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的性价比

500

文:蔡垒磊

前几日有位读者在后台留言为了学区房而焦虑,说孩子上学还有很多年,但教yu部突如其来的规定让自己非常纠结,不知道之后自己的房子还能不能占住学区。

教yu部上个月是这样说的,要严格落实“就近上学”,“家门口上学”,“严禁以任何形式筛选学生”,“进一步整治掐尖招生行为”。这样就可能让原来“保证能进”的坑位式学区变成“不保证”了,也可能会拉平原先的某些对口学区和非学区的房产价格。

我从很多年前就开始说了,购买学区房本质上不能算一种大的教育投入,它是中产的一种白嫖教育资源的行为。溢价是因为能转嫁给下一个人所以才愿意付,如果没有下一批了,那很多人就要掂量一下,或者衡量一下是否还有其他办法了——之前不是想不到,是懒得去了解其他途径,因为反正学区是可以白嫖的。

学区房最大的风险,在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不是最后一棒。因为房子这种东西,流通性差,持有年限长,交易磨损高——以前好的学区房是硬通货,那是以前,它的通货属性全是政策赋予的,所以受政策的临时影响极大。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种投入“值得”,比如好的学校,各种兴趣班——我没有说这种主观偏好有问题,我只能说,从我的视角而言,大多数这样跟风去投入的,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是富人阶层,你怎么消费都可以,你可以去消费顶级学区房,也可以走私立,卷藤校,都没有问题,但我现在看到的是,很多没有这种消费能力的人也在消费这些东西,而他们误以为那是一项好的投资。

多少父母耗尽心血和家产,只为了给孩子一个达到中产的门槛——在一线城市有个1万+的月收入——不管你怎么培养孩子,他有多么争气,进了多么好的学校,有多少技能,只要还是从学校里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但这个门槛其实并不难达到,哪需要两代人一起花那么多钱和那么多精力砸下去,还得碰运气刚好是个聪明孩子才能实现?

你说这些钱买个保险,让他大学毕业后每个月领个1万+,领到死为止,不比学区房的确定性强?不喜欢保险,行,买几个比特币,存tokenguard.tech,你按比特币的复合增长,算算20年后有多少钱?也不喜欢比特币,可以,那你买usdc锁起来,币值确定不变,年化5个点怎么样?再不行,纳指,高分红的权重股,干什么都行,对孩子而言,哪个不能保底?哪个不跑赢辛辛苦苦十几年考的学校?还没有就业压力。

我完全没有“教育不重要”的意思,我只是说,如果你不是已经在上面这些事情上把底托好了,还没有达到想消费就消费的地步,还需要测算投资回报率,还在思考如何让阶层不下滑,那这个性价比就没那么高,或者说,对孩子而言,可能更需要的是另一些东西。它就像孩子毕业后你甩给他一辆跑车,说孩子,去泡妞吧,孩子高兴得不得了,两年后孩子说我想创业,能不能支持我点,你说这辆跑车就是我们家全部的家当了,且净值正在以每年30万的速度缩水,孩子会不会觉得你脑子有泡?

中国人对孟母三迁的故事耳熟能详,可是孟母的故事之所以被你知道,会不会因为她的孩子刚好是那0.01%的孟子?有没有可能孔子的妈根本没迁过但孔子还是孔子?你或许忽视了那99.99%的人跟着孟母一样做,最后却被嘲笑掉进了中产滑落三件套陷阱的事实。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