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上甘岭战役”日记(2)
一场酣畅的春雨过后,整个北京都变得更加绿意盎然了。
2025年4月17日,美国政府又宣布了一项针对中国的“坏招”。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和使用中国制造船只的航运公司停靠美国港口时征收额外的费用。
这是过去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领域闻所未闻的举动。
美国政府的目标非常清楚,那就是要精准打击中国占优势的造船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造船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55.7%、74.1% 和 63.1%,三大指标均连续 15 年位列全球第一。
2024年,中国船舶完工量达到 4818 万载重吨,中国造船能力已经是美国的 232 倍。
而且,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造船业“三大明珠”——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母和大型豪华游轮的建造技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凭借无与伦比的造船业能力,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种军舰,并且在部分军舰受损后可以快速修复,这是美国赢得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原因。
可是,时至今日,美国造船业的没落已经极为严重,远远被中国、韩国和日本甩在了身后。
即便是在军舰建造和维修领域,美国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中看到,美国一艘受损军舰一修就是三五年,完工日期被不断推迟。
这种局面让美国政府忧心忡忡。
但是,就像过去几年美国政府一贯表现出来的做法一样,他们在看到中国在某个领域领先时,他们想到的不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是如何折腾中国、制裁中国。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造船业下手,是典型的“自己生病,强迫别人吃药”的做法。
对此,中国早就说过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美国造船业的没落,根源在于其竞争力的下降,在于其技术、劳工、成本和效率的不足。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造船业永无恢复的可能。
美国拿中国造船业出气,是一场未经验证的“冒险”,其结果可能损害中国的利益,也可能损害美国的利益,还可能对全球航运业带来破坏性冲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跟美国针对中国的其他措施一样——损人不利己。
美国政府现在很多针对中国的做法,已经失去理性了。很多时候,它要的不是美国发展得更好,而是要尽可能地伤害中国。
这是一种因为嫉妒和愤怒情绪产生的“病态心理”。
据说,针对中国造船业的“损招”,最初是由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提出来的。这个来自中国台湾省的美国人,在打击中国方面显得“格外卖力”。
归根到底,这还是出于一种“皈依者狂热”。
像戴琪这样长着一副中国人面孔的人,要想在美国社会站稳脚跟,有时候,往往表现得会比非华裔美国人对中国更加充满恶意。
戴琪在整个拜登政府执政期间,也没有获得一次访问中国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因为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而说服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大部分关税措施暂停90天后,贝森特已经在美国政府的贸易谈判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说来非常搞笑,当美国政府决定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时,它竟然连到底由谁来主导美国政府的贸易谈判都没有确定下来。
过去一段时间,美国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米兰、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
但是,就像特朗普政府中的很多事情一样,最终能拍板的只有特朗普本人。
而特朗普又极其善变,即便是美国政府高级财经官员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
怎一个混乱了得!
贝森特虽然暂时主导了美国政府的部分贸易谈判,但是,一旦其他官员通过“争宠”的方式获得了特朗普的更大信任,或者,贝森特在某个问题上惹恼了特朗普,他的地位随时都可能变得岌岌可危。
对于中国来说,贝森特有两个很阴险的地方。
第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贝森特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往往会胁迫其他国家对中国采取限制性措施;
第二,贝森特此前曾威胁说,美国可能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进行下市操作。
我看过贝森特的多次采访,他对美国的能力有着一种不切实际的“迷之自信”,他对中国的能力则有着一种不切实际的低估。
接下来,中美即便要展开谈判,中国也需要通过打痛美国,让贝森特收起自大的想法,认真对待中国的诉求。
另外,特朗普又放话说,未来一个月中美可能达成协议。
从常识出发,这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经常把自己的一些设想当成必将发生的事情说出来,然后一次又一次被打脸。
这表明,特朗普确实渴望早日跟中国达成协议。
不过,特朗普既然选择了“赌徒式”的做法,他就要做好讹诈失败后唾面自干的结局。
如果包括中国在内,美国贸易伙伴都不接受美国政府的讹诈,都不愿意在损害自身原则和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委曲求全的方式与美国达成协议,美国政府就会非常尴尬。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政府要么把未经深思熟虑就贸然发起的贸易战打到底,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损人不利己,要么只能“食言”,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美国连绵不断的选举周期,留给特朗普的时间并不多。
如果在任期第一年做不成事情,2026年美国就将迎来国会中期选举,一旦民主党拿下参议院和众议院中的任何一个多数席位,他们都将竭尽全力约束特朗普。
目前,共和党一些议员已经对特朗普“乱成一锅粥”的政策有所不满了,只是现在还不敢公开表露出来而已。
不管怎么说,最迟在2028年,特朗普都将下台。虽然特朗普的“军师”史蒂芬·班农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让特朗普继续连任,但目前看,此举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过去几个月,特朗普看起来“很疯狂”的执政动作,既可以看作是他个性风格的体现,也可以看作是他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的激进行为方式。
中国人常说,“事缓则圆”。
特朗普这种着急忙慌、缺乏深思熟虑的做法,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甚至是适得其反。
连特朗普最关心的俄乌冲突问题,由于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特朗普政府官员也流露出想“撂挑子不管”的无奈情绪。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特朗普不是什么天纵奇才,更不是什么有理想、有抱负的伟大政治家,他只是一个很善于交易的政客。
今天的美国,在国内外面临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这绝对不是特朗普一个人打个响指就可以解决的。
时间越往后推,特朗普在内政外交方面面临的阻力就会越大,就越有可能陷入到一种“处处被动、一无进展”的局面。
对于中国来说,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永远不过时。
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下2025年的广交会,3万多家中国出口商参展,20多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
在美国政府正在与全世界为敌的时候,中国依然在踏踏实实努力寻求与世界各国一起做大互利共赢的蛋糕。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中美贸易战,谁输谁赢,难道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我们都已经看到了终局,只是需要时间去验证。
祝大家周末愉快!
2025年4月19日
明金维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