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4+4,一场学阀们私人定制的改革

一名不学无术的学渣,居然能通过协和4+4机制进入全国医学最顶级学府协和学医,居然学医仅一年就上了手术台,居然四年就拿到了医学博士,居然规培只要一年(普通人三年)。

500

这样的人,居然是协和2023年毕业典礼上校长王辰口中的正面典型。不学无术也就罢了,居然知三当三,居然敢逼原配净身出户,居然在手术过程中抛下患者负气而去。

主刀医生肖飞居然也抛下患者追了出去。经过40分钟劝解之后,两个人居然又返回来,原本人马都带着情绪,居然敢继续给患者做手术。

这里边每一个居然,都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我们的底线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样一条我们做梦都梦不到的人生路径,人家竟然可以一路绿灯。

500

但凡两个人对原配好一些,这个董袭莹必然还会一路开挂,走上普通学医人穷尽毕生之力都难以企及的位置,或学术大拿,或医院高层,或卫健委领导……

这件事情性质极其恶劣,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其中最值得大家关注的有两点。作为普通人,除了斗争到底,我们已经毫无退路可退了。

第一点:中日友好医院和协和医科大学竟然如此肮脏龌龊,其他医院和医学院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我们还怎么安心以命相托?第二,董袭莹为什么有捷径可走?这涉及到阶层固化和社会公平。

拿下董袭莹和肖飞这对野鸳鸯我估计问题不大,因为不拿下不足以平民愤,但这远远不够。这件事情中暴露出太多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只会有更多的肖飞和董袭莹。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生之路太难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从胎教就开始卷,很多年轻的父母,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放英语、放贝多芬,放诗词歌赋。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学音乐学跳舞,学英语学国学,学画画学体育。父母为了孩子上好一点的小学初中,不得不背负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贷款买学区房。

孩子们也很辛苦,从早忙到晚,没有双休和节假日,除了上学就是补课,除了作业就是兴趣班,很多孩子不知道睡懒觉的滋味儿。现在的家长,几乎是十年寒窗换来了新十年寒窗。

孩子辛苦、家长辛苦我们都认了,因为我们内心深处相信天道酬勤,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相信公平,相信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除了卷,我们没想其他路子。

所以我们卷得不亦乐乎,卷完了中考卷高考,卷完了高考卷考研(或考公),几乎每一步,都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竞争太惨烈。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焦虑?我们总是在担心孩子,那么多环节万一卡我们孩子一下,我们都不能原谅自己。

而学医这条路,更是艰辛。好不容易十二年寒窗过了高考这一关,迎接你的是十四年寒窗(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规培),所以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

然而我们正在卷得不亦乐乎,人家对我们实施了降维打击。我们卷中考的时候,人家在疯玩;我们卷高考的时候,人家也在疯玩,我们卷大学的时候,人家出国玩了。

我们好不容易卷到头了,人家突然神兵天降,早已经在终点等着我们,更郁闷的是人家很可能是我们的领导,是我们的导师,明明是你肝出来的论文,可第一作者搞不好还得署人家的名字。

就拿董小姐来说吧,官方说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的,但其实只是巴纳德学院的。这个学院跟哥大没有什么实质性联系,名义上是哥大下面的学院。

这个巴纳德学院也不用考,可以直接从当地社区学校转入。美国的社区大学,跟我们这边的职业学校有点像,只要鼻子孔能出气又付得起学费,差不多就能录取。

假如有一位董小姐的初中的同班同学走的是普通人路子,你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当董小姐规培结束时,她同学还在苦逼考博,六年之后他也未必能到董小姐这位置。

等历经千辛万苦、肝到头秃、好不容易熬到这位置,董小姐的职位搞不好比他大好几级了。董小姐有能力到这个位置,就不怕没学术成果,人家有的是爸妈,有的是牛马。

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卷得头破血流,到头来铁定会输给根本不用卷的人,我们在黑暗中摸索,人家直接开启上帝视角,这才是我们专属的恐怖片。

就好比打游戏,我们苦逼打怪升级,有人直接开挂;我们属于普通玩家,人家是人民币玩家。我们的努力是有天花板的,人家却上不封顶。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问题怎么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董小姐这里入手。但凡董小姐这一路有一个红灯,她都不至于顺利抵达这个位置。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那就是协和“4+4”学制。如果没有协和的“4+4”学制,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学医。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4+4”学制,几乎是给她量身定做的。

因为她是协和“4+4”学制的第一期学生。也就是说,协和从她野鸡大学毕业的当年,开始改变规则。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就是私人订制的萝卜改革。

董袭莹大有来头啊。姥爷米耀荣是材料学领域的外籍院士,在材料学界堪称大拿。爷爷董某玮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现清华大学医学部),是超声影像方面的专家,曾任职某三甲医院院长。

本来我挺恨计划生育的,但有时候想想也有它的好处,因为体制内抓得最严,让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少了很多人民币玩家型对手。

这个改革是谁推动的呢?协和校长王辰院士。但改革要想推行,必须得名正言顺,得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得有个由头,这个由头就是——向美国学习。

500

学习美国先进方面,我是强烈支持的。但是他们学的根本不是美国的先进做法,美国的先进技术。因为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不会认为4+4先进,这玩意儿简直是漏洞百出。

我来说说他们的漏洞。理科这玩意尤其是医学,最难滥竽充数了。只要高中分科选了文科,那就彻底告别学医了。即便是学理工科,除了生物学,也基本就告别医学了。

当然不排除有个别天才型选手,大学学错了专业,但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开天窗,也就是弄个“4+4”的学制,你完全可以重新高考重考医学嘛。

第一大学报错志愿是你自己的错,第二,既然你这么酷爱学医,那更应该重头来。连小朋友买东西排队错了队,还知道从头排起的道理,这些院士们居然不懂!

即便是不重新参加高考,那也可以校内转院系,但要从大一课程修起,每一门课都不能马虎,因为人命关天、医者仁心,没有这个决心,即便是天才型选手也不配学医。

明明大家都懂的道理,协和的院士专家们,居然引进了“4+4”这种学制,本科居然可以是经济学,居然可以是艺术特长生,居然可以是新媒体专业,居然可以是外国的野鸡大学。

从制度设计上,这里头也有漏洞,比如允许招留学生。国内的文凭,都可以查学信网的,但是国外的文凭你根本查不到,于是操作空间就有了,成绩单也可以造假。

“4+4”中还有专家推荐机制,这制度更扯淡,汉朝的察举制又被院士们给拎出来了,因为对自己有用。你推荐我的孩子,我推荐你的孩子。

但他们不好意思说是汉朝的察举制,因为察举制最后导致了严重的世袭门阀,实际上成了世袭制。他们知道这么做不行,他们说这是学习美国的先进做法。

美国考大学就不单纯看成绩,既可以花大钱买(捐款换通知书),也可以找大人物写推荐信。如果纯靠成绩,你觉得小布什能考上耶鲁?潘石屹儿子骆瑞能考上哈佛?

因此,4+4改革,就是某些人为了二代们有个出路想出来的点子,名义上是为了向美国学习,实际上就是为了夹带私货,这场改革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严重损害了公平正义。

500

4+4学制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有问题。 比如盛玺澄这名学生,从上海交大附中推荐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后通过推荐进入协和医学院“4+4”医学试点班,成为临床医学博士生。

韩佳澍,15岁跳级去多伦多上大学,19岁回国进协和参加了“4+4”,23岁拿博士毕业留校教书并创业,现在在协和医院,还是珑生生物的创始人,做肿瘤科研研究。

还有金山木,这哥们是学古生物化石专业的,这哥们的博士论文正文只有13页。从他的路径我们可以得知,人家考大学不用看专业,可以先上车再换自己想上的专业,而且有捷径。

500

从结果可以看出,4+4学制,就是医学的学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小团体,专门为自己的后代们量身定做的一次改革。

大家都看出这个4+4有问题了,但是他们是不会承认的,到时候他们一定会说,一切程序都是合规合法的。但合规合法,往往是深层腐败的遮羞布,美国没有腐败,因为一切都是合法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辨是非,不是我们的高考制度出了问题。恰恰相反,我们的高考制度本来是严格的,是公平的,他们无法钻空子,没有办法才想出了4+4的改革。

有一个规律,越是所谓的精英,越推崇美国。因为美国可以拿钱买文凭,美国可以钱权交易,美国可以政商旋转门,美国可以写推荐信,美国可以言顺地固化自己家族的地位。

所以他们拼命地吹捧美国,拼命地诋毁我们国家。只有不断地诋毁现有制度,他们才有机会名正言顺推行自己夹带私货的改革。如果改革推动者别有用心,或者自己屁股都不干净,你说这改革好得了?

500

关于4+4改革,这里边一定会伴随着严重的腐败问题。相信国家能够彻查到底,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我们师母已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