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衅!中国潜艇携高超音速导弹巡逻南海 专打美菲军事合作
中国正在建造一艘能携带超高音速导弹的攻击型潜艇,重点用来对美国日渐加速的对华前沿施压。
据《南华早报》报道,“据一份半官方军事杂志报道,新型中国打击型潜艇正在武汉的造船厂建造,可被用于摧毁部署在菲律宾的中程导弹防御系统。”
这艘潜艇将装备最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其制造是为了“应对该地区日益增多的外国军事存在。”
这里指的是2024年4月美菲联合军演期间美国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的“堤丰”导弹系统,目前,这一系统已正式实现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的部署。
这一系统对中国威胁甚大,不但可影响南海,而且对台海登陆威胁巨大,使得中国根本不能漠视“堤丰”导弹系统近在咫尺的存在。

一般而言,中国海军大多数常规潜艇都是在中部的武汉造船基地建造,而核潜艇大都是在葫芦岛的渤海造船基地建造。
用来对付菲律宾的潜艇,当然也能用来打击关岛,甚至可能都不用AIP系统,就能满足战术需求。
因此来看,在武汉基地建造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常规潜艇普遍实现导弹化,因此将高超音速对地打击导弹植入潜艇也不是什么难事。
比较著名的东风-17体积并不大,实现潜艇垂直发射也不难,可能会是首选。
不过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型号众多,所以选项更多,不排除鹰击-21也会有对陆攻击型号。
据悉,中国海军设计建造的新潜艇平台,结合了高超音速导弹的突防能力与潜艇的隐蔽性优势,目的就是让敌方只能承受打击。

很有可能,这种潜艇会是039系列的一个变种,这样即使只在关岛与菲律宾之间徘徊性巡逻,也能随时将这两大威胁从地图上抹去。
专家指出,中国海军设计这一打击平台的深层战略意图,在于重塑南海或台海地区的军事平衡。
一方面,通过潜艇与055舰、无侦-7无人机等装备的体系化协同,构建从目标探测到打击的闭环。
如无侦-7高超音速侦察机可在2万米高空执行持续的侦察任务,实时回传数据至潜艇作战单元,实现“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效能。
另一方面,这一部署亦是对美菲军事同盟的直接反制。
目前美菲“肩并肩”军演已变本加厉,距离台湾只剩200海里,还首次实战部署了NMESIS反舰导弹系统,
并模拟在巴丹群岛建立“移动火力堡垒”,这种赤裸裸的挑衅让中国不得不重视起来。

分析指出,中国专门设计一款潜艇携高超音速导弹巡逻南海,既是技术反制美国印太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战略博弈的深层布局。
这一部署不仅彰显了中国海军装备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更揭示了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平衡的底层逻辑:
在大国竞争时代,唯有掌握关键技术优势,方能在复杂博弈中占据主动。
而对于菲律宾而言,早日认清现实,最终撤走“堤丰”系统,不失避免成为“地缘炮灰”的明智之举。
中国的对策表明,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已从“防御性威慑”转向“主动性塑造”,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优势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军评陈光文于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