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人类社会历史,我们发现了什么(4)

四、人类社会的诸多现象,反映了什么

(1)人类社会的形式和内容(形式因

人类社会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人类社会的形式包括六个不变,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本生存形式不变,家庭私有制基本生活方式不变,生产资料所有者主导生产与分配的生产关系不变,市场经济形式不变,契约社会形式不变,人性不变;人类社会的内容包括六个不变现象,包括渐变、返祖、四个重复、共有现象等。

(2)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质料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是统一的,不变现象是本质重复现象是规律(包括渐变、返祖、共有现象)。人类社会的不变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形式,是人类社会的识别码,其成因是人性,人性不变,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生存形式不变,家庭私有制生活方式不变,生产资料所有者主导生产和分配的生产关系不变,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不变,契约社会的信用形式不变,这些必然的不变的现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渐变、突变、共有现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试错和进步。人类社会的四个重复现象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循环发展。人类社会不变的、渐变的、返祖的、重复的、共有的现象,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必然的重复的曲折的锣旋式发展的现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3)人类社会的成因(动力因)

人类社会的成因包括动力因和变化因。

人类社会的动力因来自人性人性由原欲、原恶、原善构成,人的原欲(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是第一因,人类的一切行为皆出自人的原欲(人的需要)。人类因欲而恶,因恶而善,欲、恶、善相伴而行。人性的原欲、原恶、原善,构建了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人类的自发秩序,包括了不变、重复、渐变、突变、共有的秩序。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导致了社会的改良,导致了社会的革命,导致了社会的重复现象。

人类社会的变化因也来自人性,来自个体、族群、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辩证法认为,事物变化的原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二个以上的事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人类社会的变化不仅来自人性的原欲、原恶、原善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还来自个体、群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人类社会因人性之欲而逐利,因逐利而竞争,因竟争而贫富分化,因贫富分化而阶层固化,因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而恶,因恶而发生暴力运动和战争,因暴力运动和战争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因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而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又开始了人类自发秩序的动态平衡。

(4)人类社会向善目标(终极因

①认清人类社会的现实。

人类社会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作为社会基因突变和返祖现象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社会,只是人类历史过程中的一段曲折的路程,现在正走在回归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路上。现在采用公有制制度的国家只剩下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少数几个国家(占全世界80亿人口总数中的大约15亿人口),现在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就是“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不能搞特权主义,必须实行民主和法治,必须进行改革开放。现在这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正在走资社融合的道路,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六个不变现象,也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六个不变现象,这充分说明了走资社融合道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重回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可能性极大。

②遵循人类社会的公理。

人类社会的公理,源自人性,源自人类社会的劳动与生活,是人类先天的本性原善与后天在劳动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向善精神结合的产物。我在六个不变现象中总结了一下,有几十个词,比如同情、礼让、理性、和平、自由、平等、劳动、尊严、仁爱、忠贞、孝悌、和谐、责任、义务、协作、博爱、诚信、合作、公平、正义、承诺、秩序、民主、法治等。这几十个词所代表的价值观,是人类劳动生活的结晶,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产物,是被人类实践证明有用和有益的价值观,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即普世价值观。普世价值观是人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的道德根基,是制度的法理依据,是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因为普世价值观反映的是人类的共识,代表的是人类社会的公意,所以,普世价值观就是人类社会的公理。俗话说“公理自在人心”,指的就是普世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公理地位。正因为有了普世价值观,正因为有了人类社会公理,才有了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没有社会共识的价值观,不代表社会公意的价值观,比如形形色色的主义,都不是人类社会的公理。人类社会的公理一定是代表社会共识、社会公意的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人类社会的公理是没有争议的,是不言而喻的。

③承认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都是自发秩序的结果。

从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食物制度、群婚制度、杀害俘虏的制度,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从奴隶社会的不杀俘虏,让俘虏成为奴隶,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而有了家庭,有了私有制,有了国家,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变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人类基本生存形式,不变的家庭私有制基本生活方式,不变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主导生产和分配的生产关系,不变的市场经济形式,不变的契约社会,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重复发生的贫富两极分化、阶层固化、暴力运动、战争行为,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资本主义的渐进改良,社会主义的突变返祖,哪一样不是人类群体的自发秩序?人类社会的所有变迁都是自发秩序的结果。

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动因是人性。人性是自发秩序的动因,是自发秩序的第一因。因人性的需要,人性的发展,形成了人类社会的运动形式,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生存形式、家庭私有制生活方式、生产资料所有者主导生产和分配的生产关系、市场经济形式、社会契约形式等不变的现象,贫富分化、阶层固化、暴力革命、战争等重复的现象,资本主义渐进改良的现象,社会主义基因突变的现象,隐形的共有现象,所有这些社会现象都是人性的率性所为,所有这些现象都形成自发秩序。

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几个特点。A,符合人性的需要,具有内生动力;B,个性是自私的,人具有自主性,人追求自由,人的自由能发挥人的最大潜能;C,坚持有利原则,走捷径(路是人走出来的);D,坚持资本引领,追求效率,实现资本的自动增殖;E,因为追求效率,需要秩序,所以,从无序到有序,个人和群体搭成共识,形成自发秩序;F,自发秩序具有自动纠错机制,自动纠错机制来源于社会个体和群体博弈的结果,社会个体和群体博弈需要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社会成本需要新的制度供给,因此,形成了自动纠错机制,形成了制度的自动需求、自动供给和自动更新,形成了社会渐进改良和革故更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人类社会自发秩序无坚不摧。

虽然人类总是抱着建构主义,妄图建构一个理想的社会,但在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面前,便显得苍白无力。人类社会自发秩序总是无坚不摧,人类社会自发秩序总是出人意料的不断向前走。人类社会的明天究竟会是怎样,也要看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发展的结果,也要看人类的个体理性、群体理性、关系理性最终是否能将人类社会带往理想的彼岸(当然,也存在人类社会自我毁灭的可能,比如核战争、生化战争、人工智能战争)。

④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向善的目标。

善是什么?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善是人类最高的美德,即人类最高的行为准则。有了善,便有了一切。在善的指引下,努力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仁爱与和平,努力实现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求同尊异和和而不同,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

我个人认为,人类社会向善的目标是——

A,遵守人类社会公理

B,遵守人类社会自发秩序

C,实现人类社会政治文明。通过渐进改良,实现民主与法治国家。

D,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文明。通过建立股份制经济和共有经济制度,实现共有社会。

E,实现世界永久和平。

战争因人性之恶而起,所有战争都是恶。无论是富人发起的对穷人的战争,还是穷人发起的对富人的战争,都是恶。其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族群、阶层的利益,其损伤的都是普罗大众的生命和财产,其性质都是背离正义的原则。如果真要判断谁是谁非,谁是正义谁是非正义,只能以主动和被动来划分,只能以侵略与防卫来划分。凡发动侵略的一方为非正义,凡自卫的一方为正义,凡挑起战争的一方为非正义,凡反对战争的一方为正义。因此,我们必须反对战争,捍卫世界和平。

反对战争,消除战争,消毁一切可以杀人的武器,实现世界永久和平,人人有责。建立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人类共同的任务。让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劳动,让人们自己去创造,自己去享受,自己去美化生活,自己去提高生活的品质和满意度,是人类共同的愿景

F,认知人性,完善自己

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寻根究底,可以归于人性的需要。人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和逻辑起点。原欲,原恶,原善,都是人性的需要。原欲是竞争的动因,原恶是竞争的副产品,原善是对原恶的矫正。人性向善是人性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性向善始有人类的文明进步。因为人性的需要,人性的动因,人类社会形成了自发秩序,形成了自我纠错机制,保留应该保留的,抛弃应该抛弃的,反抗应该反抗的,改变应该改变的,成长应该成长的。

人类的文明进步,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类的原恶。动物全凭掠夺的劣根性,仍然残留在人类身上。所以,人类社会的暴力运动和战争仍然不断发生。按人性原欲的逻辑,可以解释人的所有行为;按人性原恶的逻辑,可以解释人类社会过往的弱肉强食的历史;按人性原善(向善)的逻辑,也可以解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回溯人类社会历史,认知那些难以定性的历史事件,比如那些组织暴力运动的人,那些发动战争的人,那些导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伟大领袖”,其实,他们都是杀人魔王。无论他们做过多少好事都不算数,只需要清点有多少人因他们而丧失生命,因他们而丧失合法拥有的财产,因他们而丧失家庭的幸福,就可以一票否决他们,就可以将他们揪出来,将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回溯人类社会历史,让我们重新认知人性。人不可以忽视人性,人不可以没有人性。人不可以糟践自己的生命,人不可以丧失理性,人不可以相互杀戮,人不可以反人类,人不可以不维护人类的善(人与人的适当的关系)。

为了维护人类的善,人应该首先完善自己。不能完善自己,何以维护人类的善?所以,为了维护人类的善,需要首先完善自己。

完善自己,需要从自己做起。

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便是全人类个体的普遍完善。

全人类个体的普遍完善,便可以实现人类社会向善的终极目标,就可以实现适合所有人生存的相对完美的世界。

 (摘自笔者《通俗哲学》稿:3.2.1反思之一——回溯人类社会历史,我们发现了什么   )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