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非法性交易为何屡禁不止?
加勒比国家古巴可谓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宠儿。除了哈瓦那雪茄知名于世,多处海滩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老铁们前往。
哈瓦那“马莱孔”
(图片来自thedisorderofthings@MEGAN)
但随着其国家开放和旅游业蓬勃发展,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也在社会的阴暗角落滋生。除了在拉美老生常谈的毒品、走私泛滥,非法性交易也是屡禁不止,还搞出了许多新花样。
重灾区肯定非首都哈瓦那莫属。追溯这一现象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
殖民时期的灾难
随着新大陆探索的不断进展,美洲各个“无主”地区不断地被欧洲人所发现,古巴地区也不例外。
整个美洲大陆看似遍布了可选的殖民地
但早期有利可图的其实只有加勒比海地区
古巴被欧洲殖民的初期,统治者是西班牙皇室。在西班牙人的引导下,自十六世纪后期开始,哈瓦那成为了欧洲船只跨越大西洋时在美洲的停泊点,港口服务快速扩张,成为了加勒比海上的明星海运枢纽。
虽然西印度热带岛屿是早期的殖民印钞机
但更广阔的的未来属于墨西哥湾以及环球贸易
没有古巴和佛罗里达,西属墨西哥也将不保
港口主要服务于船只,也就意味着服务于大量跟随船只长时间长距离移动的单身男性。大西洋航行动辄数月,他们的生理需求无法在船上得到满足,就必须在港口当地找点乐子。因此当地的特殊行业悄然发展了起来,哈瓦那的特殊产业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17世纪的哈瓦那港口
可以看出已经相当繁忙
(图片来自Wikimedia)
对于那些从事特殊职业的女性来说,这可能还不算是坏事。因为十九世纪中叶,古巴的蓄奴制并未被废除,但根据西班牙殖民政府的法律,奴隶攒够了钱就有权赎回自己的自由。能在哈瓦那从事性交易,就有机会筹措赎身的资金。
男性黑奴只能辛苦搬砖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攒够赎身的钱
(图片来自Wikimedia@Samuel Griswold Goodrich)
1886年,受到古巴废除奴隶制以及古巴十年战争和后续小战争的影响,大量非裔古巴人迁移到哈瓦那寻求住房与就业,市政管理一片混乱。
在西班牙政府的强力压制下
虽然战乱暂时结束了,但战后治理却更加艰难
西班牙离失去古巴已经不远了
(图片来自Wikimedia)
为了便于管理人口,哈瓦那举行了公开市政会议,进行人口普查和职业调查,尤其希望找出在城市里非法从事性交易的人数有多少。为了躲避监管,哈瓦那的小姐们只能使用假名来掩饰身份,并对外宣传自己是有工作技能的人。
但市民们很清楚地下性交易仍然存在,非常担心性病大肆传播。西班牙殖民政府虽然没能确认地下性交易的数量和规模,但还是开始对卖淫进行了一定的管制。
其实和平也并没有持续多久
后续的连续战乱接踵而至
相比城外的景象,城内的混乱还要舒服一些
(图片来自Wikimedia)
不过这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美西战争之后,古巴为美国所实际控制。在美国松散的殖民管理模式下,卖春成为了一种合法的商业行为,在哈瓦那就涌现出了200家注册妓院。这些妓院连成片,就是商业红灯区,其中也诞生了公权力管辖缝隙之中的地头蛇权力结构,而美国政府对此却不闻不问。
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签订,西班牙战败
美国实际控制了西班牙的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
古巴开始了和美国的百年恩怨
(图片来自@Frances Benjamin Johnston)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