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时的窗户竟出现了“量子叠加态”? | 正经玩
下了一整天大雨的昨天,
带你回到了哪些熟悉的场景呢?
湿漉漉的雨天让水珠
铺满了世界,
透过透明玻璃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仔细观察水珠,
原来它们内藏玄机,
仿佛把窗外的景象
拉入了微观量子状态,
恍惚中,
看到了具象的“量子叠加态”,
仿佛让只能以概率计算的
某一量子态可视化了。
今天来创造一场“微观”视觉盛宴吧!
实验器材
所标杯、喷壶、水、透明板(最好表面比较疏水)、筷子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向透明板上用喷雾瓶碰上适量的水珠,由于透明板表面相对疏水,形成的水珠形状较为圆润规则。
第二步:
将选好的图片放在透明板的下方,保持图片到透明板的距离一定,在透明板上方的调整位置观察水珠
破碎的水珠内晃动着扭曲的斜眼笑……看来该系统不同的“量子态”概率差别很大呀……
这是由于喷出的水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尽相同;形成的水珠图片,emmm,也是有一定特色的……
第三步:
为了让水珠形状统一,我们用筷子将水珠一颗颗点到透明板上,再拍摄水珠图。
于是一个个Emoji清晰地出现在了一颗颗水珠里,滑稽散成满天星,满屏的得意……这是一个较为有规律的“微观系统”……
原理解说
当光线通过水珠时,由于水的折射率和空气不同,光线发生偏折,形成新的成像位置。可以将水珠看成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于水珠的曲率大,焦距小,物距(图片到水珠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水珠形成的图像。
当透明板表面较为疏水时,水珠和板面形成的接触角较大,就像荷叶上的露珠,能够形成圆润的状态,也更接近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再用筷子控制水珠的大小和位置,于是便能创造出我们想要的视觉盛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