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剑指中东出价赎买美国退出中东

看过笔者之前写的关于特朗普政府想回北美建设多极化北美一极的系列文章的,都能十分清晰理解现在国际局势的演化的底层逻辑。

1特朗普、孙正义与小萨勒曼——对美斗争和赎买

2《多极化北美区域构建ing—博弈第一回合结束

3《石破茂访美、美俄谈判——美国建设北美区域第一回合博弈成果

4《认真关注美国建立多极化北美大区过程——多极化世界构建的经典案例

5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激烈“改革”能有善果吗?

6《特朗普上台后的经济困境

7为什么美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全球关税战?

8中埃军演——中东博弈大势已成

 

特朗普上台的总战略:就是想在全世界捞一笔就跑。

而世界的应对是,世界各地美国盟国愿意出一笔合理的价格,赎买美国跑离本地区。而跟美国常年博弈的重要国家,比如中俄伊,则是通过跟美国的博弈,帮助各自地区的美国盟友减少出价。

而这次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剑指的就是中东跟美国的博弈具体出价额。

美国在跟中俄伊在全球博弈,在欧洲和亚洲,博弈的结果基本定型了。现在美国还有在这些地区的一些折腾,一是在最终妥协协议没签订前,要稳定自身的地位,巩固已谈妥的赎买价格,并预防自己继续被杀价。当然作为二是有那么一些侥幸心态,看能不能再多要一些。但是总体而言,这里的博弈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最大的不确定的利益空间在中东,川普想撤回北美,一开始要求各地美国盟友出钱送他走,在中东川普的要价是1万亿美元,但是年初沙特的表态是只愿意出6000亿。这几个月来,经过激烈的博弈,双方都没有让步。

所以,现在中东的博弈,就是中俄支持伊,通过在中东跟美博弈,帮沙特的站台,支持沙特在谈判桌上跟美国叫价的底气。

对沙特咬死只出6000亿美元(并坚持巴以两国建国方案)美国佬当然不愿意,双方的这个差价太大了,有4000亿美元的空间,所以美国佬之前让以色列在中东内部配合美国折腾,一边美国佬打胡赛,威胁伊朗,一边以色列继续对加沙动武。但是效果太差。不得已,这才找了印度,让印度出来闹事。

印度选择在克什米尔这个位置闹事,就是不想跟巴大打,因为印度的核心目的就是帮美国在谈判桌上要价,进而分好处的(大规模战争的成本太大,搞不好得不偿失)。因此印度选择在克什米尔牵制巴基斯坦,这个位置能对中国,伊朗形成牵制,但是又因为克什米尔是争议地区,战争很难涉及“侵略”的道义问题,所以能以此尽量阻止其他域外大国的干预。因此印度一旦实现有效牵制,那么美以在中东的压力就大大减少,这等于就能实现在谈判桌上向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国家更高的要价的可能。

由于印度这么干,就是基于谋图美国的许愿——从帮美国从中东国家多要出多少钱,进而印度能分到一份。这就是为毛印度愿意闹事,甚至现在不愿熄火,并小心翼翼地扩大冲突的原因(搞的不好,从美国哪里分不到钱,就算搞好了也要精准控制成本,否则就算赢了也是入不敷出)。这也是为什么印巴事情一发,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支持巴基斯坦的深层原因(不支持,印度就间接从中东美国盟国口袋里抢米了!)。

印度这次的选择,有着明显的短期直接利益导向的策略选择。

但是略微长期看,非常没有眼光。

因为印度这次闹事,等于企图直接向中东几乎所有国家强行掏兜。

无论搞得好还是搞不好,都事实恶化了印度跟未来多极化中东大区的关系。

从中长期角度看,这次印度搞砸了反而比搞成了,对印度更有利。

因为从长历史角度看,中东,或者说伊斯兰世界在近现代的没落的很大的成因,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刻意的对其的打击、控制、压榨的结果。

随着美国霸权衰落,以及中国呼吁的多极化的崛起,会极大消弱对伊斯兰世界的霸权束缚。我们可以预见,伊斯兰世界的全面的力量提升,在单极世界瓦解后,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在这个大趋势下,印度的这次战略选择,等于49年选择上山去当土匪!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