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50城,谁在“扛大旗”?
增长逻辑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季度全国外贸50强名单出炉。
从全国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在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中国外贸取得平稳开局,实属不易。
城市进化论梳理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外贸城市数据,从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速以及区域分布等维度,分析外贸50强城市的最新走势。
其中,36座城市进出口总额实现增长,防城港(58.9%)、郑州(42%)、济南(22.6%)、东莞(21.2%)增速领跑。
这也使得外贸格局进一步分化。和去年全年比,上海超过深圳重回外贸第一城,东莞超越宁波重回外贸第五城,金华超越厦门、青岛,与此同时,福州和太原的排位却分别连退8位、7位。
从更大范围来看,谁正在扛起外贸增长大旗?外贸增长的逻辑又在发生哪些变化?
1
增速:防城港、郑州领跑,36城正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主要外贸省市勇挑重担,发挥各自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不久前,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如此评价。
今年一季度,外贸规模前50城合计进出口总额达8.29万亿元,贡献全国份额的八成。这些城市是全国稳住外贸基本盘的核心支撑,增长态势向来受到较多关注。
具体来看,外贸50强城市中36座城市进出口总额实现增长,防城港(58.9%)、郑州(42%)增速领跑,与此同时,14座城市进出口增速为负,其中福州以-40.6%的增速垫底。
防城港的“狂飙”从去年就已开始。2024年,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282.1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增速(227.2%)、进口额(968.3亿元)均排全区第一。今年一季度延续这种态势,以58.9%的进出口增速领跑外贸50强城市,其中出口增速达429.1%。
这座与越南陆海相邻的城市,正在成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受益者。据防城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防城港市对越南进出口9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其中,出口57.4亿元,增长196.7%。
郑州则在今年一季度完成进出口总额1377.21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仅次于防城港。从规模看,郑州进出口同比增加407.2亿元,拉高全省进出口增速25.5个百分点。河南进出口同步增长28%,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同为一季度的外贸增速明星,防城港是在去年28.6%的高增速上继续高歌猛进,郑州则是在去年0.8%的增速基础上实现逆袭。而与此同时,济南、东莞也在去年较高增速基础上更进一步,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为578.03亿元、3563.54亿元,增速分别为22.6%、21.2%。
机电产品是山东出口的重要支柱,而济南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的10.2%,一季度出口增速达到11.4%,“电子信息等产业外贸能量得到释放”,对于外贸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东莞作为广东经济大市、外贸大市,进出口货值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29.7%、18.8%。
2
规模:第一城再易主,21城过千亿
从外贸规模来看,今年一季度外贸第一大市,再度易位——上海进出口总额10053.85亿元,超过深圳(9901.04亿元)跻身全国第一位。
上海出口同比增长12.6%,一季度对东盟进出口总值达14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而深圳生产的智能咖啡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正在逐步打开越南、老挝等亚洲国家市场。
从增速来看,上海、深圳分别受进口、出口拖累,进出口总值同比分别下滑2.7%、2.8%。
而在沪深身后,北京外贸顶着更大的压力,一季度进出口总值7198.94亿元,其中进口下滑超过25%,拖累进出口总值同比下滑20.9%。
这三座外贸大市贡献着全国近三成的外贸份额,进入负增长,也传递出外贸稳增长的压力。
4月21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在当前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上海要准确研判、正视挑战、积极作为。其中包括,要下好“先手棋”,增强自身工作的确定性,稳外贸扩内需。
而在外贸阵营的腰部,增长态势却十分强劲。苏州以7.3%的增速跨上6000亿元台阶,成功守位外贸第四城。东莞以21.2%的增速反超宁波,登上外贸第五城。同时,金华也凭借12.4%的增速连超厦门和青岛,跻身外贸城市第八位。
今年一季度,苏州作为制造强市,出口规模(4031.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外资企业进出口3611.4亿元,增长6.4%,拉动整体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东莞外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9.4%,占东莞市进出口总值的37%。
从外贸十强城市来看,上海、深圳、北京、苏州断层式领先,东莞、宁波、广州在3000亿元阶段上下缠斗,金华、厦门、青岛、杭州进出口总值也超过2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距离杭州只剩下40余亿元的差距,有望进一步挑战外贸前十强的格局。今年一季度,成都实现进出口2061.96亿元,同比增长11.9%,支撑四川进出口规模首次在开年一季度突破2500亿元。
在成都身后,天津、无锡、重庆、郑州、南京、大连、烟台、佛山、西安等城市处于1000亿元阶段,具备较强的外贸实力。
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超千亿元的城市已经达到21座,贡献全国超六成的外贸份额,对外贸版图正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3
趋势:结构转型,开辟多元化国际市场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这是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首次转正。
在马上消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梦汐看来,我国贸易虽有关税影响,但低基数和出口前置效应仍支撑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上升,全国出口达61314亿元,增长6.9%。
图片来源:摄图网507786105
这也是一季度外贸50强城市进出口增速整体回升的客观基础。而从更深层次来看,一些影响着区域格局的隐线正在浮现——
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高出整体外贸增速0.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51.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
这也意味着多元化的全球贸易市场建设正不断显效。拉长时间线来看,2017年到2024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比例下降最多,越南上涨最多,其他上涨较多的还包括俄罗斯、马来西亚、墨西哥、巴西、泰国、沙特阿拉伯等。
这一升降之间,东盟已经连续4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外贸新星防城港,背后就是与东盟经贸联系的深化。2024年防城港市对东盟进出口473.1亿元,增长31.9%,其中对越南进出口394.5亿元,增长22.4%,这已经成为支撑其外贸增长的主引擎。
与此同时,苏州也在新兴市场表现亮眼。一季度,苏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93.2亿元,增长14.3%,占全市进出口的42.6%。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185.1亿元,增长29.5%,占18.7%。一季度,对印度出口216.6亿元,增长59.5%。
市场的多元化,正在增强外贸增长的韧性。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在郑州国际陆港累计发运3万8千余辆,其中出口车型占比30%,新能源汽车通过铁路运输至港口,通过船运发往巴西、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地。” 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铁路运营部高级经理李振兴此前对当地媒体透露。
这是河南外贸结构加速调整的缩影。在郑州比亚迪等龙头带动下,郑州乃至河南外贸正在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加速从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向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过渡。
进入二季度,全球外贸面对更大不确定性,多元市场与产品结构这条隐线的影响将更加突出。从广东到浙江,外贸大省、大市正在密集调研、部署经济工作,“多元化国际市场”“跨境电商”等成为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就在一天前(4月21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强调要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高水平办好广交会、“粤贸全球”等展会,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抢抓订单,发展中间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稳定发展,加力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同时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等制度衔接融合,积极推进出口转内销。
这一系列“千方百计”“全力支持”“加力拓展”,也正是外贸大省、大市们在不确定性中坚定寻找确定性的缩影。
文字 | 淡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