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解放日”关税背后的考量
削减美国贸易赤字,其实主要靠花钱大手大脚的美国人,因为经济衰退而存钱。
1
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震惊全球,给各国的关税税率计算方法,也是简单粗暴。对一个国家的对等关税税率就等于美国对这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占总进口额的比例,然后再打个五折。如果低于10%,就按10%计算。
不管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收取的关税如何,即使收取的关税为零,只要美国对该国有贸易逆差,就是这个国家欺负了美国,必须加上惩罚性关税。
这个想法看上去完全不符合常识,非常离谱。但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很多人都开出过自己的药方,有些聪明人开出的药方也很离谱。
2003年11月巴菲特在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对贸易赤字担忧的署名文章,文章中巴菲特开出的药方,简单粗暴的程度,不亚于特朗普这次的“解放日关税”。文章可以参考:巴菲特2003年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建议
巴菲特的药方,是许可证配额制。美国每出口一美元,出口商会获得一美元的进口许可证。所有的进口商必须获得进口许可证才能进口。进口许可证会在一个公开市场上交易。这样,贸易赤字会被强制设定到零。
出口商除了获得出口收入外,还能通过出售进口许可证获得收入,获得了补贴。而进口商就必须抢购进口许可证,这个许可证也许会被炒得价格很高。
从降低贸易逆差的角度,巴菲特的配额制会比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更加有效,可以在一夜间把美国的贸易逆差清零。但这个配额制对市场的扭曲程度,以及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程度,可能比关税更严重。
巴菲特的配额制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政府没有收到许可证收入,这部分收入被出口商获得。第二是没有按国别制定差异化策略,没法实现借关税打压对手(如中国)的目的。
这个药方可以优化一下。首先,许可证不发给出口商,而是美国政府根据预计出口额,直接拍卖许可证。第二是许可证分国别发放,分国别交易。美国给C国出口了1000亿美元,就给进口C国货物发1000亿美元的许可证,然后拍卖交易。
这样,巴菲特的药方就和特朗普的按逆差比例制定关税税率很接近了。巴菲特的药方的优点是更市场化,用市场决定许可证价格,而不是特朗普简单的逆差比例再打五折。效率更高。
但巴菲特的药方可以用非市场化手段破解。比如C国是一个组织力很强,政府影响力很大的国家,能控制所有的出口商。C国可以内部先搞一个配额制,只给美国分配1000亿美元的出口配额,让出口商竞价拿配额。这样,就只会有1000亿美元的出口商去竞价美国的进口配额,美国进口配额许可证的交易市场崩盘,配额许可证拍卖的收入,就被C国拿走了。
坦率的说,“疯王特朗普”和“睿智的象征巴菲特”,为解决贸易逆差开出的药方都非常不靠谱,非常不“市场”。两个药方各有利弊,特朗普的药方似乎还更严谨一点。
从2003年到现在二十多年了,美国精英阶层对贸易逆差的担忧已经持续二十年,过去20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没有恶化,但也没有变好。
从1997到2003年,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例从1.2%,迅速上升到4.6%。而2006年达到5.7%。
缓解贸易逆差,并不是巴菲特的药方。而是金融危机。美国的08年金融危机大幅缓解了美国的贸易逆差,金融危机后,贸易逆差占GDP的比例缩减到3%以内,疫情后扩大到4%。
2
在那篇文章中,巴菲特认为贸易逆差是美国出卖资产换取消费品。2003年,巴菲特写道:
按照目前的贸易赤字水平,外国对我们的资产所有权每年将增加约5000亿美元,这意味着赤字将每年增加大约一个百分点的外国对我们国家财富的净所有权......这将使我们支付越来越多的股息和利息给世界,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成为净接收者。
巴菲特的说法部分正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制造业外迁、储蓄率低、美元特权等因素影响下,美国经常账户长期维持赤字,贸易伙伴将通过出口获取的美元再以购买美元资产的方式回流美国,使美国的金融账户长期盈余。
这种贸易伙伴对美元资产的持续购买,也是美国股市独步全球的资金保障。然而,流入最大的其实是债券而不是股市。
这种购买支撑着美国的国债市场。同时,也让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国债利息负担。从2018到2025年,美国每年支付的国债利息,翻了3.6倍,从2600亿增加到9500亿美元。
除了贸易赤字外,财政赤字,也是美国政府现在最忧虑的问题。
有人说,内债不是债,印钞就可以。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美国目前的通胀已经不低了。如果无限印钞,而国际市场又无法吸纳全部的剩余美元,将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导致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将导致美国每年支付的债务利息增加。还是无法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通胀,当然可以无限印钞。但美国真的有信心印钞不会导致通胀吗?美元是世界货币,但全世界的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
3
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公式:Y=C+I+G+NX --> NX + I = Y - C - G --> NX = (Y-T-C) + (T-G) - I --> I + (G-T) = (Y-T-C) + ( -NX)
Y-T-C 是私人部门的净储蓄, -NX是贸易赤字, G-T是财政赤字,I 是投资
投资 + 财政赤字 = 储蓄 + 贸易赤字。这个是分析美国和中国的宏观经济的一个很简单而又重要的等式。
美国目前的情况就是,高贸易赤字和高财政赤字。这就是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该假说认为财政和贸易赤字是孪生兄弟。贸易赤字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财政赤字。
如果美国的贸易赤字降低到零,会发生什么情况?
维持等式平衡,一个办法是财政赤字下降。这是特朗普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关税咔咔咔收上来,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下降。
但这个如意算盘很难实现。高关税大概率的结果是贸易额下降,关税虽然税率高,但能收上来的绝对金额也不会增长太多。美国上次搞高关税,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之后,美国的进出口下降了三分之二。
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美国来一次衰退。等式左边的投资下降,为了应对衰退,右边的储蓄上升,用这个重新配平等式。
1991年-2006年,美国的贸易赤字占GDP的比例,从0.5%上升到5.7%,2013年收窄到2.8%。同期,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从1991年6月的10.0%,下降到2007年11月的1.9%,然后上升到2012年的7%以上,最高2012年达到10.9%。2007-2013年,财政赤字是扩大的,投资占GDP的比例比较稳定。
削减美国贸易赤字,其实主要靠花钱大手大脚的美国人,因为经济衰退而存钱。
从1991年到2006年,美国上次贸易赤字危机最终缓解,是靠2008年的金融危机,难道这次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