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起家,殡葬大亨吴珅篁叩问生死边界的生命哲学
在华人社会的传统禁忌中,“死亡”是隐晦而沉重的话题,而殡葬业更被视为与晦气为伍的行业。
然而,台湾殡葬大亨却以“生死哲学家”的姿态,用40年光阴将家族葬仪社打造成为年创收逾30亿元新台币的生命科技集团,并在与僵直性脊椎炎的搏斗中,重新定义殡葬业的社会价值。
殡葬大亨吴珅篁的故事,不仅是企业家的奋斗传奇,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尊严的深刻实践。
2023年11月,与同年3月病故的龙岩集团前总裁李世聪、国宾集团总裁朱国荣,并列为台湾殡葬业三大亨的万安生命科技创办人吴珅篁去世,享年60岁。
据了解,吴珅篁18岁就感到关节不适,当时未查出病因,23岁剧痛后,被确诊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深受折磨逾40年。另外,在11年前,他因器官感染并发败血症,留下心脏功能受损的后遗症,病逝前,他还准备做心脏配对移植手术。
解构禁忌,从“殡葬世家”到产业革命者”
殡葬业大亨吴珅篁,家族三代皆从事殡葬业,他的祖父吴迁,早于1936年就申请创设“新富社葬仪社”,到他父亲吴伙丁,又于1965年在台北民权东路一殡落成后,成立“万安礼仪用品公司”,是当地百家葬仪社的鼻祖,曾处理千余家五名尸体的后事,被外界称为“殡葬界善人”。
吴珅篁25岁时,用5万元新台币起步,开设“万安礼仪鲜花店”,他跟进父亲经营方式,建立专业丧葬服务,还推动礼仪师证照的乙、丙级考试。此外,他还推导使用环保材质,并将医院的“往生室”布置得像五星级酒店般典雅,一改过去殡葬业的阴暗气氛。
吴珅篁创办的万安生命科技集团,年创收逾新台币30亿元。
叩问生死边界的生命哲学
吴珅篁的创业历程,本质上是对丧葬文化的一次结构性颠覆。当他1992年以5万元创立万安礼仪时,台湾殡葬业仍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经营,充斥着漫天喊价、仪式繁琐的乱象。他传承的不光是祖父、父亲两代人技艺,更是对“死亡服务”的专业化想象。
其变革体现在三个层面:
1.制度化革新:推动礼仪师证照的乙、丙级考试,将“送行者”从传统的“土公仔”转型为具备悲伤辅导、法律知识的专业职业人。
2.空间美学革命:将医院的“往生室”布置得像五星级酒店般典雅空间,用暖色灯光与艺术摆设,取代传统的阴森气氛,翻转“死亡=晦暗”的集体潜意识。
3.环保理念先驱:早于1990年,他便引进可分解的环保棺木,与蒋介石的后代蒋友柏合作“天堂式场”,更将告别式转换为极简美学展演,预示永续殡葬的未来趋势。
这些突破,看似商业策略,实则是对华人“厚葬文化”的哲学反思——当死亡告别成为精心设计的“最后一堂生命教育”,殡葬业便从“处理尸体”升华为“疗愈生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从家族葬仪社到生命集团,从僵直病榻到社会奉献,吴珅篁用脊椎的弯曲弧度丈量出生命事业的纵深。当死亡不再是禁忌而是生命教育的契机,或许是他60年人生旅程对这片土地最深刻的祝福。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