!
一只兔狲在仿天然洞穴前闻了闻,没进去,看来之前这里的那个小洞兔狲不利用,不完全是因为内部空间不够,这些机灵鬼们似乎知道什么样的洞穴更安全。至于独栋别墅,它塌了……
给兔狲搭建人工巢穴取得了重大进展。当然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比如如何维护这些洞穴,能够挡住流浪狗的洞口显然也挡住了狗獾和我们的铲子,但不维护洞穴就会从内部坍塌;再比如怎么才能让兔狲们愿意长期利用这些巢穴,下一次要怎么选址,如何更完整地记录它们是怎么利用洞穴的等等。最终,我们要摸索一套成熟的技术标准,为保护野生兔狲提供助力。
当然,这些都是未来要去做的事情,而当下,且让我们在喜悦里再多沉浸一小会儿吧~
其实我们的处境和我们想要保护的这些兔狲有点像,总有只black dog在周围游荡着,它是沮丧、是愤怒、是迷茫、是无奈,如今我愈发肯定,只有行动才是那个能够抵御这只黑狗的壁垒。
总之,只有行动,才能反抗绝望 ©李琦
只有行动才能带来希望,哪怕百分之九十的行动都会失败,但百分之九十不是百分之百。
只要大自然仍在自由地流淌,便足以慰藉那些吃过的土、流过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