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订婚强奸案,典型中国式婚姻

文/挪威

今天周六,大同订婚强奸案的热度也降得差不多了,正好来简单聊聊这件事。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能从目前网上男女双方互喷的氛围中跳出来,把这个案件当作一个客体可看待,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场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婚姻。

你甚至能透过这件事情,看懂中国式婚姻背后的逻辑,特别是财务逻辑,然后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今天谈结婚这种事情会让男女都觉得糟心,这起案件,是一个观察婚姻不可多得的案例。

现在先平静一下,从对撕中抽身出来,观察这起案件中的婚姻双方。

首先,双方是相亲认识的,当然,相亲没啥,我只是介绍认识方式而已,相亲认识之后呢,双方都觉得对方还行,接着开始谈婚论嫁,所谓谈婚论嫁,其实就是谈钱,但在这起案件中,双方把谈钱这件事真是落到了实处。

我看媒体报道他们俩家人甚至签了一个协议,上面写着多少多少彩礼,然后钻戒什么的,还有婚房要加名字,不过是结婚一年之后加名字,写完之后双方还签名摁手印。

500

我把具体的信息给大家捋一下:彩礼20万,其中订婚时支付10万,迎娶时再支付10万,戒指7.2g,结婚一年后,婚房加上女方名字。

协议上还有反悔条款:婚礼前男方反悔,女方不退回定金和戒指;婚礼前女方反悔,退回定金和戒指。

订婚那天,彩礼定金和戒指什么的,都给了。

500

然后就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事儿,男方把女方拽进婚房,强行发生了性关系,女方以强奸的名义直接报警了。

为什么我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婚姻呢?而且是大家可以用来观察婚姻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呢?特别是背后的财务逻辑。

女生报警之后,女方母亲过来了,但你知道女方母亲提了个什么解决方案?她劝自己的女儿干脆快点和男方结婚算了,她对男方也说了话,大概意思是这样,本来该结婚发生的事儿,提前发生了,所以你们赶紧把结婚证领了,加上名字,把剩下的彩礼打过来。

其实我看到媒体报道这个内容时,我大概就能猜到,这位女生一定还有哥哥或者弟弟,总之,家里有个男的。

然后媒体就报道了女方的哥哥也过来交涉,说辞跟她妈妈是差不多的,赶紧领证结婚,加名字,然后把剩下的彩礼钱打过来。

500

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里,自己的女儿都受欺负了,女儿都烧窗帘求救了,都报警了,作为母亲,作为大哥,为什么会劝女孩赶紧领证结婚呢?很多人说这是担心女孩名生传出去不好听。

这就属于典型的用现代价值观揣测传统婚姻价值观的理解,现实可能残酷很多,之所以劝女生领证结婚把剩下彩礼钱拿过来,是因为女生家里的哥哥弟弟结婚等着用钱呢,就这么简单。

还考虑名声?你真是高估了他们。

老读者可能还有印象,我之前写过一篇天价彩礼背后的债务逻辑,彩礼这个事情,在中国式婚姻里的转移路径是这样的:

花钱给儿子娶媳妇,然后嫁女儿收彩礼把钱收回来——这是财富路径,对一些拿不出这么多钱的家庭来说,也是债务路径。

就是借钱给儿子先娶媳妇,然后再通过嫁女儿,把钱收回来,把债务填了。

大同订婚强奸案这个婚姻案例,就非常典型,把彩礼金额都摁手印签协议这种操作,你要不说是结婚,我甚至以为是交易。但这就是很多婚姻真实的样子。

从母亲到大哥都来劝女生直接领证结婚算了,说明他们对这笔钱还是很满意的,能解决家里很大一一部分经济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了,男方一下子给出这么多钱出去,他们家怎么解决这笔资金?很简单,嫁女儿他也会要彩礼的,所以彩礼这笔账就这么一轮一轮传下去。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要价也越来越贵,都想找到接盘人,都不愿意砸自己手里。

当然,在这个案例里,男方也是留了心眼的,比如要结婚一年后才愿意加女方的名字,为什么是一年的期限呢?我估摸着是想结婚赶紧就生孩子,到时候孩子生出来了,女方就很难离婚了。

因为现实中存在不少结婚拿到彩礼和婚房名字就离婚的事儿,这么一番操作下来,男方家庭得大出血,不仅彩礼没了,房子可能还会陷入纠纷,然后媳妇也没了。

但生了孩子之后,就放心很多了,再不济,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任务完成了

这就是中国式婚姻里的彩礼财务逻辑,而在这个逻辑下,其实男方女方,都不开心,大家都看到了,显而易见的不开心,因为没有人从这个过程得到实质性的好处。

男方眼里的彩礼:都给了女方,所以女方是拿了钱的受益方,自己是出了钱的承受方。

女方眼里的彩礼:钱不过是从男方家到自己原生家庭,和我有什么关系?还补偿?补偿个锤子啊。

女方家庭眼里的彩礼:我儿子结婚花了那么多钱,给了那么多钱给儿媳妇家里当彩礼,他们家女儿彩礼要这么多,怎么我嫁女儿就不能收彩礼了?

男方家庭眼里的彩礼:儿子结婚给了这么多,没办法,到时候嫁女儿得收回来。

谁是赢家?这个财务逻辑下,房地产商是赢家,因为只要你结婚,就总要买房的。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