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贷款达成万亿里程碑 建设银行多元金融贡献普惠力量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魏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4年全年业绩出炉,建设银行(601939.SH)交上了一份经营稳健有序、各项业务全面推进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7501.51亿元,净利润3362.82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资产回报率(ROA)等银行业核心指标表现稳固,成本收入比提升至29.44%。
对于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而言,2024年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报显示,该行境内信用卡贷款余额升至1.07万亿元,成为全国首家信用卡贷款规模破万亿元的银行。
就此,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点评指出,纵观2024年,建设银行业绩逐季改善,四季度单季年化信用成本同比压降0.04个百分点。具体业务里,个人住房贷款优势延续,尤其是经营和消费贷高增。
华创证券研报也注意到,建设银行的零售贷款增势较好,信用卡业务表现积极。
信用卡贷款突破万亿元里程碑,反映出建设银行正满足着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金融需求。多项个人业务齐头并进,既能体现出建设银行的担当,更发挥出普惠金融的力量。
1、信用卡成为“场景化金融”支点
2024年,建设银行资产端保持扩张,资产总额攀升至40.5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25万亿元,增幅为5.8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较上年增加1.96万亿元,至25.84万亿元,增幅为8.48%,成为拉动资产端扩张的动力。
信用卡贷款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687.50亿元,增幅为6.89%。和行业平均值相比,这样的增速仍处于较快水平。可以参考的数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0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6.2%。
(图 / 界面新闻图库)
信用卡贷款的增长对建设银行具有“以点带面”的效应,是其发力“场景化金融”的重要支撑。借助信用卡渠道,建设银行在购车、装修、文旅、美食等多个场景里,纷纷积极开展精准营销和主题营销活动。
购车领域是一个典型样本,建设银行把信用卡新能源购车分期业务,作为一个深耕细作的重要抓手。该行连接客户和厂商双端,让消费客户在新能源车厂商App里,就能完成金融需求提交。同时发挥区域优势,依托密集的网点和专业的队伍,辅助汽车厂商走进下沉和县域市场。
数据显示,2024年建设银行信用卡新能源购车分期贷款,同比增长翻一番以上并突破700亿元。由此,该项目也获得《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汽车贷款产品”奖等认可,完成了有特色的场景化金融实践。
更深层次来看,信用卡贷款业务与场景化金融的融合与增长,还与国家“以旧换新”“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契机同频共振。据年报介绍,建设银行积极联合热门行业头部商户,承接了消费补贴、消费券发放等政策措施,服务于社会民生的日常消费和分期等金融需求。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信用卡贷款业务在内的资产端稳定增长,同时也有负债端的稳固同步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末,建设银行负债总额为37.23万亿元,增速为5.90%,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从2023年的1.77%下降到1.65%。资产、负债双端合理的匹配和协调,给建设银行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多元普惠金融业务成效显著
普惠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的愿景在于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用可负担的成本,把有效的金融服务提供给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每一类收入级别的人群。
在信用卡业务之外,建设银行还提供了更完备的个人金融业务,积极服务于普惠金融并取得显著成效。
(图 / 界面新闻图库)
建设银行2024年报告中提及的个人金融业务战略,透露出该行个人业务的完整愿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分层、分群、分级服务模式,着力升级“数字化+专业化+融合化”,打造零售业务新型基础设施。
比如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方面,建设银行响应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支持居民的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为居民住房融资降低成本。2024年年报显示,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19万亿元,余额量、投放量、资产质量均保持行业领先,不断凸显该行个人住房贷款的优势。
2024年年报里,提到了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支持郑州市保障性住房配售的案例。当年7月相关政策公告后,该分行与政府、平台公司对接和协调联动,于当年9月实现了全国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投放,以普惠金融力量,助力低收入家庭购房。
再比如个人经营贷款,建设银行聚焦于实体经济和农业生产,覆盖到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重点客群。在县域涉农个人经营贷款等下沉市场里,建设银行也在不断拓展。“裕农贷款”是建设银行旗下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户的金融产品,融入了全线上、快贷等创新元素。这一产品在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贷款增幅超45%,为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生产经营贡献了金融力量。
上述针对小微、个体户、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群体的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的目标高度契合,展现了建设银行的服务实力。
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业务的创新发展,使建设银行服务半径不断扩大、运营不断精细化,也给该行的个人客户经营管理体系,带来了更高难度的挑战。为此,建设银行推动洞察、货架、权益、运营、工具五大升级,夯实零售业务新型基础设施底座,支撑个人业务发展。
2024年财报提到,在推动“洞察升级”方面,建设银行打造资产负债综合视图,助力对私客户经理开展一站式综合服务;在推动“货架升级”方面,推出产品优选和精准画像工具;在“权益升级”方面,做出了创新研发贵金属优惠券等金融权益的亮点,全年累计回馈4.28亿人次;在推动“运营升级”和“工具升级”方面,分别建设企业级集约化营销运营能力、打造“帮得”客户经理智能助理。这样的全方位升级,保证了建设银行每一个细分产品都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支持。
此外,在建设银行完整的个人业务版图里,还包括提升财富管理专业能力,打造“私行标杆”;拓维消费生态建设,纵深推进“新零售2.0”行动等。这些零售业务,正在给建设银行的业绩增长注入动力。
3、零售业务释放更强增长动力
建设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在2024年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利息收入方面,在全行业继续应对息差收窄、增长承压的背景下,建设银行2024年第四季度通过生息资产结构调整来应对挑战,零售贷款增速边际改善。
华创证券研报注意到,2024年四季度末,从贷款结构来看,零售贷款增速边际改善,同比增速环比增长1.6个百分点至2.4%。零售贷款增势较好,正是由于建设银行积极把握住国家“以旧换新”“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契机。
非息收入里,零售管理资产规模(AUM)成为表现突出的增项。建设银行2024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09%。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建设银行“新零售 2.0”行动的纵深推进,该行零售AUM同比稳增,理财产品规模重回增长轨道。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当年末建设银行投资理财规模录得4.36万亿元,市场份额提升,财富管理客户较2023年增加710万户,同比多增211万户。同期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达2.78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10.31%;私人银行客户23.15万人,增长8.81%。
纵览建设银行的业务全景,该行不断寻求转型突破的战略,是机构对其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的“定心丸”。正如平安证券研报所说,建设银行在盈利能力、综合化经营和转型发展等方面,都起到行业标杆作用。
立足长期,建设银行基于自身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不断寻求创新、拓展外延,积极深耕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转型成效受到机构持续关注。
保持高红利的特色,凸显了建设银行的担当,也吸引着投资市场的长期看多。发布年度业绩之际,建设银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206元,2024年全年派发“千亿大红包”现金股息总额,全年分红比例为30%。
4、写在最后
2024年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2025年的全新考验已经开启。信用卡业务能否继续发挥以点带面的撬动效应?表现亮眼的零售板块和个人业务,将如何进一步为普惠金融贡献力量?怀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初心,建设银行势必继续凭借中流砥柱的行业地位和社会责任感,书写长期和相信的力量。
*文中题图来自:界面新闻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