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有自己独特取店名方式!
在新疆,连店名都是“非遗级”幽默!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XX连锁”,只有让你笑到扶墙的“硬核创意”。
从干果店门前的葡萄干类别,到烤肉店证明“你吃的这块羊肉出自没结过婚的羊崽子”,再到各式各样的维修店、百货店、打馕店……
各行各业的新疆生意人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幽默感,而每一块招牌都是脱口秀现场。
今天,带你解锁新疆店名的“快乐密码”,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语言差异的“音译梗”店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碰撞,催生了许多有趣的“音译”店名:
“按菊儿百货店”:第一反应是不是“何为按菊儿?”,答案是无花果的维吾尔语音译。
“怕热综合商店”: 难道是卖避暑的商品?其实是维吾尔语“天使”的音译。
“沙毕干洗店”: 停!是不是想到了同音不好的词?没想到吧?店名是“童真”的维吾尔语音译。
其实,新疆人的取名方式更多是基于本民族的语言,再经过音译+汉字的随机组合而形成,由于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语系的差异,这些组合会给人一种机器翻译的感觉。
其实这种类型的店名还有很多,下一次遇到不妨去探索一下这些名字的正确翻译和含义吧。
直观表达式的店名
新疆老板们深谙“真诚才是必杀技”,卖什么都直接写进店名里,真正让不同文化通过直白的语言连接在了一起,相互碰撞,擦出了幽默的火花。
这么多好玩儿的店名,就这么让你打眼儿一看,哪怕你没有什么购物的欲望,也忍不住想要进店逛逛,想知道“葡萄干爷爷的爷爷”到底有怎样的口感?专门修理手机的“医生”是不是也穿着白大褂、戴着蓝口罩?馕的故乡里做出的馕到底有多香?
这些有趣的店名好像是一个个让人忍不住探寻的问题,只要看过、见过、听过,就让人恨不得立马飞奔千里,只为品尝其中的风味……
干果店里的“葡萄干爷爷的爷爷”:与其解释,不如通过“辈分”直观地做分类让顾客了解商品。
拖着过来开着过去电动车维修店:就是直接告诉你,我们可以做到店名所述的维修。
天天穿拖鞋销售店:“天天穿”质量好得很!
馕的故乡馕店:就想告诉你,故乡的味道最正宗,不来尝一尝吗?
“手机医院”:一看便知是手机维修的店
直球选手:卖货就要大声喊出来!
新疆老板们深谙“真诚才是必杀技”——卖什么都敢写进店名,还要加个让你笑喷的定语!
“不品尝真后悔薄皮包子王”: 老板说敢叫“不品尝真后悔”,就敢让你一口封神!不来尝尝吗?
“鸡熟了美味鸡肉烧菜饭店”:别问为什么叫“鸡熟了”,问就是老板怕你生啃!
“奇男子塑料袋批发”:塑料袋也要分性别?老板理直气壮:“用我家袋子,扛十公斤面粉都不破,够不够男子汉?”。
省去所有营销话术,店名就是终极杀手锏,网友神总结:“新疆店主的逻辑:真诚+幽默=掏钱吧您嘞!”
幽默到底从何而来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语译成汉语”成为幽默搞笑的馕言文与风趣直白的店名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疆人热衷于把心中的话直白地说出口,因而才有了歌词“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以及图书馆标语“老鼠统治世界”再到“拖着过来开着过去电动车维修店”店名带来的直白式震撼。
面对从未在内地见过的店名,网友直呼:“路过这些小店,被店名硬控10秒钟!”
那么这位碰油,在这被硬控的10秒里,你是否有想过要像雄鹰一样冲进店里,像骆驼一样满载而归的走出这些拥有幽默店名的小店呢?
尾声
从“馕言文”到“大盘鸡文”再到现在大家重新考古新疆有趣的店名,大家对此有很多争议,有的朋友会因为此感到开心,感觉自己的家乡被大家看到啦,也会有朋友破防:“我们日常明明没有以这样的方式说话,这种标签不合适”。
其实对此,小编想说:乐观幽默的新疆人用店名里的夸张与直白,“馕言文”中的直译式语序,以及宣传标语中“平静的疯感”,向内地乃至世界传达着自己积极的心态与幸福的小康生活。
从大学图书馆到县乡街边的小店,这股子独特的幽默俨然成为新疆打破刻板印象的“软实力”,也会成为新疆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哎,碰油,还愣着干撒,快来加入新疆式幽默,在评论区写下你见过的有趣店名吧!
-END-