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也要拆了!广州还有拆不动的城中村吗?
广州石牌村,广漂人梦想的启航,一块难言的城市伤疤。
因为密度过高,有冼村拉锯战的先例,察叔身边不少石牌村民,都认为拆迁是“有生之年”系列。
但前几天,一则石牌拆迁的重磅消息官宣,激起一片哗然。
天河区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关于石牌村拆整结合的改造提升工作思路总体可行,要尽快形成具体工作方案,尽早付诸行动。
而行动的时间节点,就选在11月全运会前。
随后规划图曝光,首拆352栋!
消息一出,大家都感觉做梦般不敢相信。
首拆352栋!约占全村房屋的1/10
4月11日,天河石牌村改造规划在新闻曝光:
首拆物业总量约11.1万平,包含323栋住宅,29栋村集体物业,约占全村房屋的1/10。
从规划图可以看出,拆除范围主要包含两部分。
一是城中村最中心位置的房屋,拆除改造成中央公园绿地。
二是连接中央公园绿地的黄色区域,拆除改造成街道。
复建区域约9.4万㎡,地址选在黄埔大道边上,对面就是珠江新城东区。
可以想象,一旦新区改造完成,整个石牌村将一分为四,后续改造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城市面貌、居住环境、道路改善也是肉眼可见的。
其实,近几年,石牌村一直在“微改造”过程中。
比如今年新落成的潘祠大街牌坊,新牌坊跟电脑城旁的旧牌坊相比,明显要恢弘大气许多。
还有荒废已久的钓鱼台大排档,改造成文旅空间。
据说里面包含图书馆、美术馆、文化宣传廊道、高端商业、便民商铺、绿美广场等,将于今年开业。
但局部微改造对于整个村子来说,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石牌村内房屋约有3200栋,道路298条,很多窄巷仅容一人通过,昏暗无光,电线乱搭,安全隐患很大。
去年,村内一处电动车换电棚起火,还发生了爆炸,所幸无人伤亡。
送外卖的、拉货的,每条巷子可以看到电鸡“狂飙”,一些搬走的店铺门前,更成为“停鸡场”。
彻底改变现状,是居住里边的村民和广漂人最大的愿望。
石牌村也许真的该拆了。
借此全运会城市形象提升的关键节点,广州也应快马加鞭。
收租4个亿?石牌村已失去往日繁华
位于广州天河新中轴,CBD核心区的石牌村,一直是广州待改造的旧改中的闪闪明星,却耽搁了23年未拆。
最早在2002年,广州启动猎德村改造之前,石牌村已经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
此后,猎德正式启动拆迁,成就“造福神话”,石牌村也多次被纳入全面改造名单。
2021年,石牌村开展基础数据调研工作,这是石牌村旧改号角声吹得最响的一次。
但两个月后,住建部发文“禁止大拆大建”,旧改又一次终止了。
如今,旧改重提,察叔采访了几个石牌村民,虽说拆迁规划上了新闻,但都说没有收到相关风声,队里也没有开会。
过去23年,横在石牌村与拆迁之间最大的阻碍,是村民稳定的租金收入和高昂的补偿成本,难以达成利益与情感的意愿一致。
之前一度网传,石牌村一年租金总收入接近4个亿,比很多上市公司都赚钱。
但时移世易,近几年,石牌村的租赁市场有些尴尬。
房屋空置率提高,自从前几年村里不允许再新增餐饮后,沿街商铺租金也经历了大跳水。
“之前租7000元/月的商铺,现在最多只能租3000元/月”。
察叔在去年12月粗略统计过一波石牌村的沿街商铺,只统计了210个,但空置有45个,空置率达到21%。
商铺租金跳水,房屋空置率上升,也加速了二手房东的出逃。
有村民向察叔表示:
“之前把房子整栋承包给二手房东,但去年到期后,二手房东就不肯再续了,要求降租5000元。”
“现在房子自己出租,每个月都会空几套,很多年轻人宁愿多花几百去合租小区房,也不想再住城中村。”
拆是城市的飞速发展,生活品质的飞越提升的必然追求,不拆是历史岁月与人情记忆的不舍与执念。
“那时广州还可以开摩托车,我们喜欢出去兜风,你紧紧地搂着我的腰,摩托车飞过石牌桥……”——五条人《石牌桥》
犹记得,2020年夏天大火的五条人乐队,就把石牌村的现实与浪漫写在了歌词中,主持人问五条人,石牌村这个地方,最可爱的部分是什么。
五条人说:“以前我们没什么钱,这里提供了一个世界。什么都有,最低的消费,而且里面有青春,荷尔蒙。”
低租金,高性价比,让无数广漂的新广州人,在这里抱团取暖,也在CBD旁找到暂且喘息的一席之地。
石牌村,是松弛感,也是人情味的记忆,但随着辉煌不再,拼搏的候鸟需要寻找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这份逼仄的青春与荷尔蒙也逐渐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大家觉得,这次拆迁能成功吗?能不能给石牌村带来重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