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理想开放超充,不如劝“可油可电”多用汽油

500

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伦

又到长途自驾出行高峰期,上至相关管理部门下至广大老司机们,都开始焦虑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问题。

据理想汽车官网消息,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就有181座分布在重庆市和浙江省的5C超充站响应高速有关主管部门要求,对所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开放站内5C超充桩。此前,理想汽车5C超充站中的5C超充桩仅服务自家的纯电车型MEGA。

不过,无论是理想车主还是吃瓜群众,都不看好这个举措能真正解决问题。

一方面,5C充电桩开放后,MEGA的充电体验可预期地会打折。另一方面,即使理想方面从软件层面放开限制,让其它品牌新能源车也可以尽可能高地压榨5C超充桩的充电功率,但因为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车的充电倍率也只在1C-2C的水平,所以也不能显著缓解服务区的充电压力。

要真正解决充电难题,现阶段来看,管理手段还要更加高明。

01

如果“可油可电”们多用汽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超1286万辆的销量中,有40%都是包括增程混动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下简称“插混车型”)。换言之,市面上有相当大比例的“绿牌车”,其实加油也能开。

事实上,“可油可电”正是各家车企将插混新车推出市场时,消除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续航焦虑的一大卖点。然而,到了实际使用场景中,即使车辆“可油可电”,大量车主更倾向于只用电。

500

插混车只用电开,不仅更便宜,而且因为增程器/发动机不需要启动,驾乘感受也更安静、平顺。因此,在插混车主的圈子里,流行一个汽油过期的梗——指车主在汽油3-6个月的保质期内烧不完一箱油,日常用车都使用纯电驱动模式。

当然,消费者自己买的车,平常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无可厚非。但是到了节假日高速充电这样特殊的场景,这部分插混车的车主如果能多用油,对己对人都更有利。

因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插混车充电倍率较低,且电池容量普遍比纯电动车小,高效充电区间相应更窄,因此同样充20分钟的电,其补充的电量往往比纯电动车少。对于等候充电的纯电动车来说,如果插混车在高速上尽量用油行驶,不仅“抢”充电桩的车少了,每个充电桩的“翻桌”速度也会提升。

500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近一两年上市的插混新车已经针对“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短板进行优化。包括增程器/发动机工作时的噪音、振动控制,电池电量低时车辆动力减弱、油耗升高等问题,都已经有成熟解决方案。

以事关出行成本的低电量油耗升高问题为例,不少车企通过应用热效率更高的增程器/发动机,同时优化电池在行驶过程中的充放电性能和逻辑,已经可以实现每百公里5L油以下的低电量油耗水平。

据源Auto的经验,插混车在纯电模式下,高速工况电耗普遍达到每百公里20度电的水平。如果按92号汽油约每升7.5元的价格,以及高速服务区约每度电1.5元的价格计算,插混车高速用油和用电的成本,每100公里相差约10元。

如果碰上加油站打折,用油比用电还省钱完全有可能。如果有关部门要提升服务区充电效率,不妨从给插混车主算算账开始。

02

先不要指望超快充

事实上,即使顺利说服插混车节假日在高速上多用油,剩下的纯电动车充电问题也依然令人头疼。需知道,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2209万辆。

对于纯电动车节假日高速充电问题,今年以来市场有观点认为,将会被10C充电倍率甚至以上的充电技术攻克,例如比亚迪在3月发布的,每秒能补充2公里续航里程的“兆瓦闪充”。但这样的想法还是太理想了。

“服务区用10C甚至12C的超快充,5-10分钟充满一台纯电车,效率赶上加油站,这看着很靠谱理论上也能实现,但实际落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4月30日,有新势力车企充电相关专家告诉源Auto,在高速上布置10C级别充电倍率的充电桩,从建设和运营角度都有很多困难。

500

据悉,以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充电桩为例,相比普通的充电桩,其需要配备一个装有多块电池的储能柜,为充电桩缓冲超高功率充电下的供电压力。再加上服务区需要额外的电力扩容才能匹配,在服务区上建设一个“兆瓦闪充”充电站的成本,远超普通充电站。

建设成本高自然充电费用也水涨船高,如果加油站级别的充电速度,是以油车级别的用车成本为代价,相信不少纯电动车车主还是会选择普通快充,哪怕是在非常繁忙的节假日充电高峰期。更何况,市面上支持超高充电倍率的车辆是少数,指望超快充解决节假日充电难题,至少短期内并不现实。

据源Auto曾在国庆假期自驾纯电动车从广州往返甘肃的经历,从引导车辆下高速充电、优化高峰期充电桩管理等运维角度出发提高充电效率,是更切实可行的方式。

500

例如,越来越多服务区实行的按取号顺序充电,便是有效提升充电效率的管理手段之一。另外还有专家建议设定更细致的充电策略,因为电池在电量90%以上时充电效率会急剧下降,通过人工提醒或软件设置充电限值减少低效充电,对于提升充电效率也有很大帮助。

另外,源Auto也发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充电站倾向于在高速出口附近建站,相比服务区充电站,前者不仅充电资源充沛而且费用也更低。只不过要发现这些高速出口充电站,需要出发前做好细致的行程规划。

即便将目光放远到未来几年,长假出行服务区充电依然会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彻底解决不现实,但我们还是可以做更充分的准备去应付。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