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刻板印象”看女性(上)
这篇文章尝试从女性特点来分析当前的一些问题,可能充满着政治不正确,而且一些内容也未必特别严谨,但是相对中立的,就当抛砖引玉吧,毕竟问题是全社会的。因为在风闻,似乎很多人还不能跳出“刻板印象”,我们要客观认识看待女性特点,才能客观看待当下社会的男女问题。如果有所启示,建议去了解一下更科学的女性研究资料。当然,我不是说男性没有问题,但大家对男性行为逻辑的理解程度更高,不太需要额外解释。
女性不是女版男性,生存策略和思维模式与男性几乎是两个物种,千万不要拿男性思维、传统男性思维套在女性身上,来推测女性的行为和选择,特别是当代女性,要尊重社会、自然和科学。现在很多问题就是社会和生产力发展使得女性的一些特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造成的。不管起因如何,实际造成了一种“礼乐崩坏”,是造成了与“秩序”相对的那个“混乱”。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男女对立问题背后的社会背景、社会矛盾和社会布局,那可能才是最大头。但要明确:女性的“弱”绝不代表“善”;认为女“弱”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女“弱”是当下女性最小的问题。
第一部分:女性的生存策略是“依附”和“控制”
一、“依附”
因为自古以来女性因为体能低、应激差等原因,自身生产力低,所以行为模式可想而知的倾向于“依附”,也就是依附强者(靠生育价值抱大腿)获得资源分配,这个问题到现代才比较好的改观,但这种生存策略行为模式保留了下来。比如为什么男性下娶不少见,因为男性对女性配偶的生产力和社会资源要求不高,甚至不想找强大到使自己失去主导权的女性。而女性择偶眼光往往偏高的原因也在于此,她们需要的是有更多资源的“宿主”来依附。这种倾向也可以从各种女性向文艺作品中窥见一斑。我们也能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女性卖弄风骚的进入某些本以男性为主的兴趣圈子。这其实是当前“男女平等”中的一个怪事,很多女性骨子里并没有像男性一样当擎天柱的想法。甚至天然的“依附意愿”就是女性“自我物化”及各种衍生问题的根源。
“依附”倾向衍生了一些问题。
(1)“慕强”与“慕强”的坑。
因为更粗的大腿代表更多的资源,同样一份自己,能攀附更强者自然收益更多。这听起来有道理,但现在由于信息高度发达,女性向文化产品高度丰富等社会原因,很多女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被严重误导了(这也牵扯女性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化程度的问题),见过“霸道总裁”,见过俊俏偶像,见过强健的运动员,期望值被拉高了,“慕强”慕的不现实,总在寻找不合理的预期/猎物,往往耽误了自己,也给社会上男女资源匹配造成了不少问题,比如本来门当户对的男性甚至稍高一些的男性却被冷落了,而一批女性在没有生存和传统道德压力的情况下,盯着少量头部男性资源自我浪费。
(2)“依附”与“依附”的另一面。
常见的依附是什么,媚上,媚上获得资源和机会也是一种策略....但媚上的人通常会怎么样.....势利(当前在上位的人才是有利可图的依附对象)、欺下(根基不稳必须立威、透支下属资源媚上、缓解媚上的压抑与压力、没有足够依附利益也就不尊重)等等,这是依附的必然,女性的依附性也显然会带来这两个问题。比如事业失败的男性常见桥段就是老婆跑了,又比如一些女性可以穿着婚纱去给偶像哥哥捧场,却毫不尊重所谓“舔狗龟男”这类低姿态追求者的巨大付出。也就是说,这话有点难听,不要过于期待某些女性的某些品质。
(3)“依附”还是“独立”?但利益全收
以前的女性地位低,甚至做为妻妾仆的女性近乎是男性的财产,这是不对的,但那种情况下,女性就是依附生活。现在的问题是社会过度“利女”了,“依附”有利益,就把女性算作“依附”者,“独立”有利益,女性又成了“独立者”,主要的矛盾在于,这其中男性往往是冤大头,现在的女性依附和独立的利益都收了,但依附和独立的责任却都不负了。而且司法和舆论还支持这种扭曲。我们姑且认为女性是“弱者”,但好比我打不过老虎,你给我架武装直升机,我能追着一群老虎杀,倾斜太厉害了,弱者就不叫弱者了,平衡就变了。而时代变了,婚姻乃至社会上男女权责、容忍度严重不对等、甚至离谱到司法判定严重不对等,这是目前男性的巨大困境和结婚意愿降低的重要原因。
(4)“灵活依附”问题大
有时候思路要是打开了,问题就全变了,如果依附是获利方式,一棵树上吊死岂不是格局小了?那为什么不灵活的多搞一些呢?在以前,女性主要依附生活,而且相对专一性依附,这是一种物化,也是女性地位低的根源,是不好的,但配合以前的道德要求,是一种稳定的秩序。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脚踩多条船的情况变得容易了,这种相对专一的关系乱了。渣男可能勾搭多个女性,渣女可能吊着多个男性,但问题是渣男主要是骗感情骗炮,一般也不结婚,物质利益牵扯少一些,危害相对小,但渣女搞的往往是货真价实的物质利益,甚至产生很大社会影响,我们主要谈女性这边,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灵活依附”实际上是社会危机,挂着几个备胎可以吃多头好处,司法支持结婚再离婚可以分财产快速致富....这是把恋爱婚姻的基础秩序、基础和利益逻辑破坏了,而现在“灵活的性同意”导致“灵活性强奸判定”更是直接把传统婚恋在法律上几乎玩死了;另一个是现在规范女性行为的道德与法制太少,没有“新时代妇道”,司法还有巨大的袒护,导致一些女性直接奔放的把一些规则和共识玩坏了。
这其中司法扮演了重要角色,兼有公平性和西方法学逻辑问题。西方法学逻辑只看皮毛权责,而忽视如婚姻这种经典形式长期存在,是因为什么,它的政治性的根本目的和政治性的底层利益逻辑是什么,所以不适应中国乃至外国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梳理。
二、“控制”
女性的控制性可能被传统观念严重低估了。因为作为一个长期缺乏生产力的“弱者”,如何保证在缺乏创造利益主动权、主要依附生活的自己的利益分配呢?这必然导致要有高超的控制技术来保证利益的转移。是的,女性的控制技术和控制能力是有本能天赋的,天生就会控制技巧,而且高频率的使用,甚至她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要束缚男性这个“强者”对自己进行转移支付,那是要有能耐的,一个要有能拿捏住男性的能力,另一个要求要保持和维护这种控制依附得利的关系。这就是女性控制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控制性”和“排他性”。控制性主要是要即时捕捉确认对方的状态,合理用PUA、道德绑架之类话术和行为艺术和来索取利益;排他性是保持高度警惕,严防自己控制的男性或其它资源被他人特别是其它女性获得。这种特点于生存上讲也不是不能理解,程度上因人而异,但是在社会分工越发复杂的现代社会,这种天性就显示出一定局限性。
我们先说“控制性”,首先为什么男女在恋爱中往往出现男性不理解女性意图的情况,因为对于男性来说语言往往是“情报”、“任务”和“执行”,甚至情绪性的对话也是基于“任务执行”“技术问题”“运行架构”的效率和技术上的意见,或者是地位、利益、技术之类的分析。简言之:相当现实。这是男性长期在社会生产第一线流血流汗形成的“工具人”“团体中人”思维,直球沟通才能保证协作效率和问题的高效处理,这也导致男性对社会架构、利益协调解更深,但女性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
举个例子,男性说话好比:“前方树林后有两辆坦克和至少两个班的人”(情报)“后面现在一团糟,不能让他们过去啊”(任务)“可我们这只有咱这8个弟兄,就两发RPG,两个反坦克地雷...不好办啊”(执行)
但女性对于语言有不同的理解,女性更多的把语言当作一种“控制信号”,往往是一种“利益诉求”,这个利益诉求可能包括“指令要求”、“情绪价值”、“结盟排他”,但因为往往包装在很别扭的委婉语言之下,因为女性要考虑如何合理化一些自利的诉求,而男性往往无法识别女性语言的真正的目的,按字面理解成情报和任务往往就大错特错了,这也是女性往往认为男性幼稚的原因。不恰当的说,女性语言很多是“自利馅包子”,这可能源于女性长期是社会生产的边缘角色,依附性生活导致的语言和行为艺术很有技术含量,但是这可能导致女性虽然对影响和控制有天赋,但却对社会架构和利益协调理解不够,这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很多女性对主张利益要求的合理程度把握不住,通俗的说法“女的没数”。还有一个衍生问题,就是女性的语言比男性更多的作为输出控制的方式,着眼点是影响他人的效果,而这往往是不顾及真实和诚实的,这可能会给社会分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女性说话好比:“快情人节了...”(你若是承认我们的男女关系,就应该给我点好处)“我今天很郁闷!”(你能不能搞点事情让我开心点)“你要对我好...你要是生气就不理我,我就不高兴”(我要求你重申与我的关系,你不能因为不高兴就拒绝和我接触,不受我的控制)“那个谁那么烦人!”(我讨厌那个谁,我们一起讨厌她!)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产力上来了,也更多地参与了社会化大生产,但这种语言习惯并没有改变,一些情况下,这是优势,但另一些情况下,这是劣势。
我们说完了语言,接着整体分析女性的控制性,这种控制性是立体的,语言是一部分。要知道,女性力量比男性低很多,历史上也缺乏地位,所以控制经常无法依靠实力地位,所以拿捏人、男人更加依靠心理、情绪、道德、法律这些东西软胁迫,简单说就是利用关系和利用规则。这也是很多女性沉迷于关系和规则本身大做文章,却不理解规则是怎么来的,这事在女频小说影视中也可窥见一斑。当然,这也要基于对目标人员心理、性格、环境和精神状态的侦察,来更有针对性地施以控制,这也是女性的天赋,直觉。
可以简单理解为女性的控制就是:
(1)利用关系,你和我有关系,所以你要顾及我的要求
(2)利用规则,不顾及我的这个要求是不道德/不合法的
控制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益,鉴于男性长期更多地参与社会生产导致更顾及社会架构,自觉身负社会公共责任,所以比较吃女人这一套两招,但由于女性地位长期不高,要求也相对有限,这种控制的危害并不太大。
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地位和见识的提高,一些女性滥用这种控制,从男性乃至社会上索取了不当的利益,增加了额外的社会运行成本,比如一些合规合法但不合理的行为,举例就是网购女装的高退货率。而不当的利益诉求也可能威胁社会架构,比如导致男性不再承认规则和责任,也就是现在男性侧去责任化和不婚的一个思路,这可能对社会架构伤害很大。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控制性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为,比如“服从性测试”,因为女性要时不时确认控制的水平和自己的关系地位,作为依附者和控制者,日常的管理和检查是很自然的,所以有时女性会搞一些明显不讲理的耍性子、控制性行为,为的就是确认掌控权,成功而感到安全舒适,此外女性的激素水平可能也不允许她们不去确认控制水平、关系地位和利益输送。
-----------------------------------------------
有点别的事,先写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