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可以崇拜,但是不要神话小米
自从小米宣布造车以来,这一年小米整体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可以说是小米成立至今以来最高的阶段。
尤其是雷军目前雷军在网上的知名度,还有整体的口碑,完全不输当年巅峰期的马云和刘强东,可以说是比他们更牛。
如今雷军随便说句话可能都会上热搜,甚至还出现了一批雷军的死忠粉,他们对于雷军整体的敬佩度还有尊敬度超过了大多数的企业家。
当然雷军的爆火也间接性的带火了小米的很多产品,包括小米的手机,小米的家电,同时这批忠实的小米粉丝,对小米品牌的拥护度也超过了大多数的品牌。
米粉到底有多狂热,值接Talk讲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
第一个是如果你经常刷微博,你会发现一些关于小米的评论,譬如说有用户说小米的产品体验不好,在评论区你会发现有许多小米的粉丝主动的去@王化,@小米法务部,意思就让他们过来看一下这个人是不是在黑小米。
其实微博整体的评论区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能有如此多的小米粉丝在评论区,打下@王化@小米法务部这种行为,足以见得小米这群粉丝对小米的忠诚度和整体的拥护度。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前不久有一名小米的手机用户,在小红书上连续发了好多的帖子,表示自己的小米手机自燃了,然后把家给烧了,还烧死了家里的宠物。
同时她晒出了当地消防部门出示的事故认定书,认定书显示是小米手机充电自燃导致了火灾,然后好多网友就在博主的评论区评论,他们表示说博主是在黑小米。
这种情况,在其他的小米手机用户的吐槽帖中是非常常见的,就是目前小米已经形成了一种脑残粉群体,他们认为小米所有的产品是不会有问题的,谁说小米的产品不好,谁就是在黑小米。
这种现象其实是非常恐怖的,当然对于目前的小米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长期来看这种粉丝文化其实是挺可怕的,尤其对于企业来说。
如果说你是小米的忠实用户,你发表了一些对小米产品的客观评论,但是评论区有好多人去攻击,你还会买这家公司的产品吗?
另外是否会给小米的很多业务线的高管造成一种错觉,目前小米的产品已经做得非常牛了,完全不需要做任何的改进。
从人格魅力来说,雷军依旧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企业家,无论是个人奋斗历还是社会成就,雷军称得上全民偶像。
但是从产品角度来说,小米目前很多产品线其实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如果你是小米手机或者小米整个生态链的用户,估计会有很多人有同感的。
首先就是小米手机的澎湃系统,其实在米粉之间有一句这样的话,就是雷军去盯什么业务,那么他盯业务的产品可以无脑去买。
那么澎湃OS就是目前雷军不怎么盯的业务,或者说雷军没有精力去做澎湃系统的整体的大盘的操控。
目前小米的澎湃os系统已经来到了澎湃OS2.0,当然还有很多老旧机型并没有体验到澎湃OS2.0。
澎湃OS2.0值接Talk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了,总体来说就是食之无味唾之可惜。
因为家里有好多米家的产品,包括小米的晾衣架、窗帘、吸顶灯等等,用小米手机去语音操控其实是最便捷的,但是小米手机的澎湃OS2.0现在来说小BUG还是挺多的,总体的体验已经遥遥落后于很多友商了。
最近刚刚发布的小米15U这个手机,它整体的相机夜间的成片率其实是不高的,被用户吐槽了有一段时间了,也就最近才刚刚官方进行修复。
一款6000多的旗舰手机,在整个影像系统的配置上都能如此的粗心,你能相信小米会把澎湃OS做的特别好吗?
还有澎湃OS的广告推送,小米钱包、小米主题,甚至包括米家都会收到小米的广告推送,这个能不能克制一下?
这里又插个题外话,去年卢伟冰直播过程中,张国全演示澎湃OS竟出现了翻车,其是小米系统软件部的总监。
在直播的过程中,张国全在演示超级小爱的时候,他出现了好多次的失误,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当时的视频,卢伟冰整体的表情管理确实表现得非常不错。
如果说你想更加全面的去了解目前澎湃OS的现状,你去逼b站搜索小米圣经,这个经典视频的评论区,每天都会有好多人在吐槽澎湃OS。
相信雷军和卢伟冰包括金凡都会知道这个视频,那么小米的产品经理,澎湃OS的产品经理,你每天去看小米圣经的评论区,我相信你会修复好多澎湃OS的bug,还有一些不好的体验。
当然手机系统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你看看现在的鸿蒙你就知道了,它需要拿出大量的人力去进行整体的完善和体验。
至于小米在澎湃OS投入了多少的研发人员,还有整体的开发者,目前没看到小米公布的具体的数据。
但是通过小米目前整体的系统口碑来看,小米在这方面还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包括财力去整提升整个澎湃OS的用户体验。
起码要好好培养一下产品经理,不要再出现每一次更新就写修复若干问题,修复若干bug等简单的更新日志。
起码要向友商学习一下,把每一个更新的选项给大家列出来,让大家知道小米的整体的工程师在提升澎湃OS的体验中做出了哪些努力。
当然澎湃OS的好坏其实影响的不仅仅是小米手机的销量,这一点卢伟冰和雷军应该都知道。
小米的平板还有小米的大折叠,其实这两个产品都非常重要,但是这两个产品目前在整个市场中的表现并不好。
尤其是小米的大折叠,其实从第一代到现在的第四代,它整体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并不高,澎湃OS在其中其实起到了非常差的示范作用,尤其在整体的应用的适配其实表现的特别差,这一点其实澎湃OS团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所以说不要去神化小米。
小米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说实话并没有做出很多从0~1的一些突破性的研究,他所做的事情可能只是在发挥一些中国产业链的优势,来整合一些中国非常优秀的产业能力。
接着平板继续说,我们来说一下小米平板的表现。
小米的平板其实是挺便宜的,但是它的销量目前还是落后于苹果和华为的。这两个品牌的平板其实卖的还挺贵的。
在2024年中国平板市场,华为和iPad的出货量都超过了800万部,小米位居第三卖出380万部。
小米的平板其实比华为平板和iPad都便宜的,但是为什么销量没有干过高价的华为和iPad呢?
其实这就和用户的体验还有整体的品牌形象有关。
可以看到目前华为平板最贵的套装已经超过了1万元,如果小米平板出现这样的套装,你感觉消费者会买单吗?
iPad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触控笔,其实小米的平板也配备了触控笔,但是目前二代触控笔其实是很难原价买得到的,你去小红书看看,目前有很多小米平板的用户在吐槽,但是并没有看到小米官方给出什么正式的回应,为什么会出现短缺的状态。
作为一个平板生态的重要产品,连一个触控笔都供应不上,这个其实非常值得小米去反思,就是这些小细节做不好,导致了整体销量的拉垮。
现在小米平板已经和华为平板和iPad形成了差距,背后还有OPPO和荣耀,这两个品牌其实目前做平板做得非常不错。
如果小米平板团队再不去反思,在未来2~3年内小米平板可能会失去第三甚至第四甚至第五的位置。
与平板业务相比,小米笔记本团队的表现其实更为差劲,连市场的第一梯队都没挤进去,目前整体的市场份额也没有进入前5。
其实前几年雷军对小米笔记本业务的重视度还是挺高的,可以看到在发布会上,小米的轻薄笔记本,小米的办公本,还有红米的游戏本等都先后亮过相,但是市场的表现并不好。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在性价比方面,小米的笔记本的性价比其实并没有联想笔记本的高,而且联想笔记本在整体的线下份额还是不错的。
另一方面就是小米笔记本当时什么都想做,反而什么都没有做好。
可以看到笔记本其实目前主要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白领群体,他们主要用作办公本;另一个是学生群体,他们主要作为游戏版,小米这两个领域均有所涉及,反而都没有做好。
反观华为,它将主要的精力扑向了整体的轻薄本办公本,目前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整体的品牌的高端化也做得非常不错。
所以说看到小米汽车刚开始就要做高端化的时候,感觉雷军是总结到了小米平板,还有小米笔记本业务一些失败的原因,有时候太重视性价比往往会带来用户体验的下降。
这一次小米汽车在定价上比较高,但是它整体用户的体验,包括汽车的整体的质感是做的非常高的,这也是小米汽车能够一炮而红的重要原因。
那么小米平板和小米笔记本夜晚还有逆袭的机会吗?其实有机会,但是概率并不高,因为它的对手现在太强了。
拿平板举例来说,目前华为的平板已经下探到2000元以内的价位,小米想通过价格优势来继续攻占这个市场,目前来看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当然只要雷军不退休,只要他的影响力还在,小米平板和小米笔记本的整体的市场份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因为很多雷军的粉丝,都会冲着雷军的影响力去选择小米的这些产品的。
我们再来说一下小米的穿戴,与小米平板和小米笔记本相比,小米穿戴目前在面上的份额做得非常的牛,要么就是全球第一,要么就是中国第一。
目前的销量确实不错,但是它背后其实隐藏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它的客单价特别低,主要是靠客单价撑起的销量,其实给小米带去的利润并不见得有那么多,同时这种虚假的繁荣还容易给小米的部分高管造成一种错觉。
拿小米Buds5 Pro来说,一款1000多元的手机,卢伟冰却在直播间中喊出是4000元以内音质最好的耳机。
他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有可能就是被小米耳机部的某些员工给忽悠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小米一般新机发售的时候都会选择赠送小米耳机,那么赠送的小米耳机到底算不算小米耳机整体的出货量。如果算的话,那么小米耳机市场份额第一的水分到底有多大?恐怕只有小米的高管能知道。
如果不算的话,为什么要给用户送耳机,造成一种小米耳机特别廉价的现象。小米应该停止赠送耳机。
小米手表这块其实的表现目前危机更大,因为现在华为、荣耀、OPPO、vivo都在发力手环,而且现在像华为手环的价格已经也打下来了,价格和小米手环的价格差不多。
未来随着华为穿戴品牌影响力的增大,小米手环的销量可能会进一步的下滑。
小米手表目前整体的表现,其实槽点是特别多的,无论是整整个交互体验,还有整个APP的功能方面,其实都与目前的华为有一定的差距。
其实智能手表这两年的整个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华为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吃下了很多的红利,小米反而有点停滞不前的意思了。
雷军不如考虑考虑把小米手表的整体的负责人或团队给换掉,也许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当然小米也有一些产品做的是不错的,比如说小米的智能门锁,小米的空气净化器,其实这些团队的领导人可以轮岗一下,到什么小米的智能穿戴,包括小米的一些澎湃OS系统去做领导,也许也会起到一些不错的效果,所以说对于小米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说,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看雷军把卢伟冰挖过来,雷军在管理上其实是省了非常大的一些心思方面的。
当然这些轮岗也不能随便轮,李肖爽去了小米汽车之后,小米电视其实这几年的表现并不是很好。
虽然说它还是中国一线的电视品牌,但是已经失去了第一的位置。
前几年如果你经常看小米的财报的话,你会发现小米在每次财报中都会吹一下,小米电视是中国市场的第一。
在这两年小米已经开始弱化小米电视的存在了,因为它已经不是中国市场第一了。
其实小米电视这几年的整体的市场变化,非常值得董明珠去研究,她其实没有必要讽刺雷军去嘲讽什么小米的模式了,她应该去找海信或者TCL去学习一下,当年的小米电视也是靠性价比走红的,迅速成为了中国市场第一。
但是海信和TCL作为传统的巨头,他们有强大的技术专利,还有一些工厂,他们可以进一步的压缩成本,那么格力为何不去学习,他们也要推出一些高性价比的子品牌。
其实小米的模式并不可怕,只要它的对手能清晰地认识到小米对它带来的威胁,及时做出相应的策略就可以了。
你看看小米的插线板当时那么风光,那公牛不是照样活得特别好吗?小米的摄像头销量也非常不错,那么海康威视不一样卖得非常牛吗?
虽然说雷军这两年挖了卢伟冰,王晓雁这两个非常善于线下布局的一些大佬,但是小米的线下其实一直做得非常的差,如果你去看看现在小米之家员工的整体的状态,他们其实整体的抱怨还是非常大的。
雷军的个人IP给小米线下带来了很多的流量,这意味着小米的店员要接待更多的用户,但是他们的提成其实是非常低的,卖一台小米大折叠手机提成就给四五十块钱,和OPPO vivo相比,和华为相比待遇是非常差的。
你去看一下小米的财报有没有发现,其实小米之家这几年整体的增长的速度是在变慢的,所以说董明珠不要慌,只要把格力的线下渠道稳住,同时推出几款高性价比的格力空调,其实小米空调对格力目前的格局影响不会特别大,但是董明珠确实有点慌了,这给格力确实带来了一些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
如今小米可以说正是应对了当年雷军说的那句话,风来了猪都会飞,尤其是小米汽车,同时在雷军个人IP的带动下,小米的很多产品都出出现了销量暴增的局面。
但是对于澎湃OS、小米穿戴、小米平板、小米笔记本等等问题,雷军和小米的高管一定要重视,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不好好的去把控消费者的评价,很可能会反噬它整体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