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三个月转让65亿不良贷款:核销后即卖,全部未诉讼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自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对消金公司开放后,不少消金公司的不良处置效率大幅提升。甚至有的消金公司开启了从“核销”到“转让”的直连模式,连起诉都不做了。
头部机构招联消费金融即是如此。
2025年2月至今,招联消费金融共计挂牌转让8期不良贷款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规模(未偿本息总额)65.35亿元。这些被转让的不良贷款,有一个共性: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具体来看,每期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情况:
2025年4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7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10.7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269.72天,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2025年4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6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6.79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072.73天,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核销,全部未诉讼。
2025年3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8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9.78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149.56天,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2025年2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5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15.88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163.28天,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2025年2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4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7.44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186.25天,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2025年2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3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1.07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197.26天,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2025年2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2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1.11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187.82元,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2025年2月,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12.58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220.58天,全部为损失类贷款,全部已经核销,全部未诉讼。
从招联的不良转让数据可以看出,其不良贷款核销后,直接挂牌转让,没有涉及诉讼清收环节。在行业人士看来,很多消金公司都采取类似的做法,不良核销之后,催收力度跟着减弱,最终选择直接转让卖掉。
按照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规则,金融机构进行个贷不良批转时可以是已经核销的资产,也可以是未核销的资产。对于已核销的不良资产,转让后收益作为收回核销贷款计入当年利润;对于未核销的不良资产,转让后再根据实际成交价与贷款账面价格的差额进行核销。
相比核销前转让,核销后转让的不良处置方式,出表效率更高,资金回收更快。通过先期财务核销实现不良贷款出表,然后直接转让债权收回损失。虽说核销后要“账销案存、权在力催”,但真正要消金公司去催收,无疑是费时费力,清收效果也不见得很好。
于是,一销了之、一卖了之,成为了很多消金公司的选择。只不过,这种核销即卖的不良处置方式,非常考验消金公司的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
一方面,核销会加大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消耗,要求金融机构增加计提力度;另一方面,个贷不良转让回收率较低,真正冲回当年的利润较少。
2025年一季度,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平均折扣率4.1%,低于2024年四季度的4.8%;平均本金回收率6.9%,低于2024年四季度的7.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平均折扣率3.8%,平均本金回收率6.5%。
尽管如此,核销+转让也是一些不良规模较大的消金公司,快速完成不良出表的重要方式。拿招联来讲,招联金融每年披露的不良率并不高,2021年至2023年,招联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83%、2.22%、2.45%,虽然连续上升,但对于纯信用的消金资产而言不算高。
但这仅仅是静态不良情况,真实的不良数据还要结合核销处置前的数据分析。招联不良出表的主要方式就是核销,2022年招联核销了103.52亿的不良贷款,2023年核销了117.56亿的不良贷款,若加上当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量,每年的新生成不良规模非常大。
如此一来,在收入稳定的情况下,借助核销+转让的方式进行不良瘦身,正是消金公司化解风险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