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菜里面,调料基本上不会喧宾夺主
【本文来自《广东的鸡,为什么那么好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少年在别处
口水鸡,是把调料拌在鸡肉里。在广东人眼里,这不是原味。
白斩鸡,是蘸着姜蓉调料吃,在广东人眼里,却是原味。
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别省的菜肴用调料,那是吃调料。
广东的菜肴用调料,那是突出原味。
这又是他们的逻辑。
川菜普及度更广,那是四川人外出务工导致。并不是川菜多好吃。
粤菜在国外更多,就避口不谈广东人出海讨生活。单纯就是粤菜好吃。
这还是他们的逻辑。
大闸蟹贵,都是炒作。
一根鹅头上千,却是市场需求。
这还还是他们的逻辑。
。。。
这些双标逻辑,我能举出一百种。
广东菜里面,调料基本上不会喧宾夺主,而且大多能直接和(huo)菜吃,不突兀,且舌头能轻易分辨哪是菜味哪是调料味;
而川菜湘菜等,调料直接扔到菜中间,什么八角花椒辣椒干的,嚼不了,吃时还得挑出来,食材入口只剩和牙齿间交互的阻力,味道全是调料给的,哪有的原味儿?
川菜粤菜各有风味,喜鲜喜辣各自选择,千人千口,没谁说的好吃不围绕自身感受的,这能叫双标么?难道你能感受别人舌头的感受?
“一根鹅头上千”……你问全国人民大闸蟹贵不贵,99.99%都会说贵;你问全国人民鹅头贵不贵,90%都会反问啥是鹅头?别拿个例当普遍,举得再多还始终是你在自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