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代替“充值额”,成为爆款短剧的核心竞争力

近期,首部聚焦孤独症群体的公益短剧《重寻星光》播出。

不得不说,2024年至今短剧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带着“首部”标签的作品,比如3月份上线的首部年代题材方言短剧《家里家外》。这是短剧市场开拓多元题材的缩影,也是行业精品化的具象表现。

除了题材类型的开拓,2024年至今头部短剧的质量也在持续走高,《家里家外》《执笔》《大王别慌张》《闪婚老伴是豪门》《桃花马上请长缨》等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口碑加持。从这些短剧身上,外界也可以看到短剧市场对作品深度内核以及深层社会价值的深入挖掘,如对银发群体的关注、对女性主义思潮的聚焦、向接地气的现实主义叙事的靠拢等。

500

受市场竞争加剧、投流成本提升及付费投流转化率下降、盗版横生、短剧发行渠道和变现渠道的多元化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2024年成为免费短剧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重要变革节点,这些趋势也都进一步加剧了短剧市场的精品化进程。

2023年一路狂飙突进的短剧市场终于在2024年后放缓了步伐,但这并不代表着行业进入了停滞期,相反,理性的回归、“内容为王”趋势的成型、业内创作的大胆突破等,正在推动短剧市场步入更健康的发展新阶段。

精品规模与产出频率稳步提升

2024年开始,短剧市场精品规模与产出频率稳步提升,腾讯视频十分剧场的《执笔》、爱奇艺小逗剧场的《大王别慌张》、听花岛的《引她入室》《闪婚老伴是豪门》《家里家外》、点众科技的《桃花马上请长缨》等,都是口碑热度双收的作品,也是短剧市场精品化的代表作品。

从这些作品的播出情况也可以看到,在短剧市场品质与热度的正相关系数正在不断提升。去年播出的《桃花马上请长缨》在DataEye-ADX短剧版的累计热力值超1.4亿,登上了2024年年度百强短剧榜首位,今年3月14日播出的《家里家外》上线24小时全网话题量破3亿,连续3天登上DataEye短剧热力榜TOP3。

这些作品之所以受到认可,与它们皆以好故事、正向积极价值内核为核心创作标准紧密相关。比如《家里家外》,虽然被打趣为“爱情科幻片”,但剧集对家长里短间的烟火气与在家庭单元中提炼出的人生百味诠释非常细腻,颇有“短剧界的《小巷人家》”之感。此外,“两个带娃单亲家庭的重组”,也是《家里家外》的独特看点。

“这是我看过短剧里边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一部,从女主身上的不卑不亢,到整部剧的连贯逻辑,再到爱情结婚的意义,不是之前任何一部短剧能比的,少了很多没必要的拌嘴和攀比,多了很多真情的流露,真心喜欢这部剧,很热忱很有生命力很有温度,希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在一向评分严格的豆瓣,《家里家外》也收获了不少五星好评。

500

显然,相比于早期陷入套路化模板的霸总、甜宠短剧,如今的头部短剧开始更为关注大众深层情感需求,《桃花马上请长缨》中的巾帼女英雄形象就非常契合当下的独立女性思潮,无论是女主从接受母亲安排的既定命运到摆脱束缚闯出自己人生路的蜕变,还是女主文武双全、内核稳定的人设,都很符合当下女性观众的口味。

可以看到,除了短剧市场先一步重点聚焦的银发叙事,《家里家外》《桃花马上请长缨》等作品中的温情叙事、女强叙事等在长剧市场都较为常见。它们在短剧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内核价值、剧情丰富度、情感细腻度、服化道精致度、叙事流畅度等都相较以往的短剧都有着质的提升。

当然,短剧市场规则和体系的完善,以及精品化趋势的成型也离不开政策的助力。2024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微短剧备案工作提示》,指出从2024年6月1日开始,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不同微短剧按总投资额度被分为三类,采取分类分层审核。政策与市场通力协作,共同推动短剧走出良莠不齐的无序竞争阶段,向精品化与规范化迈进。

向类型纵深处开拓

短剧市场精品化的第二大特征,是题材类型的持续拓展。2023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但在作品数量激增、行业爆发式增长的2023年,短剧创作同质化也成了业内外诟病的问题。当时,古装题材与甜宠题材的绝对占比与频繁霸榜,都意味着短剧市场的路径依赖是相对严重的。

但2024年至今,越来越多带着“首部”标签的作品问世,比如首部年代题材方言短剧《家里家外》、首部聚焦孤独症群体的公益短剧《重寻星光》、首部未检题材短剧《即将出庭》。此外,诸如文物保护题材的《赵小姐的日记》、无限流题材的《与你的九次相遇》、反诈题材的《我是猎手》等,切入点也都很是新颖。

500

《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家庭题材短剧占比从2023年的2.6%提升到了8%,都市题材短剧占比从15.5%增长到了23.7%,相比之下,情感题材虽然仍占据主流,但是仅从37.8%提升到了39.6%,涨幅明显低于家庭题材与都市题材。

在走出同质化竞争局面这一目标导向下,短剧市场仅靠一年时间便调转创作方向主要源于“船小好掉头”,短剧制作周期更短,因此更能迅速根据市场付费数据、热度数据、舆论反馈、短剧长尾收益情况等来调整内容方向。不过,短剧行业题材走向多元化,也离不开政策对行业创作生态的正向引导。

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了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的目标,以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短剧与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

通知发出后,各地文旅局与各大短剧制作公司接连入局,为2024年至今文旅题材短剧的崛起提供了核心驱动力。《我的归途有风》《带你去个好地方》《天涯小娘惹》《超能坐班族》《宁波144小时》《穿越到霸总短剧里做科普》等一众文旅短剧背后,出现了多个地方文旅的身影,比如《我的归途有风》背后的四川乐山,《带你去个好地方》背后的浙江武义等。

500

可以看到,2024年至今短剧在垂直题材类型上的持续开拓,一方面指向的是内容的去虚向实,诸如年代题材、未成年犯罪题材、文物保护题材等都代表着短剧在价值表达上的格局升维,另一方面,文旅短剧的崛起则代表着短剧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泛社会效应的进一步强化。

免费时代到来后,“好故事”成核心竞争力

在2025年这个短剧市场回归理性后的新起点,短剧精品化进程势必会进一步加快,这不仅在于诸如《家里家外》《桃花马上请长缨》《执笔》等高质量短剧带来的优胜劣汰新法则,也是免费短剧的崛起带来的硬性要求。

从《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来看,2024年免费短剧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付费剧,2024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04亿,同比增长34.9%,首次超过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预计的470亿元。其中免费短剧市场占比从1月的11%攀升至12月超过50%,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是2024年短剧行业最关键最重要,且将长线影响行业生态的一大变化。免费短剧的崛起,受市场竞争加剧、投流成本提升及付费投流转化率下降、盗版横生、短剧发行渠道和变现渠道的多元化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

以变现渠道多元化为例,2024年是卫视端加速布局短剧生态的一年,继湖南卫视的“大芒剧场”后,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重庆卫视等接连进入短剧赛道,如东方卫视推出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品质东方微剧场”,登陆该剧场的《天涯小娘惹》《赵小姐的日记》等短剧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表现,其中《天涯小娘惹》在上海本地拿到了1.848%的收视率。

500

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和变现渠道的多元化,意味着过去短剧高度依赖的投流模式正在被迭代,当短剧可以从长短视频平台、卫视端、短剧APP、小程序、电商平台等多渠道触达受众,获得“自然流量”,那营收模式自然不再局限于付费观看,卫视端版权收入,广告商分成、品牌营销收入、电商平台佣金等都将成为免费短剧的盈利点。

开拓免费赛道对短剧行业来说无疑是正向积极的探索,毕竟通过付费模式培养用户消费习惯是一个长线过程,如今不少业内人士也对付费模式呈悲观态度,认为其已经陷入了瓶颈期,这与盗版横行压缩利润空间紧密相关。去年,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对普某提起公诉,嫌疑人普某通过传播2500多部短剧的盗版资源牟利,其中不乏《我在80年代当后妈》等爆款作品。

现阶段付费模式阻力重生,但免费模式前景却是业内外都较为看好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免费模式自然也会改写游戏规则:单部短剧的C端充值额将不再是衡量爆款的重要指标,播放量、口碑、收视率、长尾效应等将逐渐成为新的关键性指标。

至此,短剧的破圈逻辑也在与长剧无限接近,即以口碑和质量为王,这也意味着未来“好故事”将成为绝对的核心竞争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