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大智能负债率偏高,多重关联交易被两轮问询函重点关注
《港湾商业观察》陈钱
4月中旬,北交所披露了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大智能)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公司于2024年6月递表北交所,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
楚大智能期内与湖北埃斯顿的关联交易,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能力,以及研发能力的不稳定等问题受到外界关注。
业绩表现不错,毛利率差异明显
招股书介绍,楚大智能是一家为玻璃包装容器和玻璃制品生产企业提供玻璃成型设备,粉体物自动配料系统、基于机器人的产线智能化单元等关键装备及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的设备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美妆个护、药品等包装领域,比如中国白酒第一股的贵州茅台就是其客户之一。
或许得益于食、住、行自古就是人类社会的刚需,公司期内的业绩表现还是不错的。
楚大智能招股书仍停留在递表时,不过2024年部分数据在审核问询函中进行了披露。2021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83亿元、2.10亿元、3亿元、3.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9.13万元、1482.35万元、4455.58万元、5440.91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36万元、1330.02万元、4116.18万元、4997.36万元。
其中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41%。
据悉,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玻璃成型设备、粉体物自动配料系统、基于机器人的产线智能化单元以及配件及服务。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的收入。2021年-2023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34%、98.54%、99.45%,复合增长率为27.98%。
在主营业务中,玻璃成型设备是主要产品,2021年-2023年,玻璃成型设备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7.77%、65.44%、58.03%,粉体物自动配料系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6.98%、12.13%、16.97%,基于机器人的产线智能化单元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1.50%、6.91%、13.42%,配件及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3.57%、15.52%、11.57%。
毛利率方面,公司2021年-2023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4.70%、26.49%、33.62%,其中玻璃成型设备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24.38%、25.31%、31.14%,粉体物自动配料系统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12.76%、13.99%、30.02%,基于机器人的产线智能化单元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28.50%、36.95%、43.69%。
招股书及审核问询函显示,楚大智能期内主要以内销为主,2021年-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的内销占比分别为88.74%、88.48%、82.68%,外销占比分别为11.26%、11.52%、17.32%。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实现外销收入4731.84万元,占比为15.33%。
据悉,楚大智能的外销市场主要为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印度等国家。公司期内的外销毛利率显著高于内销的毛利率。
审核问询函及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楚大智能境内销售的毛利率分别为23.02%、22.28%、25.37%,境外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2.54%、53.86%、52.77%,主要产品玻璃成型设备的毛利率呈略微下滑态势,分别为52.54%、51.67%、50.37%。
审核问询函显示,请发行人:结合同类产品在境内外定价、成本水平的具体情况,量化说明同类产品外销毛利率显著高于内销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境外相近技术水平的同类产品相比定价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及合理性。
据招股书介绍,楚大智能的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分别为82.47%、78.57%、77.98%。公司表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公司的成本,进而影响毛利率和营业利润。
2021年-2023年,楚大智能的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8324.74万元、7834.15万元、1.04亿元,2023年涨幅较大,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04万元、132.59万元、154.94万元。
资产负债率偏高,分红超2000万
招股书显示,楚大智能此次拟募集资金2.15亿元,其中1.58亿元用于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5723.70万元用于智能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玻璃成型设备和基于机器人的产线智能化单元近年来的产销率有所回落。2022年-2024,玻璃成型设备年的产销率分别为106.96%、100.17%、98.55%,基于机器人的产线智能化单元的产销率分别为86.44%、117.12%、93.96%。
并且粉体物自动配料系统和配件及服务期内的在手订单金额也落差明显。
2021年-2024年,粉体物自动配料系统的期末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2378.23万元、4833.03万元、2573.11万元、5255.03万元,当期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3148.98万元、4424.25万元、2345.61万元、6375.73万元。
同年,配件及服务的期末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358.13万元、963.26万元、376.91万元、1335.75万元,当期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2161.37万元、2670.21万元、2723.64万元、4277.71万元。
在研发方面,虽然公司2021年-2023年的研发费用率与同行并不存在明显差距,但公司在2021年-2023年的研发费用率却是逐年下滑,分别为6.14%、5.68%、4.41%,2024年同比上涨4.51个百分点,为8.92%。
同时,公司期内的资产负债率也值得警惕,2021年-2023年,楚大智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3.25%、74.68%、65.78%,速动比率仅为0.46、0.4、0.6,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均值分别为53.45%、55.97%、60.15%,速动比率的均值分别为0.71、0.65、0.62。
知名财税审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企业的短期阵痛或许在所难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战略定位和执行情况,若该公司未来研发实现重要突破,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且所处行业景气度较高,或许融资后可以逐步改善公司的债务压力。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今,公司曾进行过4次的现金股利派发,,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4月,四次分别派发现金300万元、680万元、411.43万元、925.71万元,四次累计分红2317.14万元。
据悉,公司控股股东为邓家辉先生,直接持股比例为49.471%,并通过湖北共创兴持有13.6166%的股份,此外,直接持有楚大智能1.9063%股份的黄加贵,为邓家辉的一致行动人。因此邓家辉先生合计控制公司64.9946%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
与湖北埃斯顿关联交易被重点关注
此外,楚大智能期内与埃斯顿(湖北)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湖北埃斯顿)的关联交易在两次审核问询函中都被提及。
2021年-2024年,楚大智能向湖北埃斯顿等关联方采购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等部件及外协加工服务,各期采购金额分别为2011.12万元、1408.68万元、1495.13万元、508.2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3.12%、11.34%、7.93%、6.00%,为楚大智能第一大供应商。其中,向湖北埃斯顿采购的机器人本体,系湖北埃斯顿外采后直接向楚大智能销售。
2021年-2024年楚大智能向关联方采购钣金件的金额分别为628.62万元、429.29万元、560.92万元、82.19万元,其中在2022年-2024年,向湖北埃斯顿采购的钣金件金额分别为429.29万元、560.92万元、164.72万元。除此之外,公司与荆州市铁手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航天保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钣金件供应商也均保持良好的业务往来。
公司表示,期内向湖北埃斯顿采购的钣金件,为湖北埃斯顿依照公司图纸设计要求定制的产品,湖北埃斯顿并无向其他交易方销售同类型钣金件的价格,公司从湖北埃斯顿采购钣金件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性考虑,湖北埃斯顿与公司厂区较近,可以减少运输成本,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协同效率。
审核问询函显示,湖北埃斯顿2022年-2024年实现营收分别为8940.90万元、4902.11万元、1.07亿元,其中来自楚大智能的收入占其收入比例分别为9.93%、21.91%、6.03%,占其毛利的比例分别为5.42%、24.76%、3.83%。
公司称,2023年由于湖北埃斯顿处于业务转型期,致力于开拓新能源电池及汽车配件智能产线业务,因此造成传统业务销售及全年营收和利润有所下滑,由于公司业务持续增长,因此带动其与湖北埃斯顿的交易金额增长,使得来自的公司业务占当年湖北埃斯顿收入和毛利的比例较高。
据悉,楚大智能于2016年5月23日入股湖北埃斯顿,目前持有湖北埃斯顿21.1771%的股份,并且实控人邓家辉担任该公司副董事长。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埃斯顿背后的控股股东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埃斯顿)也为楚大智能的供应商之一。
2021年-2023年,楚大智能向南京埃斯顿采购伺服系统及部件等,各期采购额分别为210.31万元、520.01万元、416.03万元,与此同时,公司还向南京埃斯顿另一控股子公司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采购维修服务,各期采购额分别为9026.55元、9292.03元、4.81万元。
审核问询函显示,湖北埃斯顿2021年-2023年业绩持续下滑,2023年更是亏损1089.43万元,其中母公司南京埃斯顿同年净利润下滑11.99%,并且2024年上半年由盈转亏且预计亏损金额较大。
此外,除埃斯顿外,楚大智能期内还向台达、信捷、汇川、施耐德等生产商采购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等产品,各期采购金额分别为369.46万元、528.27万元、424.41万元、222.68万元。
审核问询函显示,请发行人:(1)结合湖北埃斯顿历次股权变化、业务结构调整,各期外采机器人本体渠道、数量、价格并向发行人销售情况等,说明发行人未直接向埃斯顿或外部供应商采购的原因及合理性,通过湖北埃斯顿采购是否具备价格或其他优势,是否存在关联方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2)结合期内发行人向非关联方采购各类具体产品的型号、数量及占比、价格、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等,关联方与其他交易方的交易价格等,按产品说明发行人关联采购定价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关联方依赖情形,补充披露发行人未来减少关联交易的具体措施,并说明是否切实可行。
天眼查显示,2014年至今,楚大智能共涉及24起司法案件,其中58.33%的案件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62.50%的案件类型为民事案件,66.67%的案件身份为被告。(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