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壤依然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时候,投“月壤”问路,并非“吃亏”之举

【本文由“风岭笑笑生”推荐,来自《NASA资助的两所美国高校获准借用月球样品,“现在是中国开放、美国封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毛毛
  • 不赞成国家的这种做法,为什么给美国?

从传播视角看:中国月壤的国际合作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时效性是会下降的。同时这种“开放性的”国际合作中数据必然随时间的推移越传越广,直到有一天变成“公开的秘密”。

从研究视角看:中国月壤的国际合作都是通过审批后才启动的,同时还必须共享研究成果,就是说要以中国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入手,向中国分享研究成果。

从政治视角看:美国“沃尔夫条款”既封锁了中国,也封锁了美国,让航天交流十数年如封似壁,我们反制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强化技术封锁,而是为了对抗技术封锁,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技术进步。如今我们的航天技术早已成了无视美国封锁的存在,这就让“沃尔夫条款”的存在基础松动了,这次中国通过“允许月壤借用申请”把球踢给了美国,美国不同意,中国没有损失,美国同意,会进一步动摇“沃尔夫条款”,分化美国国内的接触派和脱钩派。

所以,在月壤依然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时候,投“月壤”问路,在法律上主动挑战“沃尔夫条款”条款,在研究上探索接触“他山之石”的路径,在政治上给未来破冰创造一种可能性,这有点类似当年乒乓外交的感觉,是有远见、有方向、有魄力、有能力的一方才能做出的精妙尝试,并非“吃亏”之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