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号:2025年5月9日海外安全风险日报
一、中国留学生安全
1、5月9日消息,美国两名华裔少女遭15人暴力围殴致重伤。据报道,该暴力案件于今年5月2日发生在美国皇后区凯辛纳走廊公园,16岁华裔女孩Mary(化名)和14岁华裔女孩Amy(化名)在放学后遭一群青少年诱入树林中,遭轮番殴打长达近两小时,造成严重身心伤害。据目击者提供的视频显示,施暴人数达15人左右,部分疑似为亚裔青少年。案发后,受害者随身财物如手机、限量运动鞋等被抢走。目前警方已逮捕两名涉案嫌疑人,但仍有十余人在逃。家属呼吁社区协助提供线索,协助将施暴者绳之以法。凯辛纳走廊公园并非首次发生严重治安问题,去年的13岁亚裔少女性侵案便发生在此地。
2、5月9日消息,近日,留学申请季来临,国内某些平台涌现大量“代写文书”服务,标价低至50元,宣称“包过”“速成offer”。然而,这些服务实则风险重重:文书多为模板套用、AI生成甚至漏洞百出,有学生遭遇学校名写错、经历张冠李戴等问题。更严重的是,一旦被高校AI检测或人工审核发现代写,可能面临拒录、拉入黑名单等后果。此外,代写交易多通过私人转账,维权困难。专家提醒,文书重在真实表达,建议学生自主撰写并寻求正规润色帮助,切勿因小失大,葬送留学机会。
二、中国公民海外旅游安全
1、5月9日消息,近日,华人游客热衷于在新西兰南岛Tekapo湖边堆石祈福,此行为引发争议。据悉,新西兰南岛著名景点Tekapo湖岸边出现大量人工石堆,当地摄影师Shellie Evans在社交媒体发文谴责此行为,称游客堆石行为破坏湖岸生态,影响鸟类和昆虫栖息,加剧水土流失。不少网友支持其观点,认为此举违背"只留脚印"的环保理念。当地环保机构称暂不强制清理,交由自然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在澳大利亚、挪威和美国部分保护区,类似行为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监禁。在此提醒,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时应尊重当地生态保护法规。
2、5月9日消息,一名日本网红近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中国游客破坏公共设施偷电",并配图指责其行为影响他人使用多功能厕所,引发网络热议。支持者认为此举违反日本《刑法》第245条(电力视为财物),盗用价值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的电量也可能构成盗窃罪;反对者则质疑其针对性歧视,指出多国公共场所普遍存在临时充电现象。法律人士提醒,日本对偷电行为处罚严厉,曾有案例显示因使用价值2.5日元(约合0.12元人民币)电力被判刑。此事件反映中日对公共资源认知存在差异:中国城市充电设施普及度高,而日本若无明确标识则可能涉嫌违法。在此提醒旅日中国公民,理解并遵守当地的规则。
3、5月8日消息,7名华人男子因涉嫌在澳洲菲利普岛(Phillip Island)海滩非法捕捞鲍鱼被指控。据报道,1月13日,这些男子未经授权,擅自在Ventnor的Berrys Beach捕捞过量鲍鱼。从相关部门公布的信息来看,他们捕捞的鲍鱼数量是法定上限的两倍多,而且没有携带测量鲍鱼尺寸的工具。除非法捕捞鲍鱼外,他们还涉嫌非法捕捞各种贝类,如海螺、蜗牛。这七人也因此面临一系列指控。5月1日,他们在当地地区法院出庭,法官称,由于该案涉及人数众多,审理需要时间,听证会已延期至6月举行。
三、中国公民出国务工及中资企业海外安全
1、5月6日,两名中国籍男子因涉嫌殴打及禁锢一名女子而被捕。据日本媒体报道,6日凌晨,中国籍嫌疑人张某和徐某在涩谷区円山町的一个停车场内,殴打一名20余岁的中国籍女子,并将她强行塞进一辆汽车内,绑架并囚禁达一小时之久。由于受害女子发出呼救声,一名路人发现后立即报警。警方立即开始追踪调查,最终在该女子的家中发现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并将他们逮捕。据受害女子称,她与张某曾是恋人关系,但已于今年4月份分手。目前,东京警视厅正在调查这起因感情纠纷引发的犯罪事件。
2、5月5日凌晨,意大利那不勒斯Barra区一华人电器仓库突发大火,火势迅速波及相邻存放咖啡和橡胶制品的两座仓库。初步调查显示火灾可能系盗窃未遂蓄意引发。据悉,该仓库主要用于存放电器材料,这些高度易燃物导致导致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消防部门紧急调派7辆消防车及巨型水罐车投入救援,成功保住邻近古董车仓库。由于易燃物堆积,灭火工作异常艰难。目前警方正追查纵火嫌疑人。
3、5月9日消息,近日一家中国公司向津巴布韦Norton地方法院起诉哈拉雷著名律师Wilson Manase及其客户,指控其以虚假铬矿开采协议诈骗4万美元首付款。诉状称,该律师在收取首付款后即禁止中方开展采矿作业,涉嫌合同欺诈。本案将于5月21日开庭审理。涉案律师Manase此前已因伪造法律文件、拖延遗产执行等多项指控面临调查,其中涉及金额高达300万美元(约合2173万元人民币)。津巴布韦律师协会正依据《法律从业者法案》对其展开调查。
四、中国外交部安全提醒及预警
1、5月9日消息,近期,驻德国使领馆接到中国公民求助,反映遭遇不法中介诱导赴德务工情况。为此,驻德使领馆特别提醒赴德务工中国公民,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出国工作,谨慎选择中介机构。务工人员可访问商务部网站,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详细核实劳务公司资质。建议出发前与中介公司签订详细合同,了解并确认工作和生活条件、薪资待遇等细节以及解除合同、权益赔偿等具体条款,避免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如选择赴德务工,需持工作签证,并依法在德办理工作、居留证件,切勿受“先办旅游签入境”“通过免签第三国入境”等误导,否则或因非法滞留面临处罚。如在德国遭遇劳务纠纷,务必通过合法渠道寻求解决。可向国内中介机构或劳务企业所在地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对外劳务合作商会投诉。如在德国境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立即报警求助。
2、5月9日消息,近期,多位中国公民在“北塞地区”入境受阻,并在被扣留数小时后遣返离境,给个人行程造成不便。塞浦路斯目前仍处于南北分裂状态, “北塞地区”入境门槛较低,社会人员构成复杂,安全隐患较大,且经常出现中国公民被拒绝入境案例,其中不乏合法居住在南塞地区的中国公民,经“北塞地区”出境赴土耳其旅游返回时被“北塞地区”拒绝入境的情况。同时由于塞浦路斯特殊国情,驻塞浦路斯使馆无法为入境“北塞地区”的中国公民提供完全、有效、及时的领事保护与协助。鉴于“北塞地区”当前形势,驻塞浦路斯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该地区,切勿轻信社交媒体有关赴“北塞地区”旅游、考试和过境等不实宣传,以免给自身行程带来不便,请仍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