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美国贸易吃亏论”?
自特朗普执政以来,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美方有一种奇怪的说法是,长期以来美国被外国人掠夺,美国对其他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让美国“吃亏”了,加征关税将推动制造业回流,提振就业和经济,这背后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事实上,美国是贸易大赢家,不存在什么美国“贸易吃亏”一说。
我们知道,美国主导创立了二战后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并在此后几十年牢牢掌控国际经贸规则的创设权和修订权。
在很大程度上,全世界都在供养美国。凡有在美国生活经历者都清楚,由于被全世界供养,美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地方。
美国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性收割全球财富的精密模式,一旦国内经济有问题,就会找其他国家“开刀”,用各种手段掠夺别人的财富填补自己的窟窿。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美国的债务高得吓人,结果它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把全球市场的韭菜割了个遍。这种模式,让美国自己养肥了,却不顾其他国家情况如何。
美国不仅在经贸领域是主要贸易强国,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受益者;更在服务贸易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在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占据绝对优势。美国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有服务贸易顺差,单纯说货物贸易,而回避服务贸易,显然是片面的。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服务贸易覆盖12大领域,关系到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美国拥有的服务贸易巨大顺差不可忽视。
美国通过开放市场、知识产权输出和资本流动,持续获得超额利润,收获了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全球影响力的显著红利。
例如,旅游业是服务贸易一大领域。每当外国游客入住美国酒店时,其花费就会被计入美国服务出口的篮子,他们都在增加美国服务贸易的顺差。然而,这以块却被特朗普刻意忽视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高附加值服务领域优势更为明显:美国拥有强大的品牌,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和许可费年收入更是惊人,远超其他国家。好莱坞电影横扫全球票房时,迪士尼的版权费计入美国服务出口;留学生挤爆常春藤名校时,美国教育出口额暴涨;就连人们在海外刷Visa卡的手续费,都成了华尔街的印钞密码。
目前情况下,美元仍是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在金融领域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通过发行美元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获得巨大经济利益,使全世界各国都在为美国人打工。世界上主要流通货币是美元,美元是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全世界的贸易都离不开美元,石油、天然气和矿石等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美元影响着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当各国拼命出口商品换取美元时,美国只需开动印钞机就能买下全球资源。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货币政策却是只能由美国来自由操作,这种在制度上的巨大漏洞,使得美国在利益收成上只会考虑自己,但在风险后果上却要拉着全世界一起承担,这就是美国的美元霸权。在美元霸权下,全球贸易赚取的美元,最终回流支撑美国低利率和消费,实际上是“印钞换商品”的隐形特权。
美国是在企图收割全球经济财富,怎么可能出现其“贸易逆差吃亏论”呢?
当然,美国严重扭曲市场竞争、阻碍公平贸易、损害全球产业链的政策和行为比比皆是,正是这些政策和行为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