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最火景点,竟是政府机关食堂?
在人间
这个黄金周,不少游客薅上了政府机关食堂的羊毛——
据凤凰网统计,五一期间,北京门头沟、重庆荣昌、湖北赤壁、浙江衢州、安徽黄山徽州区和黟县宏村镇、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甘肃敦煌等地超过10家政府食堂对社会开放,推出了价格相当实惠的便民餐:标准配置是10元的四菜一汤,单份菜价可以低至3元……
“觉得政府特别地亲民。”当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政府食堂体验了一次人均20元的自助后,游客徐静说。对比之下,附近的一家网红餐馆,人均消费是80元。
实惠价格,还有或多或少的探秘心态,是游客们到政府机关食堂打卡的主要原因。在这个五一宣布“宠粉”的政府机关食堂,俨然成为了外地游客眼中一景。据媒体报道,荣昌区政府食堂在5月3日到达了游客最高峰,接待了17000人次,是平时的20倍。食堂一天可以消耗1500斤猪肉、280盆米饭,因为平均每天要砍800多只卤鹅,有的厨师手都砍起泡了。
抖音上,一条有关荣昌区政府食堂的短视频,点赞量是34.7万,评论数达到了3.8万。“没想到,五一假期最火的竟然是荣昌机关食堂。”有网友如是评论。
5月1日当天早晨,浙江宁波游客李佳佳和朋友坐旅游大巴抵达安徽黄山黟县的宏村,这是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村落,留存着大量明清建筑。安顿下来后,她们给自己规划的第一个景点,便是镇政府食堂。
李佳佳是4月下旬决定到宏村过五一的。此后,她做攻略时无意中看见黟县政府公众号“黟县发布”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宏村宠客继续上分”。里面提及,五一期间,宏村镇政府食堂对游客开放,提供暖心套餐,“五菜一汤,只需十元,每日不重样”,此外只需5元就能加购当地网红美食毛豆腐。“去了就去感受一下吧。”出发的前夜,李佳佳对朋友说。
◎ 5月1日上午,宏村镇政府旁的食堂方向标识
镇政府食堂距离宏村村口走路约10分钟。旁边的镇政府门口立着大大的广告牌,写着“暖心食堂”。李佳佳和朋友在上午11点多到达,发现这里地方不大,有三五张大圆桌,可以容纳几十人,里面吃饭的人不少,其中有人穿着制服,也有带着孩子去的游客。
当天食堂提供五个菜:西红柿炒鸡蛋、粉蒸肉、地三鲜、木耳炒肉和辣椒炒豆干。与餐馆稍有不同的是,在这里吃完饭,需要自己收拾餐具。扫码缴费之后,李佳佳把餐盘递给窗口里负责打菜的大姐。菜都装在长方形的浅盘里,整体分量“介于大锅和小炒之间”。米饭则是自助形式,装在外面的一个大桶里,需要自己去盛。当时西红柿炒鸡蛋已经快没了,李佳佳打到了最后一份。打菜大姐告诉李佳佳的朋友,新菜正在炒,马上就好,一会你再过来。“她很热情,没有什么疏离感。”李佳佳说。
◎ 李佳佳在宏村镇政府食堂的午餐
这是李佳佳第一次吃到辣椒炒豆干,她觉得很有宏村当地特色。在食堂门口,她还买了5元的网红毛豆腐。“性价比挺好的。”李佳佳说。她在美食网站上搜过当地的两三人套餐,发现三四个菜一般要一百多元。至于同样的毛豆腐,景区里要卖10-15元。
而现在,在宏村镇政府食堂,只花了20元,她和朋友就都吃撑了。“如果满分10分,可以打到8.5分。性价比提高了分值。”她说。
5月2日这天中午,北京游客徐静一家六口驱车来到了门头沟清水镇政府食堂。这天上午,他们全家去了距离清水镇政府10公里之外的龙门涧景区游玩,回程时,徐静跟家人说,我们去镇政府食堂尝尝吧。
◎ 北京门头沟清水镇政府食堂的五一菜单
她也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过新闻,上面说五一期间,门头沟的清水镇、斋堂镇、雁翅镇政府食堂对公众开放。到了镇政府门口,她看到了一个指示牌,写着共享食堂、共享车位。一个保安询问他们是过来停车还是吃饭的,然后热情指引了食堂的位置。停车是免费的。
徐静全家12点半才到,食堂已经过了用餐高峰期,只有十几个人在吃饭。她家4个大人2个孩子,儿童半价,餐费一共是100块钱。
这里是自助餐的形式,菜品很丰富,是四菜一汤,同样五天不重样。5月2号这天的菜式是土豆炖牛肉、清水豆腐炖粉条、白灼芥蓝、炖豆角,主食除了常规的馒头米饭,还有小米榆子(即榆钱)饭,汤是紫菜鸡蛋汤,饮料有柠檬水、红豆薏米水、酸奶、豆浆……还有餐后苹果。
“红豆薏米水真的是真材实料,里面的薏米巨多。”徐静说。这也是她第一次吃小米榆钱饭,她觉得很香,连吃两碗。她最喜欢的菜还是清水豆腐炖粉条,“可能是这边的水好,点出来的豆腐特别嫩”,吃完之后,她又去追加了一份。
◎ 徐静在门头沟清水镇政府食堂的午餐
最诱人的还是价格。“景区周边的饭都好贵呀,游客20块钱就能吃一顿自助,真的非常非常划算。”徐静说。她喜欢户外,每个周末都会和家人去爬山,发现在北京和挨着北京的河北周边景区附近吃饭,价格都不便宜,“动辄三四百”——在去清水镇政府食堂前,她还搜过附近的一个网红餐馆,网络信息显示,这里豆腐猪肉粉丝煲78块钱,铁锅酥鱼68块钱,人均消费得80元。
她决定,以后出门游玩,也要优先选择这类对外开放的政府食堂。
开放的政府食堂如此之高的性价比,引得很多本地人也涌了进来。
5月1日中午,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居民王子鑫走进县政府食堂,打到了10元两荤两素一汤套餐。食堂一共准备了六荤四素,套餐可以任选两荤两素,王子鑫选的是红烧肉、有东海特色的炒小公鸡、西红柿炒鸡蛋和豆芽粉。他说自己吃得饱饱的。
“肯定是便宜,外面一碗凉皮凉面还7块钱呢。”他表示,套餐两个肉菜的分量挺多的,而且“炒小公鸡的味道确实好,比外面的餐馆还好”。他把自己的就餐视频发在了网上,评论区都是支持的声音。“生活也是好起来了。”一个辽宁网友评论称。
“来吃饭的本地人挺多,估计占了大部分。”王子鑫说。
在这个五一走红的政府机关食堂里,最红的无疑是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不久前,因为来中国直播的美国网红“甲亢哥”,荣昌卤鹅爆火,荣昌也被与淄博、天水相提并论,成为新晋网红城市。荣昌区政府食堂在此时开放,可谓恰逢其时。
◎ 5月2日中午的荣昌区政府食堂
陈小媛不是荣昌人,但在荣昌已经生活了一年。5月1日、2日、5日,住在荣昌区政府食堂附近的她,和妈妈、丈夫、女儿三次来这里吃饭,一个原因是“懒得做饭”,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的凉面很惊艳”。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吃机关食堂。
排队盛况空前。5月1日那天,陈小媛全家是中午12点半到的,排了快一个半小时队。下午快2点的时候,她还看到有人在排队,一条秩序井然的队伍。
工业风的食堂很整洁,打菜员工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戴着头套、蓝色口罩和一次性塑料手套。打菜窗口前的红色标签标注着菜名和价格,比如猪油泡粑、荣昌凉面、荣昌猪儿粑、白油冬瓜、平菇肉片汤都是3元,鱼香肉丝8元,红烧排骨和红烧猪蹄10元,像极了老字号的小吃名店。陈小媛最喜欢的是凉面,劲道的面条上面淋着红油,味道甜香可口,而且不算太辣,“真的是惊艳到我了”。她还喝到了2块钱的银耳羹,“特别好喝”。
“和外面点菜比,这里的分量偏小,每样都可以来一点。”她说。
这天,他们还吃了猪油泡粑、家常豆腐、土豆烧鸡和炒肉丝,“炒肉丝肉量挺多的”。三个大人一个孩子,一共花了47块钱,她丈夫听了都不敢相信。
第二天中午,他们排了一个小时十几分钟的队,点了梅菜扣肉、红烧猪蹄、猪肚汤、银耳羹、凉面,后面陈小媛又去加了一份凉面,“因为太好吃了”。
◎ 陈小媛一家在荣昌区政府食堂用餐
到5月5日,家里的两大一小又来了。这次吃的是晚餐,仅花了32块钱。陈小媛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抖音短视频,里面是人们5月3日在荣昌区政府食堂门口排长队的场景,随着镜头移动响起的背景音乐是雄浑的男女声大合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公家饭就是香。”在视频的评论区,有网友说。
此时,人在湖北赤壁的廖华清也感受到了政府机关食堂开放所带来的惊人客流。
廖华清从事餐饮多年,有自己的饭店,也在湖北赤壁市政府食堂工作。凤凰网于5月3日晚上9点多给她打电话,她说自己忙到刚刚才吃完晚饭,一会还要工作。
廖华清称,以前政府食堂没开放时,一天来吃饭的人数是两百多人,现在对外开放后,来吃饭的人数达到了1300-1400人,是以前的5倍。食堂一共有16个员工,并没有因为五一的开放而临时增加人手,但有个很大的变化——以前只有做早点的员工需要早起,现在所有员工都是早晨6点上班。厨师告诉她,自己忙到“人都站不稳了”。
而据媒体报道,五一的前4天,荣昌区政府食堂一共接待了超过47000人次。其中仅5月1日一天,食堂就消耗了1500斤猪肉,蒸了280盆米饭,厨师“手都炒麻了”。因为一天要砍800多只卤鹅,有的厨师手也砍起泡了。为了保证人手充足,食堂还从其他地方调来了50多名工作人员帮忙。
徐静和丈夫探讨过政府机关食堂开放的成本问题。丈夫说,政府机关食堂的人力成本都是固定的,剩下的就是食材支出,所以来吃的人越多,边际成本越低,“毕竟离10个人的饭也是这几个人来做,100个人的饭也是”,这其实对食堂的经营者是有利的,是双赢的事情。
徐静估计,20元的自助“也没什么利润”。但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种开放,“政府跟游客、跟居民的距离更近了”。
澎湃新闻5月5日报道,宏村镇政府食堂负责人汪俊鹏表示,尽管五一食堂没有利润,但“其实我们也是赚到了,赚到了游客对我们的赞扬”。
实际上,早在今年五一之前,一些国家部委和多地政府已悄然开放了食堂。
在北京,中国气象局、国家卫健委食堂等地都对外开放。根据一位探店达人发布在小红书上的视频,在位于北京海淀区大慧寺路的国家卫健委食堂,自助餐中午是30元一人,晚上是20元一人,中午的菜式有鸡腿、酸菜白肉、烧豆腐、西红柿炒鸡蛋、炒豆芽等,杂粮有紫薯,主食是馒头米饭,还有水果和汤。而在中国气象局食堂,一荤两素套餐只要20元。
另一个典型是贵阳市政府机关食堂。李霄霄是一位贵阳的媒体人,在这里吃饭已经两三年了,她的丈夫是当地的一个公务员。在她印象中,贵阳市政府食堂一直都是对外开放的。
这个食堂位于新区观山湖区,紧邻贵阳地铁一号线,对面是观山湖公园,旁边是政务大厅。“这里没有政府机关‘锁大门’的那种概念”,王瑞感觉,在规划之初,政府或许已经想好了——把大门敞开,让老百姓进来。
在这里,整个空间都是开放的,“不需要走一个门进来,没有安保”。地铁站一出来就是一个圆形的中央广场,环绕它的有政府的政务大厅、超市,以及政府食堂——政府食堂没有强烈的政府色彩,挂的牌子上写的就是“美食广场”几个大字,里面有二三十家档口,卖的有炒菜,猪脚火锅、酸汤鱼火锅这样的贵州特色火锅,以及各种粉面、烫菜和自助餐,可以堂食,也可以打包。
这里可以刷卡,也可以扫码或用现金。来这里吃饭的除了公务员,还有当地居民。王瑞经常看到一些老人在逛完公园之后来吃饭。有的老太太60岁左右,化着妆挂着墨镜,打扮时尚,在等菜的时候会浏览手机,欣赏自己刚拍的照片。
“干净卫生,价格挺划算”,王瑞说,她能看见菜是在后厨明火现炒,“毕竟是政府食堂,你不会想吃完会不会拉肚子这回事”。此外,她在贵阳市区吃一碗牛肉粉,最常见的价格是12块钱,而这里是10块钱,里面的牛肉分量不错。几年前,她接待外地朋友也是在这里。当时她点了一个大份的干锅牛肉,200块钱,没有另外加菜,“4个人都够吃了”。
不过,王瑞也发现,尽管已经开放多年,知道贵阳市政府食堂对外开放这个信息的贵阳人并不多。一次她无意中提及这里很便宜,可以去吃,同事们脸上都浮现出困惑的表情。“他们没有去过,不知道那里完全是一个公共区域。”她觉得,政府可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对比之下,因为食堂过于火爆,荣昌已经被网友称为“文旅卷王”。
“我们不爱做饭,政府食堂性价比又那么高,如果一直开放,我们会经常来吃的。”徐静说,她期待这个五一过后,政府食堂能继续开放下去。
文中李佳佳、徐静、王瑞、陈小媛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