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晒“百万简历”,被批招聘不是炫耀的舞台,你怎么看?

据澎湃新闻和大象新闻报道,近日,中核集团招聘官微“中核招聘”以“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为题发文,宣传2025届春节校园招聘宣讲周圆满收官。标题后还加了个双眼带星星表情。

根据其发布的数据,中核集团此次春招“覆盖全国10座城市、14所顶尖高校,联动百余家成员单位协同发力释放1730个核心岗位需求,吸引3100多名学生到场参与互动,精准吸纳1196273份高质量简历,共计425284位应聘者”。

该推文引发不少网友热议,随后被删除。

6日晚,“中核招聘”微信公号发布声明《感谢每一份信任,谨记每一份责任》,称“感谢广大网友对中核招聘的关注,感谢广大学子对核事业的热爱。人才是第一资源,中核集团2025届校园招聘,共提供1730类岗位,预计录用人数约8000人,每位学子可以平行投递20个岗位,以期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特长、意向的精准匹配。”

大象新闻发布评论指出招聘不是炫耀的舞台。

评论称,“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的标题像根火柴,点燃了就业季的焦虑。当95后还在为“海投100+岗位颗粒无收”焦头烂额时,央企却把百万份简历当“战利品”公开展示?这种操作就像在失业者、择业者伤口上跳《海草舞》,数据背后是42万颗焦虑的心,却被浓缩成炫耀的数字。

500

图自大象新闻

评论认为,招聘的本质是双向奔赴,不是企业单方面施舍“饭碗”。那些被筛掉的118万份简历,背后是年轻人对未来的渴望,不是企业炫耀的筹码。真正有格局的雇主,该用温度化解焦虑,而不是用数据制造对立。毕竟再强的央企也离不开奋斗的打工人,学会蹲下身子与求职者对话,才是穿越时代的长久之道。

@财新网 则发文称,莫让“稳定”成为职场终点。

文章指出,这是一份如实的数据,之所以会引发争议,一方面是因为数据确实超出公众预料,毕竟,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才1222万人。另一方面,原文的“微表情”也极易引起误解。1196273份简历固然体现了招聘“成果”,但这一“成果”客观说并非公司及招聘人员之功。而且,“星星眼”的表情还被网友批评未能共情毕业季广大学子求职之苦。

文章认为,这1196273份简历,再一次让人们看到现下央企所代表的体制内的巨大吸引力,也彰显出广大毕业生寻求“稳定”的焦虑心态,折射出当前就业市场的诸多面相。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