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00后女警:1.6米的身高,40米的勇气
2025年4月16日,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杭桂镇兰干艾日克村,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救救我的孩子!”划破了宁静。
一名2岁女童在自家后院玩耍时不慎踩上枯井腐朽的木板盖,坠入一口深达40米、直径不足40厘米的井中。
井底淤泥吞噬了孩子大半个身体,微弱的哭声从地下传来,如同一根细线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接到群众报警后,洛浦县公安局杭桂派出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联动消防、医疗等部门赶赴现场。
面对狭窄的井口,消防设备和成年男性的身躯均无法施展。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井底氧气稀薄,孩子哭声渐弱。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人员立即向井内输送氧气,确保孩子呼吸顺畅,同时不断喊话安抚其情绪。
大家紧急清理了井口周边的杂物,防止有物品在救援过程中落下。
然而,井口直径不足40厘米,常规救援设备根本施展不开,参与救援的人员也无法深入到井内。
绝望之际,一个瘦小的身影站了出来:“我瘦,让我下去!”她是22岁的维吾尔族女辅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足45公斤,却是这场救援唯一的希望。
逆行深渊:15分钟的生死博弈
褪去外套,利落扎起马尾,布帕太姆系紧安全绳,决然踏入漆黑的井口。 井壁逼仄,氧气含量骤降,她感到头晕耳鸣,却仍通过深呼吸保持清醒。
井下淤泥没至膝盖,她摸索着抓住女童冰凉的小手,用安全绳将孩子固定在胸前,单手托举,另一只手紧拽绳索,向井口发出信号:“拉!”升井时,她以身体护住孩子头部,全程避免二次伤害。
15分钟后,女童被成功救出,布帕太姆却因体力透支瘫坐在地,浑身泥泞,双手颤抖着接过矿泉水。
这一刻,没有特效镜头,没有替身演员,只有一位满身污泥的“00后”姑娘真实的疲惫与后怕。二人迅速被送往医院治疗。
“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先把孩子救上去。”面对记者采访,布帕太姆回忆着。
获救幼童的父母抱着孩子来到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的病床前致谢,并叮嘱孩子:“一定不能忘记这位姐姐,一定要感谢这位姐姐!”
这个2023年才加入警队的年轻辅警,日常工作是反诈宣传和矛盾调解,从未经历过如此险境。她说自己也曾害怕,但所里老民警的教诲深深刻在心底:“穿上这身警服,就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她在深井救援中的英勇行为,不仅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更加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的英勇事迹经各媒体、各平台深入报道后,感动了万千网友,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4月16日,洛浦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长海和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风清到医院看望慰问布帕太姆,为她送来最诚挚的问候和慰问金。
社会各界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表达着对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的关心关爱。洛浦县见义勇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拟授予她“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布帕太姆以血肉之躯为生命托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辅警的责任担当,是公安民警、辅警学习的模范。她是泥泞中“最美的警花”,更是所有青年的榜样!
4月21日,布帕太姆已身体痊愈,回归工作。她已带着满身泥泞换来的荣耀与责任回归工作岗位。
那些井底的惊心动魄,化作她胸前的勋章,也让更多人读懂了“警服之下”的担当——不是超人,却愿为他人负重前行。
愿她守护的每一寸土地都回馈以平安,愿她坚定的目光始终照亮社区的角落,正如她所言:“穿上这身警服,就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未来岁月,愿英雄无畏前行,平凡亦生辉。
尾声
布帕太姆的壮举,是新疆大地无数警务工作者的缩影。他们以“硬核”行动与“柔软”初心,书写着没有剧本却直抵人心的英雄叙事。
正如网友所言:“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平凡人披上了责任的铠甲。”
这场救援,托起了一个孩子的生命,更照亮了人性至善的光辉。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的名字,注定与勇气、责任和希望一起,被时代铭记。
这世上或许没有超级英雄,但总有人在危难时活成一束光。
布帕太姆的故事让我们看见:真正的勇气,从来不是无所畏惧,而是颤抖着双腿依然选择向前;最高贵的灵魂,往往藏在最平凡的警服之下。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版 块:生活研究所
版 主:努尔则巴
作 者:努尔则巴、买力旦、布威阿依妮萨
排 版:阿依图玛尔
后 台:乌米古丽苏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