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关注美国建立多极化北美大区过程——多极化世界构建的经典案例

《特朗普、孙正义与小萨勒曼——对美斗争和赎买

多极化北美区域构建ing—博弈第一回合结束

《石破茂访美、美俄谈判——美国建设北美区域第一回合博弈成果》

——以上是美国建立多极化世界北美大区的系列文。

 

近日,美媒曝出特朗普已经开始内部讨论,要跟中国达成一个新的协议,欢迎中国大力投资美国。

这个新闻已经旁证了前文《石破茂访美、美俄谈判——美国建设北美区域第一回合博弈成果》说的观点,美国通过石破茂访美,已经在亚洲已经锁定了盟友出资赎买美国撤出亚洲的筹码(2000亿美元)。随着筹码的锁定,在亚洲跟中国继续博弈,已经毫无意义。因为那样只能继续消耗美国实力,但是却无法再获得更多赎买筹码。简直没有一点好处。更为重要的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可以外溢干预美国在其他区域的撤退活动。

比如在中东,中国近些日子,连续在国际重要场合,郑重重申了,中国坚决支持巴以两国建国方案。随即就发生了美国删除了其官网中“反对台独”的官方论述。这就是报复中国力挺了中东各国在中东与美以谈判。就美国的反应来看,美国直戳台湾这个中国核心利益的领域报复,显然中国的政治支持,在中东谈判桌上,有效遏制了美国抬价的企图,并对美国核心利益之以色列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欧洲,美俄欧的博弈,中国并没有参与,甚至连吭气都几乎没有,这不仅是尊重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同时也秉持了多极化,各区域之间交往的核心原则之一,区域内的事务由本区域内部自行主导处理。

但是在中东,中国在政治上支持中东各国立场,同样显示了多极化世界中,其他区域干预某区域内部矛盾的一些原则和形式。比如反对其他域外国家对某区域的内部事务的恶意影响,比如不越俎代庖,尊重区域内部主导的核心原则,比如对跨区域军事干预尽量避免采取的策略等等。

中国力量的不断增长,并随着博弈接近尾声,可以外溢的力量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了美国撤退过程。因此,美国跟中国及时止损,并通过恢复与中国关系来阻止中国在其他地区的干预,并企图借恢复中美关系来启动亚太区域与北美区域的互动,以此抢占先机。

在技术层面,美国在锁定亚洲赎买筹码,跟中国和解止损的目的达成,要落实美国这个(从亚洲)撤退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包括:美军在日韩的撤退计划,琉球的地位,确定关岛是北美大区的西部边界,从台湾和平回归中牟利等等

——————————————————————————————

今天本文主要讨论美国在建立多极化北美大区呈现的问题。

美国建立多极化北美大区,是人类从单极霸权世界向多极化世界格局转型过程中的经典案例!

因为其他区域基本就是现有格局的强化(摆脱单极霸权的干扰),唯有美国所在的北美大区的建立,是完完全全,由一个前单极霸权,向多极化一极转型,新建而成的。

美国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在构建多极区域形式的过程中,会出现极其复杂的行为模式,来呈现单极(国家)向多极(区域)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将单极霸权国家重大转型的复杂心态和心理生理变化深刻表现出来。比如川普一上来说要吞并格陵兰岛、加拿大、巴拿马运河,就是一种标准的霸权表现形式,但是这个行为的目的是构建北美区域的边疆。这种霸权的表现形式,又将影响未来北美区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区域内部行为模式。

比如在美国构建北美大区过程中,川普政府至今为止,都尽力用政治手段和谈判模式来从各其他区域撤退,并谋求撤离好处。至今没有采取明显的军事博弈措施来实现目的,这就是不自觉的以未来多极化的格局,考虑区域间的交往形式,哪怕是敌对的。

比如当下俄美抛开欧洲乌克兰,谈俄乌停战,是典型的单极霸权时期的行为逻辑。但是俄美和谈的结果,客观的又将决定欧洲和俄罗斯区域的构建——这包括俄罗斯和欧洲是形成两个大区,还是合并为一个区域的关键问题!如果形成两个大区,这次俄美谈判,对欧洲直接负面影响的区域,将有可能重划两个大区的区域边境(例如如果美国东欧严重让步给俄,就有可能使得这部分利益受损国家事实变成俄罗斯大区的地盘)。还有如果美国严重出卖俄周边国家给俄,就有可能未来形成一个多极化的区域对抗的范例——多极化状态下,当两个区域发生对抗过程中,分化对方区域内部的团结,将是最核心的策略,这些敌对分化,会让一些国家成为区域内的灰色国家。甚至进一步让这些灰色国家转变区域归属,从而改变区域的边界。

我举例是想说明,美国在构建多极化的过程中,有些行为呈现为纯粹的霸权主义逻辑和行为特质,有些行为又表现出多极化视角下的政治考量,还有些行为,呈现为单极逻辑和多极逻辑混合的行为模式。

由于美国构建北美区域,很可能是人类构建多极化世界过程中,唯一的非常清晰展现从无到有的构建过程,因此,虽然这个案例是符合美国特质下的构建过程,但是毫无疑问,它绝对是作为最经典的案例,必然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各国研究国际关系演化的重要的研究范例。

因此,作为见证历史的当下的我们。如果有心,不能简单的作为吃瓜群众,而是要有目的的,以总结探索多极化世界国际关系规律及理论的视角,对美国当下的行为进行观测和分析。

 

——————————————————————————————————

多极化世界从宏观层面,分成三个核心部分:

用中国传统的话语就是,1天时2地利3人和

天时就是全球多极化格局,详细点表述就是区域间关系!

地利是多极化各个一极的区域内部的建设的问题!

人和是一个国家针对自身所在的区域,进行的内部体制及各种制度的适应性改造。

天时范畴在全球,地利范畴在具体某区域内,人和范畴在现有的民族国家内!

 

人法地地法天。

天时是历史大势,人和地都要顺从大势演进,才能不被历史大势抛弃!

地利是实践要关注的核心,随着多极化的演进,现有的以单一的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结构,逐渐向区域为主体的多极化国际关系结构转化。这就意味着,现有人和(国家)内部的制度和体制,会逐渐向适应区域化转化。以此,一个国家的内部建设和实践,必然越来越多要更多考量本区域建设和实践。这就是人法地——是以国家建设实现更好的区域建设,而更好的区域建设反过来促进本区域内各个国家的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层面,是观察和分析多极化世界的最主要的三个维度。多极化的核心就是每一极所代表的区域建设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多极化世界区域力量才是决定性力量,核心国家统合区域,形成更强大的区域力量,从而实现国际交往。因此如何最有效的构建区域,是关键问题。

在美国构建多极化北美区域的过程中。由于美国转化鲜明,这三个层面的演变以及效果以及经验教训,将给各区域提供经典范例的经验教训。

比如美俄、美中、美国和中东的现有博弈,有着复杂的内涵——他们不仅仅是单极世界的的国家间关系,同时又有区域间交往的形式和原则的探索,

马斯克在国内大展拳脚,即是美国党争的延续,又有在内部体制推倒重构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多极化,区域化的适应性调整。

同时美国和北美国家的关系的重建和演进,将给我们不同的区域内关系构建模式的参考案例。

比如美国构建北美区域,采取的就是单极霸权行为模式和思路下的实践。北美内部关系,跟中东和解共建的模式,跟俄罗斯大区一家独大,跟欧洲一盘散沙,跟中国大国支撑下的共建等等模式差异优劣经验教训等等,我们都可以逐步观察和分析讨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