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粤三十余载的“北佬”而言,所谓“无鸡不成宴”绝非浪得虚名
【本文来自《广东的鸡,为什么那么好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给你添堵
建议作者修改标题,为什么广东人觉得广东的鸡这么好吃,这样可以少些几万字,答案一目了然,因为是人都觉得家乡的味道好
额....兄弟,其实格局可以再打开些!
以我作为一个祖籍皖北(距符离集不远),生长在西北(以葫芦鸡为招牌),却工作生活在南粤三十余载的“北佬”而言,不得不叹服粤菜中最经典的菜式,确实是鸡的种种做法吃法。所谓“无鸡不成宴”绝非浪得虚名。
想当年,刚刚留在南粤工作便被派往粤北山沟代职,一报到,老同志们聊起当地特色,总不免喜形于色地说“总站领导在省城啥没见识过,可来咱这小单位转转,偏就指定要吃二十几里外镇上的‘酱油鸡’,别看人店家没啥门脸儿,全凭一口百年老汤撑得起场面”。不日,终于有机会陪同小领导接待大领导品尝,确实大赞!从此奠定了对广东鸡的第一印象(后面返岗省城才知此鸡做法便是“豉油鸡”)。要知道,我们可是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乌泱乌泱大几千人的大单位,“酱油鸡”却成为我们这个山沟基层小单位几乎尽人皆知的别称,说明广东鸡确实不只是广东人觉得这么好吃。
再说楼下邻居一哥们,也是来自大西北,平时家里寄来鲜宰羊肉和黑酿皮,没少请我们吃手抓喝青稞,可自打娶了位湛江遂西的媳妇,凭着她那副“三提三浸”的一双巧手,从此开启了随时铺排以湛江“沙姜鸡”为主打菜宴请众兄弟的开挂人生。每次见这哥们啃着饱含蘸料且血丝隐隐的鸡腿,半斤青稞下肚......那糊了一脸儿的,可不就是中年大叔的幸福和满足么!
最近,又对广东烧鸡做法有了喜好和新的认识,不同于老家符离集烧鸡的骨酥肉烂、入口既化,也不同于当年上学趴绿皮车窗户买站台上道口烧鸡的浓郁香料味和紧实肉质口感,广东烧鸡,这么说吧-----整只新鲜出炉后,皮脆得有如玻璃纸,鲜香扑鼻,是咱唯一不顾血脂高企愿意主动连皮儿一块吃的做法;趁热赶紧戴上防热手套(劳保手套+一次性手套)直接轻轻松松掰开鸡大腿,眼见提前腌制鲜鸡的汁水热气腾腾地爆浆淌流,那份肉质的鲜嫩感和味道就不用多说了。
当然,说的再好,自个儿吃得再香,遇上此生绝计不食禽类的主儿,啥都白扯。所以说,咱也别搞地域歧视、味觉对立啥的,愿意的,自己去尝试下,说不定格局也就慢慢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