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模式?别闹了!
赛格特约作者 刘远举
中美关税战之后,中国瞄准美国农业“票仓”实施农产品关税反制。很多人戏言,美国是一个农业国,中国是一个工业国。戏言归戏言,美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强国。那么,美国农民的日子过得如何呢?
另一桩新闻是,杭州六小龙之后,很多地方都在反思自己出不了“科技六小龙”,形成了一种讨论。之后又出来了“杭州模式”,所谓模式,就是形成一种范式,其他地方可以参考、学习,也实现类似的成功。
杭州“六小龙”分布图
那么,到底有不有“杭州模式”,或者更精准的说,存不存在一种范式,其他地方可以参考,并实现类似的成功呢?
这两桩新闻放在一起看,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目前已超过4400家,从区域分布看,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人工智能科研活动和科技企业最为集中,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这种产业集群效益和一地的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基础、经济禀赋、甚至人文精神都有关,很难在短期内模仿。脱离了城市发展的基础,根本行不通的。所以,没必要每个城市都“依葫芦画瓢”搞人工智能,或者更延展一些,搞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主要企业热力分布图
(图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不妨看看美国是怎么分工的。
美国搞人工智能的州,那当然要数加州了。
加州是名副其实的科技之都。加州的百强企业中,科技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仅有雪弗龙、富国银行和迪士尼等少数企业不属于科技领域。硅谷也在加州,这里有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如甲骨文、思科、惠普、Facebook和特斯拉等。四大科技巨头——苹果、Alphabeta(谷歌母公司)和Met,都将总部设在了加州。
内布拉斯加州则是一个位于美国中部的农业州,它的科技、金融公司很少,比较有名的是领英,还有“股神”沃伦·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其他还有提供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的Cox Communications;保险和金融服务Mutual of Omaha,做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Nebraska Public Power District,提供云计算和托管服务的Flywheel。
虽然在科技和金融上没有存在感,但内布拉斯加州是美国的农业重镇。该州93%的土地为农牧场,共有47600个农场,主要农牧产品为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牛肉、生猪等。在全国各州中,玉米和小麦产量均占第5位,高粱占第3位,甘蔗占第6位,乳牛及肉牛饲养量仅次于得克萨斯及艾奥瓦两州,居美国第三位。所以,内布拉斯加州也被称为“牛肉之州”和“玉米壳之州”。
搞农业的内布拉斯加州生活质量很高。根据WalletHub的最新研究,有30个关键指标,包括抑郁率、收入增长率和失业率等因素,2023年,美国50个州,最幸福的州前十位是:犹他州、夏威夷州、马里兰州、明尼苏达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爱达荷州、内布拉斯加州。
人均GDP数据也可以支持这一点。美国人均GDP,第一名是华盛顿特区,人均GDP高达259,954美元,第二名是纽约州人均GDP为110,980美元,内布拉斯加州是第十名,人均GDP为93145美元。
2023年美国各州人均GDP
由此可见,撇开首都华盛顿,搞农业的内布拉斯加州和第二的纽约州的人均GDP也差不多。所以,幸福程度这个指标有主观性,但人均GDP的数据是可以印证这个结论的。
这就是一种均衡发展。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省份,是进不了前十的。
2024年,人均GDP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天津、广东、内蒙古、湖北和重庆。同时,这十个省份的人均GDP均超过了10万元大关。人均GDP前十的省份,没有一个农业大省。中国的前五大农业大省,是山东、河南、四川、黑龙江、湖南。
内布拉斯加州农业能这么强,搞农业就可以和纽约州差不多,是一系列原因支撑的。
美国西部农场卫星俯瞰图(部分)
首先是地理条件,美国耕地面积多达166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降水均匀,这些条件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供了理想环境,而内布拉斯加州也在中部。由于土地私有,不断合并,美国农场规模普遍较大,土地高度集中,这使得农场主能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便于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土地私有还保障了土地的稳定性,这使得农场主敢于对土地进行不断的投资。大规模农场通过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高度机械化操作,如联合收割机的高效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美国农民人均产出是中国40倍。
但这些因素只能得内布拉斯加州农业产出高的原因,人均GDP高还需要一个因素:人口少。内布拉斯加州地广人稀,人口约为188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大县的人口。
所以,一个农业州,有这么高的人均GDP,是因为人口分布与生产力是匹配的。经济发达,人就多;弱一些,人就少一些,再搞大规矩农村,机械化农业,生产率就上去了。
正是因为人口和生产力是适应的,所以美国各州的GDP总量差异很大,但人均GDP差异却不大。
美国经济分析局3月27日发布的各州GDP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名义GDP合计为29.03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29%,两年平均增长5.95%。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加利福尼亚州,名义GDP总量达到了3.8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06%,两年平均增长6.32%,占全美国名义GDP总量的14.12%。在全球可排在日本之后,位居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之列。而名义GDP总量最低的佛蒙特州,仅为457.07亿美元。可见美国各州之间GDP总量差异巨大。
再来看人均的情况。
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均GDP高达259,954美元,显著高于其他州。华盛顿市内没有工业,但作为联邦政府所在地,联邦政府拨款及其机构的开支、房地产交易、旅游、信息服务、教育、金融与保险、酒店、传媒等高附加值经济活动密集,支撑起了非常高的人均GDP。
第二富裕的州,是纽约州,人均GDP为110,980美元。这样不难理解,全球金融中心,科技和高端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巨大。第三富裕的州是马萨诸塞州,人均GDP为105,164美元,得益于强大的科技产业、教育资源(如哈佛和MIT)及医疗行业。另一边,最贫穷的州是密西西比州,人均GDP为51,420美元,主因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美国全国人均GDP为81,600美元,最高的纽约州人均11万美元,和最穷的州5.1万美元,差距为两倍。如果把首都算进来,华盛顿特区人均GDP为26万美元,最穷的州人均GDP为5.1万美元,差距就扩大到了5倍。
和华盛顿特区能比较的是上海的内环内,北京的东西城。上海内环内的面积大约120平方公里,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加起来面积92平方公里,和华盛顿特区在一个数量级。作为核心市区,这两个地方的人均GDP,肯定比上海北京的人均GDP高很多。
2024年,上海黄浦区的人均GDP约为66.3万元,长宁区为40.13万元,静安区为35.98万元。简单的估算,大约在47.5万元。2023年北京西城区人均GDP为54.62万元,东城区为50.84万元,平均下来,差不多在52.5万这个水平。
2024年,全国人均GDP后三位的是广西5.6万元,黑龙江5.3万元,甘肃5.2万元。也就是说,中国最富裕的地区的人均GDP,是中国最落后省份的10倍。相比之下,华盛顿特区的人均GDP,才是密西西比州的4倍。
所以,所谓的均衡发展,并不是同等发展,而是各地发挥自己的长项,提升各自领域的生产率,对国家来说,就是紧密配合,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经济就能最快的发展。相反,各地都是搞人工智能,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
成都独有的人文属性让它在“千城一面”的城市中脱颖而出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杭州模式,可以成为其他地方搞人工智能、或者科技创新的便捷法门。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各行各业、生活学习娱乐中都是可以的,但不必一窝蜂地发展人工智能。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深耕自己的优势产业,避免揠苗助长,才是各地发展的不变导向。旅游资源强的,专心搞好旅游;制造强,就搞制造;农业强的,就搞农业。
但是,这就有两个前提,第一,以人均GDP为考核标准,第二,人口更充分地流动。因为考核以GDP为准,而不是人均GDP,人口不能充分流动,那么,就会导致无论如何怎么搞农业,总是低效的,各地为了做大总量,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搞人工智能。但这不是均衡发展,会反而导向同等发展,导致整个国家在经济层面,失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