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2.0对策分析!欠债的真是大爷吗?
美元指数昨日跌破100,为2023年7月美元强势以来首次。昨日投资者继续抛售美元资产(不管是风险还是避险资产),纳斯达克收跌4.31%,10Y美债收益率连续四日上行,收益率达4.5%一线,昨日30Y美债拍卖情况比前次略有好转,但得标利率比3月上行0.2个百分点,且间接竞标者配售比低于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这代表着以外国央行为主的海外需求明显下降。
整体来说美国继续面临股、债、汇三杀的局面。可以说本次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后,整体局面已暂时确定下来。美国暂缓全球关税,腾出手来一心对付中国。而我们的应对关税也加到125%基本完全对等。
本文旨在分析此次关税战对双方将会产生何种不利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不利局面度过难关。
从目前看来,双方目前均无谈判的基础。预计双方如果会有谈判,必然是其中一方承受不了痛苦和压力,首先“眨眼”(即提出谈判),谈判才有可能进行。那么先“眨眼”的那方必然处于不利地位。
首先分析关税战对美方的不利影响和痛苦。个人认为特朗普政府低估了关税战可能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不利影响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放在首位并不是美物价的升高以及对消费者不利影响,而是高关税对美国商业以及制造业的不利影响。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并不能一撮而就,且中国生产的相当部分产品无论从成本、品质和效率上来说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不说高端制造业,就说最普通的家纺,笔者前日刚刚走访了一家浙江的家纺企业,公司主要生产中高端家纺产品。三月份,就在贸易战前夕的大背景下,一家美国大型终端商终止了与印度的合作,转而将全部的家纺品类的生产和供货交给了他们,因为印度的产品品质无法满足美方的要求。事实上从笔者近期走访的大量浙江的外贸性企业来看,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中国制造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高新行业,都在向高端靠拢,不少产品的品质是东南亚、印度等竞争对手无法满足的。欧洲等高端竞争对手也许能达到同样的品质,但成本可能就是数倍于我们。
上面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不一定有代表性。但是一些美国大型零售商或生产商开始撤回业绩指引(比如沃尔玛),这是就一个信号。因为这些美国企业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链,将会严重影响其销售或生产(比如苹果)。业绩指引的的撤回意味着业绩预期的下降,投资者不是傻瓜,股票的抛售将不可阻挡。
事实上美国从上世纪末开始走的商业路线即是生产外包,大型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大量转移到中国、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利润。公司业绩的上升造成了其股价的上涨,股市长期繁荣,又吸引了国际投资者大量的热钱流回美国,并进一步推升股市,并形成了一个资金闭环。美国虽然在进出口上形成了赤字,但在资本项下,通过间接投资又获得了资金回流。美股是本世纪全球表现最佳的市场,美债又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美国本土的企业和投资者则在这场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满。其代价是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和大量产业工人的下岗,形成了铁锈州,以及美债高企。
现在特朗普要打破这个闭环,那么首先会出现的是企业供应链的断裂,从而造成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和投资者的抛售。
由于美国股市有大量的对冲基金通过杠杆参与股市投资,在暴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保证金追缴(margin call),大量的margin call会引起流动性危机,这些对冲基金将不得不出售手中的美债来换取现金以补缴保证金。这样也就造成了美债的下跌。美债下跌本身也会引起进一步的抛售,所谓买涨卖跌,对所有的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另外日本等央行投资者,在动荡的环境下,处于自身流动性等考虑也可能抛出美债。
所以股债汇的下跌将是特朗普面临的第一重考验,在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前,华尔街对特朗普几乎是沉默的,沉默代表了默许。但当股市开始崩盘时华尔街就开始坐不住了,特朗普真的承受的住来自华尔街的压力吗,deep state说:你真当我不存在吗?其次是美债的暴跌,这无疑会给特带来更大的压力。美债如果真的崩了,那绝对是压在特政府头上最大的一座大山。这里不展开。我只想说30+万亿的美债,白宫乃至整个美国经济会被压的稀烂。别忘了我们东大手头上还攥着8000亿的炸弹,这恐怕将会是我们的王炸。
第二点:美国国际形象的崩塌,本场贸易战,特朗普尽显其终极大流氓的本色。事实上特朗普整个发家史就是一个敲诈勒索犯的犯罪史。包括其欺诈德意志银行等不光彩的历史,均被其掩盖在竞选总统的光环之下。特朗普的所谓交易艺术,本质上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敲诈勒索对方。而本世纪最大的不幸就是他获得了全球最强势的地位——美国总统。所以他会利用这个地位极限讹诈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国家(连企鹅岛都不放过)。或许会有人说,美国不是这样的,那是特朗普个人的问题,请不要忘记特朗普是美国人的选择,此刻他代表着美国。
而全球其他国家领导人,大多将会认清其真面目,美国国际形象的崩溃,意味着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逐步解体并面临重铸。并将最终影响其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美元指数跌破100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去,特朗普将会与各个国家一对一谈判双边贸易协议,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强势讹诈的行为。如果特朗普没有认清形势仍然实行极限讹诈策略,而非对等谈判的话,多数国家将无法满足其提出的条件。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点:最后一条才是消费者物价的上升,穷人的日子越来越艰难,这条没什么好说的。但要关注的是美国的社会结构正从橄榄型逐步向金字塔型发展,底层人口逐步增加,物价在疫情开始飙升了四年后再进一步上涨,美国底层社会的承受能力是否会到达边界,我们不得而知。近期美各地爆发的游行抗议,未来是否会愈演愈烈,又会对特朗普造成多少压力。短期来说恐怕不是其主要矛盾,需要我们的耐心观察。
第二部分对我们的不利影响,以及我们的对策
接下来到了深水区,对我们的不利影响主要又两点。我将把相关对策直接写在每一点后面。
第一:相关产业承受的打击,以及就业的问题。先看下量化数字,2024年海关总署数据,中国对美国出口5200亿美元,占整体出口的比例15%,从美国进口1600亿美元,贸易顺差3600亿美元。事实上我在平时走访企业中了解到的情况与该数据较为接近,大部分客户对美出口占比在20%以下,占比在50%以上的极少,部分占比较高的也大多采取了在东南亚设厂等方式,通过第三方转口后再出往美国。那么假设最坏情况对美出口下降百分之百,对很多客户也是能够承受的,顶多是营收下降和员工收入下降。但是对于一些占比较高的企业则会面临生产停止,影响就业。该体量积累在一起就会很大,引起系统问题。
对策分析:
首先,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通过海关数据,精准挑出对美出口比例较高的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和支持,帮助企业正常运转,员工在岗。所谓的刺激内需消费和寻找其他替代市场,远水暂时解不了近渴,相关政策措施要搞,但内需和其他替代市场可能无法立刻填补这块空缺。当务之急是稳定这部分企业和员工的在岗,企业稳定了,自然会去转型开发替代市场。但如果员工都不在岗了,消费还怎么刺激。
财政支出一定会增加,这部分预算得充分。让我们算个帐,先把经济模型最简化,假设全球只有中美两个国家,中国对美国出口了5200亿美元的产品,但只换回了1600亿美元的产品。还有3600亿顺差,我们只拿到了绿色的纸片,这部分顺差,一部分成为了外汇储备,一部分因为美元近年来升值的原因,大量出口企业留存美元,成为了企业(居民)手中的外汇存款。也就是说这3600亿是我们的净资产,也是美国的净负债。
(顺便讨论个题外话:这些负债美国会还吗?美国根本没打算还,也不用还,这就是美元全球铸币权的好处。因为全世界都相信美元是一种资产,而不是绿色的纸片,所以全世界都愿意持有美元。但假设某天美元霸权倒了,全世界都拿着美元到美国,请美国拿实物资产来兑换这些绿色的纸片,请问美国拿什么来兑换。美国有那么多商品生产吗,或者美国有那么多黄金吗?没有。
不要觉得以上的情况有点匪夷所思,事实上这样的事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时已发生过一次。当时美元是以黄金为锚,那么现在的美元是以什么为锚呢?是不是以当前的国际体系为锚,也就是美国开着军舰满世界巡航,中国铆着劲为全世界生产商品的国际体系。)
有点扯远了,回到我们的净资产,我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有一块巨大的资产,也就是3万亿的外汇储备,事实上在我们居民(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里,至少还有1万亿美元的存款。那么盘活这部分资产,以此为锚,临时增加财政预算,补贴相关受损企业,维持住这部分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和员工就业,也就是维护社会安定。稳住阵脚,才能再图发展。
增加财政支持的第二种方式,增加社会服务岗位,吸纳部分企业的分流员工,比如增加维护交通的协警、增加社区服务人员、增加老年人服务人员投入等。这些都可以立竿见影的吸纳分流人员,同时也可以避免相关人员单纯吃补贴,躺在家里睡大觉的现象产生。
其次,发展服务业。我们国家的三大产业的产值占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大的一个差异是我们的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的占比过高,服务业的占比较低。如美国的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高达80%。而我们只有54%。如果说美国太高了,那我们就偏低。要知道服务业在创造就业方面的能力是要远强于制造业的。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与发展高端服务业(如信息科技,研发、医疗等),但我们也需要服务于大众的中低端服务业,如零售、文娱、餐饮、旅游等。别的不说,地摊经济原本也是各个城市的活力象征,适当有序的放开,也是应当的。只有解决这部分分流人员的问题,我们才能稳住基本盘,不怕和对手干。
最后,如何从根本上拉动内需。
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生产了太多的东西,以至于自己消化不了,因此只能卖给美国。为什么我们消化不了呢,全留着自己用,让美国人没裤子穿不好吗?因为我们的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二元化,城乡人口的收入存在差距,有部分收入和社会保障较低的人口。这部分人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如果起来了,其消费能力将是巨大的。
那么如何提升这部分人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呢?我认为,首先财政应大规模投资社保和医保,并扩大其覆盖范围。虽然这会增加财政赤字,但也会有效拉动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消费起来了,企业的生产就活跃了,企业的生产起来了,政府的税收就增加了,最终财政会得到平衡。
其次大规模社保和医保的投资也会造成股市的繁荣,股市繁荣了,老百姓消费能力就进一步增加了。
再次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活跃了,自然会增加就业,并拉动收入的整体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就上来了。以往我们的政府投资大量的投入在基建方面,基建虽然上去了,但我们也面临着结构失衡的问题。试一试增加对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投资,也许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我们有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即特朗普政府逼迫全球各国选边站,要求其他国家都增加对中国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以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这将是一个非常紧迫和严峻的局面。路透最新的消息,越南政府已准备打击我们通过越南转口去美国的贸易,作为投名状以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如果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将对我们会非常不利。
对策分析:
首先,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度拉朋友圈。发挥我们的影响力,对周边国家要恩威并济,尽量拉拢他们,大大已安排东南亚的行程,欧洲领导人也计划在7月份访华与大大会晤,欧盟与中国已同意为中国制定电动车最低售价方案,以取代去年实施的电动车关税的措施。这些均表明上面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行动,拉起朋友圈。而美国也在做同样的动作,但我们与美方本质上的不同是美国是胁迫和讹诈,而我们是互惠与公平公正,相信国际社会都会心知肚明。
在拉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些定向让利,如对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定向开放市场,定向开放投资等。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其吸引力就一定比美国差吗?
其次,进一步鼓励出海投资。当然我们不再是鼓励通过转口对美国出口的这部分投资,毕竟目前各国的谈判还在进行中,如果都是象越南这样的白眼狼,这些投资都会打水漂。我们应鼓励以投资目的国作为最终市场,或欧洲等非美地区作为最终市场的出海投资。这类出海投资将继续加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在我们拉朋友圈的过程中起到助力效果。
最后,低调增加美债储备。为什么?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实在没有特别好的应对办法。我觉得只有尽快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增加我们的美债储备,将其增加到15000亿左右,这样约占整个美债市场的5%,我们手上就握有一颗真正的核弹。老特你要真把兔子惹急了,我们就一次性抛给你看。届时引发全球抛售,看你老特接不接得住。这年头欠债的真成大爷了?我看不一定。
好了,啰嗦了那么多,辛苦各位看官姥爷了,顺便求点赞转发可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