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光刻材料行业收入达50.6亿美元

500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2025年光刻材料收入预计增长7%。

研究机构TECHCET最新预测显示,受半导体市场复苏推动,2025年光刻材料收入预计增长7%,达到50.6亿美元。

据悉,这一增长主要由先进光刻胶需求大幅增长驱动,特别是EUV光刻胶预计同比增长30%。随着芯片产量增长,尤其是逻辑芯片和DRAM芯片领域先进节点器件产量提升,辅助材料和扩展材料也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500

TECHCET数据显示,2024年光刻材料收入温和增长1.6%,达到47.4亿美元。其中光刻胶增长1%,EUV光刻胶表现最为突出,同比增长20%。辅助材料和扩展材料均表现良好,分别增长2%。当前市场受益于先进节点工艺发展带来的光刻胶需求稳步增长,特别是EUV光刻胶,同时KrF和ArF等传统光刻胶在3D NAND中的应用增加也促进了市场积极表现。

根据TECHCET的《2025年光刻材料关键材料报告》,预计到2029年,光刻材料市场将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未来市场发展将受到供应链本地化趋势影响,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都将建设新设施。这些设施将致力于开发干法光刻胶沉积和纳米压印光刻等创新技术,以进一步提升光刻材料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中国的光刻材料市场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半导体关键材料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55.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44%,2025年中国半导体关键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740.8亿元。

500

在制造材料中,硅片、光刻材料、掩模板、电子特气占比较高。以2023年为例,硅片市场在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中占比为33.1%,位列第1位,光刻材料、掩模板、电子特气分别位列第2、3、4位,占比分别为15.3%,13.2%,13.2%。

500

其中,光刻胶是光刻工艺中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材料,被誉为电子化学品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光刻胶在芯片制造材料成本中的占比高达12%,也是继大硅片、电子气体之后第三大IC制造材料。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4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80.5亿元,同比增长25.39%,预计2025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97.8亿元。

目前半导体光刻胶市场90%被海外厂商掌控,头部厂商包括日本JSR、TOK、住友化学、信越化学、富士材料及美国陶氏化学等。其中,日本JSR 是全球最大、技术最领先的光刻胶龙头企业,其ArF高端光刻胶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也是唯一有能力量产EUV光刻胶的企业,日本TOK光刻胶是全球最大的G线/I线、KrF光刻胶供应商。

再观中国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从事半导体用光刻胶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则多以I线、G线光刻胶生产为主,2021年国内G线、I线光刻胶国产化率已达10%,KrF以上的高端光刻胶品种基本处于研发状态,国产化率仅为1%。

 美国拟加征光刻胶关税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针对日系高阶材料拟增征进口关税。报告研究指出,若美国对来自日本的EUV与ArF光刻胶课征10~25%关税,将导致进口价格上涨10~24%,以目前EUV光刻胶报价每加仑1500美元计算,一旦课税25%,最终成本将增加近400美元。

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光刻胶市场正进入结构性增长阶段,2025年市场产值接近65~7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材料约8~10%,其中相当于2nm和3nm制程的EUV光刻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远超过其他ArF、KrF等成熟产品的4~5%。

由于EUV光刻胶具备高技术导向与使用环境极为严格的要求,无法轻易替代,即使关税阻碍成本攀升,包括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先进晶圆制造商仍需依赖日系供应商的安全出货,才能确保先进制造进度的良率与量产进度。目前面临着「被迫接受高成本」的现实困境。

此外,随着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扩产,至2027年,美国2nm制程产能占全球比重预期将大幅提高到21%,势必会推动美国光阻消费由非主力市场转为战略重点市场。若关税制度加强,不排除日系大厂会赴美设厂扩产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EUV光阻技术因验证期长、量产入口高,市场长期被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三大日厂垄断,市占率超过九成。美系大厂如杜邦与陶氏虽然现在ArF、KrF保有市占,但在EUV该领域几乎无法与日厂抗衡。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