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欣30亿遗产案大转折,三房母女胜诉!2004年遗嘱判决无效
已故香港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辞世20年后,其家族近30亿港元遗产诉讼出现了新的转折性进展。近日,香港法官陈嘉信裁定,林伯三房母女胜诉,并宣布林伯2004年遗嘱无效,裁定林伯1973年的遗嘱才是林伯真正的遗嘱。
据林伯2004年遗嘱,三房太太顾瑞英及女儿林明珠分文未得,此份遗嘱如今被彻底无效,会不会导致林伯近30亿港元遗产需要重新分配,值得进一步关注。
林百欣三房女儿林明珠
已故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前香港亚洲电视主席林百欣(人称“林伯”)于2005年辞世,留下近30亿港元遗产分予妻儿,惟林伯曾于2004年订立遗嘱,令三房太太顾瑞英及女儿林明珠分文未得。此后,三房母女提起诉讼,质疑林伯2004年遗嘱无效,并指林伯罹患脑退化症。
香港法院经多轮审理后,陈嘉信法官于近日作出一个转折性的裁定,三房母女胜诉,此判决恐将影响林伯近30亿遗产的分配,值得进一步关注。
据香港星岛新闻等报道,陈嘉信法官于4月11日颁布书面判词,裁定林百欣遗嘱执行人律师张定球败诉,林伯三房太太顾瑞英及女儿林明珠胜诉。
陈嘉信法官并宣布,林百欣2004年订立的遗嘱无效,并裁定林百欣1973年的遗嘱才是林伯真正的遗嘱。法官下令张定球律师需向三房太太母女二人支付诉讼费。
据悉,此起诉讼的原告,为林伯遗嘱执行人律师张定球,被告为顾瑞英及林明珠。
林百欣与三房太太母女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月10日,香港高等法院曾开庭审理另一桩案件,正在清盘中的高发发展公司指控林百欣三房太太顾瑞英与女儿林明珠贱卖公司资产予名下公司违反信托责任,要求追讨损失。
原告高发公司指控,顾瑞英、林明珠母女2000任职高发董事期间,违法信托责任,以1.92亿元将公司旗下上海公司及豪宅资产,贱卖给其两人所控制的境外公司,其中,有3.04亿元人民币贷款“凭空消失,未曾偿还”。
高发发展公司,目前处于清盘状态,2005年被判清盘后,曾起诉顾瑞英、林明珠母女,要求赔偿损失。
2月10日法庭审理期间,顾瑞英母女辩称,两人是按照林百欣指示签署文件。但原告高发则指控,顾氏母女虽只是按林伯指示签署文件但仍须负责,涉案交易并非出于真诚,形同欺诈。
原告高发公司清盘人的代表大律师薛日华,在庭审陈词中指出,根据案发时特别股东大会、会议纪录等,顾氏母女先后签署多份文件,包括买卖合约等,将高发旗下上海项目具有实质权益的上海汇发公司全数股份,以1.92亿元金额转让至顾瑞英、林明珠母女名下公司高发控股,违反了信托责任,而当时林百欣只占1股。即使顾氏母女辩称自己只是按林伯指示签署文件,签署人仍须为此负责。
律师薛日华在庭审时指控,高发公司曾先后向汇发公司借出多笔贷款,其中有3690万元人民币至1.46亿元人民币不等,合计人民币3.09亿元,若扣除高发倒欠汇发公司的债务,汇发公司合计欠下贷款3.04亿元人民币。薛律师还指出,1999年底的财务文件显示,汇发公司欠下贷款人民币3.04亿元,但翌年底的财务文件显示,3.04亿元欠款却消失不见,也没有任何记录显示汇发曾经还款。
林百欣三房太太顾瑞英
林百欣生前,共有妻妾四房,其中,他与三房太太顾瑞英育有一子一女,即三房之子林建钧、三房之女林明珠。
林伯三房太太顾瑞英,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早年,她在歌厅做舞女时,与林伯相识。顾瑞英20岁时嫁给林百欣,曾得林伯专宠多年。
三房女儿林明珠,从小喜欢艺术,是“艺术门”(Pearl Lam Galleries)的创办人。在她11岁时,就被父母送到英国寄宿学校,后来,她在英国修完会计、法律专业后,返回香港。《一波说》注意到,与林百欣几个女儿如林淑莹、林淑玲等不同,林明珠是几个同父异母姐妹中唯一一位名字没有嵌入“淑”字的。
据林明珠透露,1993年,她与家里达成协议,此后她除了涉入房地产生意,还做艺术闪现展览(Pop-up Shows)。
林明珠在香港法庭门口
2002年,林明珠成了香港媒体报道的新闻人物,她在报道中被指是“豪门逆女”,起因是其父亲林百欣召开记者会,指责她向自己借了10亿港元,林伯更批评她生活奢侈,经常花钱买衣服。
2003年,林明珠作出反击,她将包括父亲林百欣、还有几家港媒如《明报》、《苹果日报》、《东方日报》、《太阳报》、《星岛日报》告上法院,指控他们在言论和报道上批评她生活奢侈是涉嫌诽谤,并要求赔偿。后来,林伯的2004年遗嘱未将三房太太顾瑞英、女儿林明珠列入遗产受益人,是否与父女关系破裂有关,外人不得而知。
《一波说》认为,林百欣,是香港著名实业家及慈善家,备受香港市民及社会各界的尊崇,香港名流商贾、传媒社工、老弱妇孺,都尊称林百欣为“林伯”。三房女儿林明珠,自小在英国读书,接受西方教育,也养成处理问题“直来直去”、不懂得绕弯的个性,与父亲的传统观念与社会名望直接起冲突、对撞,使得问题在公开化后,变得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此种不懂得拐弯抹角的方式,是否合适,值得深思。
顺带提及,顾瑞英、林明珠母女此前向法院呈请诉讼时,指出林伯遗嘱指定执行人未留下任何2004年订立遗嘱前的医疗记录,故而无法证明林百欣有能力订立遗嘱。她们并质疑林百欣是在心智受损情况下订立遗嘱,理应推翻;同时,她们并要求法院诉诸林百欣1973年的遗嘱。
此案原告为遗嘱指定执行人律师张定球、新遗嘱执行人律师周佩华及冯蕴瑶,但如今张定球律师已过世了。从香港法官陈嘉信4月12日的裁定来看,顾瑞英、林明珠母女胜诉了,她们的诉请获得法官的支持,迎来了转折性的胜利。据悉,林百欣所订立的1973年遗嘱及1974年遗嘱中,顾瑞英、林明珠母女二人,均被列为遗嘱受益人。
林建岳在父亲林百欣雕像前合影
被港人及各界尊称“林伯”的林百欣,祖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他是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也是香港亚洲电视永远名誉主席。1997年香港回归前,林百欣更被委任为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筹备委员会委员、选举委员会委员。
林百欣的父亲林献之,是香港知名厂商及银行家,1930年代从潮汕家乡移居香港经商时,林百欣也来到香港,入读九龙城民生书院,后转到私塾读书。1935年,林百欣奉父命回汕头学做生意,最初在叔叔的银号做事,后到汕头的佳成银行工作,直到二战期间重返香港,最初是经营成衣,后于1945年创办“成福织造厂”,于1947年创立丽新制衣厂。
到了1960年代中期,林百欣的丽新集团成了香港首屈一指的成衣制造商,丽新成了香港纺织业之中坚力量,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最远销往非洲,他也被媒体称为“非洲王”,丽新集团后于1972年在港交所上市。
进入1980年代,丽新集团已成为香港一家多元化的大企业集团,事业横跨零售、房地产、酒店、传媒、制衣等多领域;其中,林百欣旗下最广为人知的品牌包括“鳄鱼牌T恤”、“亚洲电视”、“寰亚综艺集团”等。
目前,执掌香港丽新集团暨寰亚集团的二代掌门人林建岳,是林百欣与二房太太林余宝珠之子。
林百欣(中)为善最乐
在中国香港及内地,林百欣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为善最乐!林百欣生前也是广州市、汕头市、昆山市、厦门市的荣誉市民,他发达后不忘回报社会,热心社会公益。据不完全统计,林百欣生前的捐赠近7亿港元,其公益慈善的足迹遍及海峡两岸三地。林伯生前常对人说:“我的人生是:只讲耕耘,不讲回报;只求实干、不求虚名。”
饶宗颐教授曾书写“永不言休”字幅给林百欣。林百欣在九十高龄时,仍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中午为节省时间,多是吃鱼柳面包,腾出更多时间会见相关人士或召集高管开会。
林百欣的创业,是从一针一线开始的,从制衣到餐饮、从地产到传媒娱乐业,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也是香港企业家的成功典范;但更多人以为,林伯真正的事业,却是以博爱流传,是他的乐施善助,是他的热心造福桑梓。
仅在家乡潮汕,情系桑梓的林百欣,一直支持家乡的教育等各项慈善公益,捐资金额达3亿多元。比如汕头国际会展中心、汕头林百欣中学、汕头林百欣科技中专、潮阳林百欣中学、潮阳林余宝珠学校、汕头林百欣图书馆等。
林百欣曾说:“阳光如白驹过隙,人生苦短,要珍惜时机,多做对国家、对大众有益的好事。要坚持不懈地把好事做下去,我子啊家乡潮汕地区从未投资赚过钱,在外面赚到钱就多捐给家乡父老。”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