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自由行应当双向奔赴澳门也宜照比「松绑」

  据《南方日报》日前报导,近日广东海事局发布《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将创新实施港澳游艇「两套牌」管理模式,首批指定广州南沙客运港口岸、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口岸、深圳机场码头口岸、珠海九洲港口岸、珠海万山港口岸、中山港口岸等六个游艇出入境口岸,首批休闲活动水域范围则包括珠江口水域和深圳湾水域。未来,港澳游艇有望直接驶入大湾区任意码头。而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方案」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实施港澳游艇办理内地临时船舶国籍证书,港澳游艇在指定口岸办结进口岸手续后、办理出口岸手续前按照内地船舶管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范围内实行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同时,实施入境港澳游艇「免担保」政策,并推出一系列出入境边防检查便利措施。

  另据香港媒体报导,广东海事局也同时发布《广东省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临时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最长可达一年,港澳游艇在有效期内可以多次入出内地,在内地每次连续停留或每年累计停留均不得超过一百八十天。

  据悉,对符合条件的入境港澳游艇实行「免担保」政策,是经国务院同意的。这就解决了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的一个重大难题。实际上,由于游艇具有交通工具和商品货物的双重属性,因而此前内地对入境的港澳游艇收取出入境担保金,不但办理手续繁杂,而且金额巨大。「免担保」政策的实施,将解决行业发展一大心病,为粤港澳游艇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更坚实基础,将助力拓展三地「一程多站」旅游市场,吸引高端旅游跨境客流。

  澳门特区政府曾经积极推动与内地尤其是大湾区九城市的游艇自由行,将之视为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项目之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澳门海事及水务局与广东海事局于二零一五年五月签署了《粤澳游艇自由行试点海事工作安排》,成功实现了两地证照互认、信息互通,建立了游艇通行新模式,澳门特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也制作了粤澳游艇自由行的电子申请系统,供澳门和中山两地的游艇停泊区管理公司使用,透过电子化和规范化申请流程,使两地游艇的出入港申请手续更趋便利,并于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先行先试地开通了「澳门中山游艇自由行」。

  但是,此后的进展颇为缓慢,不但是澳门游艇前往中山(神湾)的游艇寥寥无几,而且澳门特区政府寄以重望的内地游艇来澳,更是「影都冇一只」。因此,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文曾经在立法会上形容,游艇自由行「不是很成功」。而主要原因则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澳门游艇进入内地需要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部门审批,并需要缴交约为船价四成的巨额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清关手续繁复、通关时间较长、开放港口有限等;另一方面是深圳、中山等地游艇来澳虽然只需事前申请,但因为也涉及到清关等各方面的昂贵费用,如相当于游艇价值百分之四十三的「抵押金」,形成吸引游艇自由行来澳的障碍。

  如今,相对地更在意籍着游艇自由行而「走私」游艇的内地,都已经放下心防,计划实行「免担保」政策,那么,对「走私游艇来澳门」议题并不着意的澳门,就更应当取消内地游艇缴交相当于游艇价值百分之四十三的「抵押金」的政策,以显示对等优惠,并展现「双向奔赴」的诚意了。

  其实,「游艇南下」并没有「粤车南下」那样的忧虑,如澳门路窄车多,两地交通管理规则不同,内地车辆是左軚等,而游艇不会上岸,并不会妨碍陆上交通,而且游艇自由行专用码头——渔人码头和路环联生工业村码头,距离渔船和货船云集的内港水道甚远,「井水不犯河水」。因而澳门特区政府应当积极响应并配合广东省方面的改革措施,也对内地游艇实施「免担保」等优惠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加快完善软硬件设施,共同开发高端旅游项目。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支持澳门与邻近城市探索发展国际游艇旅游。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复函(交海函〔2017〕44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报送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澳门特区政府当时就表态,将持续优化本地的游艇软硬件配套设施,发挥本地旅游特色的优势,积极推动粤澳「游艇自由行」的发展。特区政府将积极把握粤澳合作的良好机遇,与粤方保持紧密沟通、友好合作,进一步推进落实粤澳游艇互通的各项细节,积极优化两地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幷大力支持业界发展游艇活动,为打造澳门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缔造条件。

  游艇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游艇产业链长,具有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特点,关联性强、带动性强。国际游艇设施委员会的资料表明,游艇业的产业带动系数高达一比九。实际上,游艇作为一种高端时尚和高附加值的行业,集航海、运动、旅游、娱乐、休闲、服务等功能和产业于一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合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交流合作和产业提升的作用。而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则将游艇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让粤港澳三地共享游艇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同时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提供条件。而且,也符合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及「1+4」产业策略,有利于澳门特区增强非博彩元素。因此,特区政府宜继续努力,完善游艇码头设施,简化游艇出入境手续,做好旅游相关配套,方便更多高端旅客来澳消费。

  内地游艇等海洋旅游市场正快速增长,广东省游艇行业协会预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总人口近七千四百万以及百分之七的平均增长率,以人均游艇保有率一千五百六十人/艘计算,在不考虑人口增长等因素情况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游艇需要四万七千二百艘,商业效益达七百三十亿元,能造就二十一万个就业岗位,拉动下游产业的经济效益达二百一十亿元。而从制造业而言,珠三角是中国游艇制造企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其中珠海平沙游艇工业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游艇产业基地。广东发展游艇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而从消费层面而言,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六千美元,意味着游艇业能够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六千美元,正处于游艇业快速成长期。

  具有二百六十九个游艇泊位的澳门,具有足够的内地游艇接待能力。因此,澳门特区应当「未雨绸缪」,及早因应广东省的游艇自由行改革措施,推出吸引大湾区游艇来澳的优惠措施,以承接将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其中重要一环,及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重要内容。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