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不是出自日本,而是要问一句:日本音乐为什么在二战后异军突起?

【本文由“azong”推荐,来自《我们的字体,问题很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白杨
  • 作为偶尔需要设计的二把刀,第一次看到有专家对字体进行评论,观点新颖,分析深刻,有豁然开朗之感。

    但此现象何止于字体领域,漫画也一直在抄日本,音乐更是重灾区,多少恢宏大气的的背景音乐都出自于日本,还有摄影,时至今日日系风格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文化领域受日本影响之深,字体只是冰山一角。不能说日本文化都是糟粕,相当多还很精致,某种意义来说还起到了继承发展中国文化的一定作用。只能说中国发展到今天的位置,各个领域都属于坐二望一甚至已经世界领先了,而在文化领域,这种全面突破还未到来,音乐、美术、影视等等文化赛道还在静悄悄不出声,就有点不合时宜。虽然文化的爆发往往是最后一个被传导到的环节,可现在它真的已经是最后一个环节了,文化领域的才子大拿们,此时不鸣,更待何时。

音乐不是出自日本,而是要问一句:日本音乐为什么在二战后异军突起?

因为侵华期间,日本把占领区的书籍全部搬回日本,据说有90万册之多,尤其是日本占领的是我们的北京南京等核心区域,导致我们的文化损失很大,据说全国的图书馆损失了五分之四。

这场文化劫掠,加上前面满清长达200多年有目的的摧毁,鸦片战争以后长达几十年的西方列强的搬运劫掠,三个加起来,直接导致我们文化断代。

我们的乐谱、服装、大量的工艺,比如湘绣苏绣,瓷器、丝绸等传统强项,全部遗失,都落后于世界。

中国人没办法,穷经皓首,排出大量的文化部同志,去民间采风,加上去壁画里,墓葬里,一点点抠搜,日本抢走了那么多中国古籍和实物,当然也是我们搜找的方向之一。

百年屈辱史,1949年只是在军事层面站起来了,文化层面自1644年开始,被人一直抹杀劫掠,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恢复我们强汉盛唐之风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